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精细化管理要食品卫生安全

2015-11-26陈创新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5年10期
关键词:学校后勤食品卫生食堂

陈创新

近年来,浠水县从制度建设、过程管理、考核评价入手,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小学后勤管理机制,着力提升学校后勤管理精细化水平,保证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建章立制,强化工作责任。建立和完善学校后勤组织管理体系。各学校均成立了学校后勤工作管理专班,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建立和强化了校长为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具体负责人的领导机制和人人都有责任、个个责任上肩的责任体系。制定和完善了科学、实效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学校后勤安全管理机制、学校粮油统一配送机制、日常督查整改机制、卫生与疾病防控机制等,形成了责任明确、机制科学、运行规范的工作局面。

规范程序,夯实过程管理。抓住重点。一是以食堂基本设施建设为重点,筑牢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基础。通过争资立项,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后勤设施“十有八配套”工作力度,着力抓好食堂标准化建设,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以后勤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为重点,占领食品卫生安全制高点。在每年暑期,组织后勤管理干部和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进行食品安全和膳食营养知识培训,增强卫生意识和安全法律意识。三是以食品原料采购、储藏、加工、留样等环节为重点,坚持索证索票和食品留样规定。采取明查暗访、曝光整改的方式,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安全过程管理,构筑食品卫生安全防线。突破难点。一是建立学校粮油配送“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管理机制,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原材料安全。按照“六统一”,达到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提高粮油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二是严肃纪律,加强财务管理。认真落实《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及成本核算的意见》,对全县中小学食堂进行财务和成本管理,建立和完善管理、监督、定价机制,确保了学生膳食质量和饭菜价格的基本稳定,突出了学生食堂“公益性、非盈利性”原则,维护了师生的合法权益。三是积极实施学生营养干预。按照“学校宣传、家长自愿、政府引导、企业服务”的原则,积极推进“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加强监督。全面推行食堂“五员”工作制度,以改善学生营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积极探索伙食质量评价机制与成本价格监管机制。实行校长和值日教师陪餐制度,坚持公示每周食谱和每餐价格,按月公布食堂收支情况。设立意见箱,收集和反馈学生、家长、社会对食堂的意见,接受监督。认真听取学生意见,促进学校不断改善伙食质量。各学校成立了由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的食堂膳食管理委员会,加强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督与管理,科学制定营养食谱,不断改善学生伙食质量,饭菜花样不断翻新,让学生吃得卫生、营养、健康。

科学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后勤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和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县教育局制发《学校后勤工作考核方案》,针对学校后勤管理工作,采取过程监管、专项督查等形式,进行综合考核。考核重点突出学校食堂、商店等重点部位,突出专项督查、随机督查等过程呈现,突出家长学生评价等。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年度综合考评,直接与各学校“四个创建”工作挂钩,并作为学校后勤工作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各学校均出台一系列考核量化办法,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评价的范畴,通过考核评价促进责任落实。同时,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进行追责。

(作者单位:浠水县教育局)

(见习编辑.徐世兵)

猜你喜欢

学校后勤食品卫生食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食品卫生档案科学管理方法分析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2018年某市铁路辖区动车配餐食品卫生安全现状
学校后勤财务管理中的难题及改革创新
学校后勤信息化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从小处着手,抓好大型学校后勤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