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的片花效应对医学专科教育的益处

2015-11-26李静雅李红恩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利用微医学教学法

李静雅,李红恩,隆 波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微课的片花效应对医学专科教育的益处

李静雅,李红恩,隆 波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平凉 744000)

目的 探索利用微课提高医学专科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制作微课视频,利用微课的片花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结果 利用微课的片花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论 微课在医学专科教育中值得推广。

微课;片花效应;医学专科教育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全过程,如同影视作品的片花。微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因此,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角度制作微课,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2]。医学专科教育课程门类多、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可以掌握一些重点、难点,对学生的帮助很大,应加以提倡。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平凉医专2010—2013级临床医学和护理专业专科生的公共课(化学、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病理、生化、预防医学),专业课(内科、外科,内护、外护)成绩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座谈方式了解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看法。

1.2 研究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0、2011级学生作为对照组(传统学习方法),2012、2013级学生作为实验组(部分章节利用微课教学),两组学生考试难度相当。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比较两组9门课程成绩(见表1);召开学生座谈会,收集学生对微课渗透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评价(见表2)。

由表1可知,化学成绩和计算机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科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利用微课教学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学生。

由表2可知,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法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即利用微课教学的学生满意度较高。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s,分)

课程 实验组u值P值病理生化化学计算机预防医学内科外科内护外护68.06±7.91 69.78±7.22 79.47±6.74 86.35±4.94 73.75±9.76 76.76±5.13 77.74±16.21 78.07±12.81 80.32±10.12对照组61.08±9.37 63.09±9.76 78.68±6.95 79.42±7.49 71.07±12.44 72.20±6.01 72.64±16.36 72.41±12.32 75.42±12.13 4.025 3.740 0.982 2.366 2.071 4.030 2.588 3.756 3.663 0.000 0.000 0.327 0.691 0.039 0.000 0.010 0.000 0.000

表2 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法的评价(±s,分)

表2 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法的评价(±s,分)

评分n u值P值实验组对照组93.81±6.28 87.30±2.89 3 479 3 379 8.0350.000

3 结论

由上述结果可知,公共课(计算机、化学)成绩,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主要是由于这两门课程实践性较强,学生接触时间短,故成绩差异不显著;生化、预防医学内容抽象,学生不易掌握,微课正好可以帮助其解决此类问题,而病理、内科、外科、内护、外护具有一定的形态学特征,在疾病的不同时期临床表现有所差异,利用微课教学可以系统、直观、全面地反映疾病的演变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3]。除上述原因外,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还与利用微课教学时间短、趣味性强;资源容量小、传播多样化;资源结构情景化,使用方便;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草根研究、趣味创作5方面优点有关[4]。

3.1 教学时间短,趣味性强

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10~15分钟,相对于书本的长篇大论,学生更喜欢片花式的微课。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展示的问题集中,主题突出,内容精简,具有类似电影片花的效果,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适应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改革要求[5]。

3.2 资源容量小,传播多样化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仅几十兆,用时短,传播形式可以是视频、微博讨论等,学生可以随时上网观看、学习,极大地方便了其对传统课堂讲授知识点的复习,从而有效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果。

3.3 资源结构情景化,使用方便

微课以教学视频为主线,由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学反思、学生意见反馈、专家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教师在这种真实、具体、典型案例化的情景中可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3.4 主题突出,内容具体

一次微课只解决一个问题,如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问题、教学反思、难点突破、重点强调、学习策略、教学方法等,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性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3.5 草根研究,趣味创作

由于微课内容少,每位教师都可以针对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进行研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微课的质量,真正发挥片花效应,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微课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青睐,微课的片花效应已在医学教学中显现,故因研发高质量的微课作品,在医学专科教育中推广应用。

[1]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8):45-47.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3]严月华,徐丽.常见皮肤病皮损动态系统视频教学效果评估[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5):732-734.

[4]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5]朱杰敏.浅议卫生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34-36.

G424.1

B

1671-1246(2015)13-0061-02

猜你喜欢

利用微医学教学法
医学的进步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利用微信订阅号评改初中作文模式初探
医学
如何利用微信推广纸媒品牌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