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分析

2015-11-26李亭霏徐小琴魏传芝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输液皮肤护士

李亭霏,徐小琴,魏传芝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

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分析

李亭霏,徐小琴,魏传芝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 730900)

目的 评估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提出安全、科学、规范、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方法 将12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服务流程,调查两组静脉输液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液体外渗、红肿、皮肤青紫淤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的实施,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减少了输液并发症,提高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

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患者对此往往存有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输液安全成为其最担心的问题。老年患者多消瘦、皮肤薄而松弛,血管也有不同程度的硬化,而其脾气、性格及发病后的依赖性等也使静脉输液风险增加。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我院对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了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效果令人满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在我院门诊输液大厅输液的老年患者120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有正常语言交流能力,持续静脉输液量在250 ml以上或输入高渗液体、化疗药物,均应用头皮静脉输液针,不包括应用PICC置管及留置套管针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年龄60~93岁,平均(80.3±3.5)岁,平均治疗时间(4.0±3.2)天;对照组年龄60~92岁,平均(79.5±3.2)岁,平均治疗时间(7.0±2.4)天。两组在年龄、治疗时间、性别、疾病种类、血管条件、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服务流程,实验组采用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具体如下。输液前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将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逐一向患者交代清楚。沟通交流时语言规范,态度亲切、和蔼,认真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药物现配现用。输液时手法轻,选择血管细心合理,一针见血,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加强输液期间巡视,每30 min巡视一次,做到班班交接,检查回血是否良好。拔除液体标准:穿刺部位或周围皮肤红肿、患者主诉明显疼痛;未见回血;液体滴速减慢,<15滴/min(排除液体因素)。拔针时,护士左手拇指将进针部位的皮肤向下绷紧,食指不加压地置于皮肤穿刺点胶布上,右手缓慢将针头拔出,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按压穿刺点及其针眼上方的皮肤5~10 min,避免按揉针眼。

1.3 观察指标

局部皮肤状况判断指标:药液外渗情况(“+”为局部明显肿胀,“-”为局部无明显肿胀);局部有无疼痛;局部有无硬结;拔针后穿刺部位有无青紫、淤斑。患者满意度: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内容包括护士在输液前能够主动向您介绍注意事项吗?护士能够帮助您摆放至舒适体位吗?护士能够按时巡视您的液体情况吗?输液过程中出现问题,护士能否及时发现?您对处理结果满意吗?您对输液有安全担忧吗?要求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对每项内容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处局部皮肤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穿刺处局部皮肤情况比较(%)

2.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担忧的问题(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担忧的问题[n(%)]

3 讨论

3.1 将健康教育融入输液护理各环节,尊重患者知情权

刘萍[1]的调查结果表明,100%的患者认为了解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很有必要。部分老年患者不了解静脉输液的一般情况、药物知识、输液的量及时间、治疗目的等,对静脉穿刺有恐惧感,甚至不配合治疗;还有患者对液体滴速要求不清楚,对输液后的注意事项和自我护理措施不了解等。陈少玲等[2]的调查显示,93%的患者要求护士在输液时多与其沟通,80%的患者需要了解药物名称。护士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各种药物知识,才能有的放矢地针对患者进行宣教与指导。当然,针对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我们还要求护士学习老年护理学知识,根据不同疾病和患者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沟通交流方法。输液相关知识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只有将健康教育融入输液护理各环节,才能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2 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证老年患者输液安全

老年患者生理功能处于退行性状态,消瘦/肥胖、衰竭、水肿等现象明显,且皮肤老化、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弹性差,输液过程中易出现渗漏性损伤、静脉炎、输液反应等并发症。因此,针对老年患者制定规范化、人性化输液服务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实验组输液前护士履行告知义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巡视,注意穿刺处皮肤情况(外渗、红肿、疼痛、颜色等)、液体滴速、患者主诉等内容,并做到在患者面前交接班,责任到人。同时我们还制定了规范的液体拔除标准,使护士主动发现安全隐患,避免护理差错。调查发现,在预防输液并发症(包括避免液体外渗、红肿、皮肤青紫淤斑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3 实施全程规范化、人性化优质输液服务流程,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

通过对引发静脉输液纠纷相关因素的分析得知,沟通不够和护士服务意识淡薄是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转变传统观念,不再视静脉输液为纯技术性工作,而要看到其服务价值。汪荣姬等[3]调查发现,58.0%的男性老年患者与61.5%的女性老年患者希望护士在任何时间都能和蔼、耐心、负责,多巡视、多与患者沟通,讲解有关静脉输液的知识,开导、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吴柳等[4]研究发现,实施规范化输液服务流程后,液体外渗、皮肤青紫瘀斑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升高,这与本调查结果一致。在传统输液流程中增加人性化服务环节,针对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制定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P<0.05),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不安全感,增强护士人性化护理意识。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退行性改变,大多合并多种疾病,病程长,恢复慢,输液疗程长,且用药复杂,较其他人群更容易出现护理问题。护士在工作中要不断探索研究,找到相应对策,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以娴熟的技术、耐心的解释,细心的服务获得患者的认同,加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预防护理纠纷。

[1]刘萍.静脉输液患者护理需求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149-150.

[2]陈少玲,张友惠,蔡军红,等.住院病人静脉输液需求调查[J].家庭护士,2007,5(2):9-10.

[3]汪荣姬,潘婵,李光霞.门诊与住院老年病人静脉输液需求的心理状态调查[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125-127.

[4]吴柳,杨晶.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8,14(1):27.

R472.9

B

1671-1246(2015)13-0155-02

猜你喜欢

输液皮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第二层皮肤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