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5-11-26胡雪玲
胡雪玲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学过程的严密性、科学性和常规性,逐步落实f科学家目标,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有效的教学不是取决于教师能不能认真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由学生的学习成效来决定的。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最主要的阵地。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通过教学过程的严密性、科学性和常规性,逐步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有效的教学不是取决于教师能不能认真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由学生的学习成效来决定的。因此,判定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有没有明显的进步和发展。那么,作为生物教师,如何组织落实好每一节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初中生好奇、好动,喜欢新鲜生动的事物,如果我们能以“趣”入境,他们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探索知识的迫切愿望,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例如教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这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了《昆虫的多样性》的视频,让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集中到昆虫的话题上,然后顺势提出:“美丽的蝴蝶是由肥胖的毛毛虫变来的,你们相信吗?”这个极具冲击力的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然后给同学展示“蝴蝶的一生”,最后教师引导:看了蝴蝶的一生,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疑问,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神秘的昆虫世界吧,看看它们到底是怎样生殖发育的!
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生物课堂离不开学生的观察,让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获得丰富的直观的形象,活跃思维,才能进行创造活动。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鱼的呼吸》这课时,并不是直接地把“鱼生活在水里,利用鳃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他们思考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非常之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活鱼的鳃是什么颜色?2.鳃为什么会变红?3.鱼用什么方式保证了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连续不断地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几乎能够异口同声地说出答案,因为这实在是一种太寻常的现象。正是这种寻常,导致学生忽视了寻常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在被教师接二连三的问题问倒后,学生对一个现象后面居然隐藏了这么多让人深思的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了。这时,我将玻璃缸中的鱼放到学生的面前,要求学生观察水中的金鱼,并说出他们自己看到的现象,提出自己的问题,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谁的问题最有价值。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主动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就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
三、加强和完善实验教学,扩展思维
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在教学中可将一些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多思考、勤分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新的知识,这样学生可以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果,既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开阔了思路。在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个实验,教师在实验课开始巧设提问:1.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物体而用显微镜能观察到,为什么?2.显微镜有哪些结构组成和应用?3.你使用和操作过显微镜吗?短短几个问题可引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致使其做起实验来就格外认真,操作起来就格外认真、仔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教学信息的反馈,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信息的获得、反馈和调节上。教学过程是一个结构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系统。在课堂上,教师应不断地从学生学习中取得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情况,并相应调节教学的内容、难易、进度、方向,使学生忙而有序、忙有所获。在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生物进化历程》这课,引导学生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心脏结构,有的同学却标新立异把蚯蚓的心脏拿来比较,并得出动物的心脏是由无到有、由多到少、由简单到复杂的结论,这是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可以鼓励这位学生向全班同学阐明自己的观点。该同学的观点引起全班的一次大讨论,这是一次探索求知方法的大讨论,这次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生物进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根据生物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媒体辅助已是当今生物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多媒体技术可以诱导学生思维,探究生命活动规律,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而且能提高学生素质。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血液循环途径》这课,为了使学生弄清楚血液是怎样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循环流动的,我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CAI课件,并在课堂上演示了它。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激素调节》这课,也可通过多媒体手段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媒体课件进入生物课堂,把师生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一个绘声绘色的多彩世界,更加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具有非比寻常的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能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要做到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一致才是有效的教学,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的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并把这种兴趣和愿望泛化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这样,小小的生物课堂也能妙趣横生,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代芬.生物教学法[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2]范长寿.中学生物教学基本功[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3]马刚,向志家.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初中生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