APP下载

兰坪县澜沧江流域生态建设现状及修复措施

2015-11-27张元辉

绿色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林果澜沧江流域

张元辉

(云南省兰坪县林业局,云南 兰坪671400)

1 引言

澜沧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在兰坪县境内流经中排、石登、营盘、兔峨4个乡(镇),境内流程130km,海拔在1 360~2 500m之间,气候干燥、降雨少、山高坡陡、谷深狭长、植被稀少等特点,是典型的干热河谷地带。兰坪县土地面积437 238.0hm2,澜沧流域的四乡镇土地总面积为235 920.0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3.97%,林业用地面积337 638.3hm2,沿江4乡(镇)林业用地175 673.3hm2,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 的52.03%,曾经是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但由于人口素质低,生产力落后和历史的原因,森林资源惨遭破坏,造成生态的严重恶化。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同时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2 兰坪县澜沧江流域生态建设现状及成效

(1)立足项目支撑,率先开展澜沧江防护林工程建设。1993~1998年,兰坪被立为全省澜沧江防护林工程建设试点县之一。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成立“兰坪县澜沧江防护林建设工程领导小组,明确领导责任和具体实施要求,项目建设于1998年底结束。先后争取并投入项目资金900多万元,共发放和种植蓝桉苗木550万株,完成营造林面积3 666.7hm2。

(2)抢抓机遇,扎实推进澜沧江流域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1999年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兰坪县抓住机遇,掀开了澜沧江生态修复建设的新高潮,到2010年全县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227 900.0hm2,完成天保公益林人工造林2380.0 hm2,人工模拟飞播4 333.3hm2,新增封山育林9 586.7 hm2,其中沿澜沧江4乡(镇)实施了森林管护116 000.0 hm2,天保公益林人工造林1 400.0hm2,人工模拟飞播3 666.7hm2,封山育林6 553.3hm2。同时,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相继实施,全县完成退耕还林19 466.7hm2(退耕还林6 266.7hm2,宜林荒山还林12 533.3hm2,封山育林666.7hm2)。其中澜沧江流域4乡(镇)完成退耕还林10 933.3hm2(退耕还林3 666.7hm2,宜林荒山还林7 266.7hm2)。由于营造林种苗选择了适应性强的车桑子和木豆,种苗成活率、保存率大幅提高,沿江4乡(镇)荒山荒坡基本披上了绿装,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

(3)结合林果基地建设,认真实施澜沧江生态修复工程。2005年为全面贯彻落实2005年3月26日在怒江州府六库召开的全州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兰坪县委、县人民政府结合本县实际,紧紧围绕“二年完成州下达20 000.0hm2林果基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再增加6 666.7hm2核桃建设任务,三年内建成26 666.7hm2林果基地”的目标,县委、县人民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20万各族人民积极投入林果基地建设中。2005~2010年澜沧江流域4乡(镇)共完成林果基地种植面积9 573.3hm2。

(4)总结经验,转变方式,扎实推进澜沧江生态修复工程。2010年根据澜沧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需要,兰坪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1993年以来的澜沧江生态建设各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实施成效进行了评估,对历年营造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总结。充分认识到澜沧江生态修复工程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推进;必须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必须转变重发苗、轻种植、轻管理的落后方式,加大投入,实行工程造林,切实提高营造林成效。一是确立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长短结合、创建支柱、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的工作思路。二是确定了“以生态优先,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实施原则。三是制定了中长期工作目标任务,用10年的时间完成15 333.3hm2澜沧江生态修复工程营造林目标任务。按照既定的思路、原则、目标任务,采用工程造林模式,扎实推进澜沧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2010~2014年,在澜沧江沿线4乡(镇)共完成林果基地种植面积13 333.3hm2,开展了澜沧江干热河谷乡土树种种植试验,种植青香木、尖叶木樨榄、麻栗、余甘子、华山松、云南松、墨西哥柏等846.7hm2,目前长势良好。

1993年至2014年底,沿澜沧江4乡(镇)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9 020.0hm2(防护林4 333.3hm2、生态修复846.7hm2、退耕还林10 933.3hm2、林果基地22 906.7 hm2);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116 000.0hm2;人工模拟飞播3 666.7hm2;封山育林9 220.0hm2。以车桑子为主的造林使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装,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得到恢复。

3 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1)由于澜沧江流域的气候属于干热河谷,山高坡陡,气候干热,降雨量少,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干旱、雪灾、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保持能力差。造林难度非常大,造林成活率低。

(2)兰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群众的文化素质低,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劳动技能偏低,加之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造林单位面积投资比较偏低,没有更多的造林投入,只投入苗木费,没有后期管护经费,重造轻管现象依存在。

(3)澜沧江流域岩石裸露,土壤中石块比例较高和含石砾较多,土壤质地主要是沙壤土、沙土、石砾土,土壤侵蚀严重和土壤侵蚀面积所占比例大,石漠化和土壤沙化严重,不利于植物生长。

(4)造林树种单一,群众只注重经济利益,只管营造经济林,有些地块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甚至有些地块土壤质地较差,理应先进行生态治理,首先需要进行绿化,恢复生态,再进行改良。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能更多地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恢复兰坪县澜沧江流域生态的对策措施

(1)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确保成效。由于澜沧江流域属于干热河谷地带,气候干燥,造林难度大,必须采取科学措施,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2014年兰坪县林业局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营林分院配合完成了《兰坪县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规划》,把澜沧江流域的生态修复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进行科学规划,科学指导,确保澜沧江流域的生态建设成效。

(2)开发与建设相结合,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根据《兰坪县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规划》,2014年10月8日兰坪县人民政府与华能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黄登大华桥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签订了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建设任务目标责任书,责成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黄登·大华桥水电工程建设管理局共同投入资金实施好电站库区、营地、厂房、公路沿线、移民安置点周围的生态修复工程。

(3)注重树种选择与适地适树。要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和适应地方环境的树种,提高造林成效,继续加强和巩固种苗基地建设成果,大力开展就地育苗,适地适树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造林树种,为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提供优质种子、健壮苗木。

(4)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要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新闻媒体、标语和会议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树立“大局意识、生态意识”观念,着力转变干部群众的观念,促进澜沧江流域生态治理项目的稳步推进。

(5)加大替代能源项目建设力度,每年完成5 000户节柴灶、5 000台太阳能热水器、1 000口沼气池项目建设,大幅度减少资源的低价值消耗。

(6)总结经验,提高标准,稳步实施。要多渠道争取项目和资金,高标准、高投入、规范化地开展营造林,着重解决造林地块引水工程,围栏建设,地方性先锋树种推广,树种更替,争取各方面取得突破,切实提高恢复水平。

5 结语

总之,治理好兰坪县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任重道远,在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下,必须坚定不移,科学谋化,稳步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建设的新成效,建设秀美山川的新兰坪。

[1]钟华平,刘 恒,耿雷华.澜沧江流域梯级开发的生态环境累积效应[J].水利学报,2007,10(增刊).

[2]胡 强.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环境性贫困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3]王 娟,崔保山,刘 杰,等.云南澜沧江流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景观生态风险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8(2).

猜你喜欢

林果澜沧江流域
依傍着澜沧江的秘境 临沧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林果,听到请回答
澜沧江源头
情满澜沧江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牧羊狼林果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通过云南沿边自贸试验区建设促进澜沧江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