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023-09-15郑佶祺
郑佶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卫生小则影响食用者个体的身体健康,大则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情况及公共卫生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流动摊贩是食品经营的主要群体,食品加工技术和卫生情况都很落后,导致食品微生物污染严重,肠道传染病流行。1958 年4 月,安徽部分县城居民出现因摄取蔬菜或饮水中的过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而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肠原性青紫病)。1960 年,湖北省应山县发生1200 多人误食苍耳饼事件,造成62 人死亡。
在爱国卫生运动的大背景下,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食品卫生工作,将其作为卫生防疫的重点工作之一,在行政管理、法制建设、机构设立、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具体工作。
搭建食品卫生监督网络
1950 年,我国开始在各级卫生防疫站内设立食品卫生科(组),首次出现了食品卫生的行政管理部门。当时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隶属于卫生科,尚未建立起食品卫生的专门机构,因此,食品卫生领域并没有固定的专业人员。在这一时期,食品卫生工作的首要目标是防治肠道传染病,主要工作内容是配合爱国卫生运动防止食品微生物污染、对食物中毒进行调查处理,并对旧中国留下的屠宰场进行管理。
进入20 世纪70 年代,为适应工农业的发展需求,食品卫生管理工作逐渐丰富、细化。全国各市、区(县)防疫站内,先后建立了独立的食品卫生科。这一时期,由于工业快速发展,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废渣大量被排放,加之农药的广泛使用,粮食、蔬菜、水产品、牛奶和蛋类的农药残留等问题,成为食品卫生工作的主要问题。在食品微生物污染和食物中毒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食品卫生工作也向着更专业、更独立的方向发展起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街道上的流动摊贩
1982 年,全国各市、区(县)在食品卫生科的基础上建立了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承担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逐步搭建起食品卫生监督网。食品卫生工作在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也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后,全国各市、区(县)食品卫生专业人员被卫生行政部门聘为监督员,并以卫生行政部门的名义依法开展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防疫站成为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检验单位,食品卫生质量的鉴定工作则由食品卫生科实验室承担。
完善食品卫生法律体系
我国自20 世纪50 年代起,就已经开始探索食品卫生相关立法。1953年,卫生部第一次正式颁布了全国性的《清凉饮食物品管理暂行办法》《食用合成染料管理办法》等。“食品卫生”的概念开始出现,意味着我国食品卫生管理从零开始,迈出了第一步。
1964 年,国务院颁布了《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首次提出了食品卫生标准的概念,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由不甚规范的行政单项管理,转向了综合的法制管理。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牵头成立了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暂行条例》。为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提高食品质量,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品中有害因素引起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和其他疾病,1979 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
1981 年,我国成立了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制(修)定协作组。在上述两部法案的基础上,1982 年11 月19 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这是我国首个较为完善的食品卫生法。该法的颁布,成为我国食品卫生法制建设道路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同时卫生部也配套出台了《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等70 余项卫生规章制度和400 多项食品卫生标准。至此,一套较为完整的食品卫生法律体系成形。
推动食品卫生科研教学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食品卫生研究缺乏基础,没有专职的研究人员,医学院校的公共卫生学课程,也没有专门的食品卫生学教科书。食品卫生管理虽然制定了一些食品卫生规章、食品标准和饮食器具检验方法,但缺少专业的执行人员,很难起到保护人民健康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食品卫生学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首先在哈尔滨,而后在北京、上海、武汉、四川、山西等地,6 所医学院设置了公共卫生专业,开设了营养卫生学课程,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到20 世纪70 年代,食品卫生科研工作纵深发展,从流行病学调查发展到探究化学及物理性因素对食品的影响,并开拓了制定防治措施的应用性研究和法制管理的研究,也发展出了食品营养成分的功能评价研究。
到1980 年后,全国各省、市级医学院校普遍设置了公共卫生专业,食品卫生学的教学内容也从最初的不洁饮食与食物中毒,发展到包括食品的微生物、化學性、放射性污染、食品添加剂、不同种类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食物中毒及其预防、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食品企业卫生、食品卫生监测技术和方法等多个维度,形成了内容充实、方法完备的食品卫生学教学体系。我国食品卫生体系在“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引下萌生发展,建立起内容充实、体系清晰的新学科。
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及食品企业逐渐摒弃了原有的卫生习惯,各方面都达到了基本的卫生要求,这也使肠道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卫生已经成为保障国民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一环。各级食品卫生专业机构在守住食品卫生防线的同时,也开始大力探索食品营养,推动食品卫生发展迈向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