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体施护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5-11-26宋光芬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病患者原发性

宋光芬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医辨体施护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的临床研究

宋光芬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探讨中医辨体施护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完善中医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心血管内科、体检中心2014年1—11月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筛选出痰湿体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制定中医护理干预方案,包括情志、饮食、起居、运动、耳穴按摩等综合措施。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及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检测患者血脂水平,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医辨体施护干预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

中医辨体施护;高血压病;痰湿体质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病。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多重社会压力的增加,我国高血压病患者人数持续增长,已达到2亿[1],给国家和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痰湿体质是高血压病患者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衡,气血津液运化失调,且形成痰湿时,就可以认为该体质属于痰湿体质。对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加强中医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延缓高血压病情的发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我院心血管内科、体检中心2014年1—1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辨识软件,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表》进行提问,筛选出痰湿体质患者80例,其中男性33例(占41.25%),女性47例(58.75%)。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中医辨体施护方案,包括情志、饮食、起居、运动、耳穴按摩等综合措施。观察干预前后两组血压及相关症状体征的变化,同时检测血脂水平,进行效果评价。

1.1 诊断标准

《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有明确高血压病史,正在服药而血压正常者。

1.2 纳入标准

(1)西医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1、2级且属低危、中危患者;(2)中医诊断为痰湿体质患者;(3)年龄18~70岁;(4)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干预方法

2.1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

2.1.1 健康教育 护士对患者实施高血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使患者对高血压病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告知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检查血压,强调用药原则,避免多服、漏服及不规则服药,使其自觉按医嘱服药,达到降压目的。

2.1.2 心理护理 护士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鼓励其说出焦虑和烦躁的原因。积极调整心态,消除负面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参与治疗。

2.1.3 饮食指导 高血压病患者要坚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忌烟酒、辛辣以及过甜食物,少量多餐,增加蔬菜、水果、高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2 干预组进行中医辨体施护

2.2.1 起居调护 痰湿体质患者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居住地应干燥、温暖;在阴雨季节要注意避免湿邪侵袭。衣着应透气、宽松,利于湿气散发。痰湿体质患者身体多肥胖,平时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或日光浴。

2.2.2 情志调适 痰湿体质的高血压病患者多性格沉稳内向,护士要鼓励其与人交流,培养业余爱好,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忌急躁或暴怒。

2.2.3饮食调护 告知患者多食化痰祛湿的食物。如以玉米、荞麦、薏仁为主食,副食可选用冬瓜、芽菜、白萝卜等。常吃茯茶、荷叶、陈皮与薏仁做成的药膳,以达到化痰除湿的功效。限制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等。

2.2.4 运动调护 选择慢跑、打太极拳、球类、游泳等项目,循序渐进,活动量以出汗为宜,有助于湿邪排出。

2.2.5 耳穴按摩 常用穴位:肝、心、脾、胃、耳背沟、交感、耳尖、耳神门等。方法:耳廓常规消毒,然后将粘有一粒王不留行籽的方形小胶布,对准耳穴贴压,贴紧后以拇指和食指进行对压按揉,可由轻到重,使患者感到胀、酸或微痛、耳廓发热即可。每日坚持按压4~5次,每次20~30分钟,每3日换贴一次。

2.2.6 穴位按压 每日用温水泡脚15分钟,再点按涌泉穴15分钟以调和气血、引血下行,配合点按丰隆穴20分钟以祛湿化痰。

3 结果

3.1 血压

两组干预前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血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两组均有降压作用。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干预组降压效果比对照组好(见表1)。

3.2 血脂水平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血脂比较(±s,mmd/L)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血脂比较(±s,mmd/L)

时间 组别 收缩压(mmHg)TG(mmol/L) TC(mmol/L) LDL-C(mmol/L)HDL-C(mmol/L)舒张压(mmHg)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对照组干预组对照组153.40±16.32 153.07±15.61 130.35±11.76 136.11±10.23 83.48±11.91 82.74±10.36 71.91±9.87 74.84±8.64 3.04±0.97 3.09±0.56 2.02±0.56 2.99±0.32 5.75±0.31 5.76±0.34 5.09±0.44 5.71±0.57 3.02±0.24 2.94±0.36 2.58±0.76 2.87±0.58 1.04±0.33 0.95±0.26 1.28±0.27 1.02±0.43

两组干预后,血脂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干预组血脂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见表1)。

4 讨论

(1)中医学的整体观包括人与自然的统一。高血压病患者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规律等对疾病的控制及预后都有较大影响。应为患者提供相对安静的病房,告知家属探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血压受到外界干扰而波动。同时,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戒烟戒酒;根据患者活动耐力,制订合理可行的活动计划,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以劳而不倦为佳。

(2)高血压病是一种心身疾病,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若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等,可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从而形成肝郁气滞,最后导致五志化火[2]、血压升高。因此,稳定情绪[3,4]对控制血压有较重要的作用。痰湿体质患者性格内向,不善向他人倾诉内心感受,易产生憋闷、委屈、抑郁情绪。护士应经常与患者谈心、沟通,鼓励其讲述内心感受;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社会团体活动,增强与他人的交流;调整心态,消除不良情绪。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模式,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3)饮食过于肥甘厚腻容易损伤脾胃,致使运化失常、痰浊内阻、清阳不升,诱发高血压病[5]。中医理论认为,“药食同源”“食药同性”,利用饮食来帮助患者降压,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6]。根据痰湿体质和高血压病的特点制定食疗方案,指导患者合理选择食物,既可以调理体质,又可以降低血压。痰湿体质高血压病患者的膳食应以清淡为原则,少食肥肉及甜、油腻的食品,可选择辛温燥湿、化痰利湿的食物[7]。

(4)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与疾病具有相关性,许多相关疾病发生的“共同土壤”在于其体质基础,体质状态决定发病与否以及发病的倾向性[8]。林谦等[9]研究发现:痰湿体质者易患原发性高血压病,主要是由于饮食失调、过于安逸和久居湿地等导致的病理性偏颇体质。在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护理过程中,根据痰湿体质特征及高血压病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通过精神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护、运动健身、经络调理等干预措施,使痰湿体质得以纠正,从而有效预防高血压病和延缓病情发展。

5 结语

中医辨体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强调人、证、护三者的关系及个体差异,本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辨病、辨体施护的优势,依据体质对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采取宣教、饮食干预、运动调节、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了偏颇体质,恢复机体阴阳平衡,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我们还将进一步探讨中医辨体施护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湿体质患者的影响,总结中医辨体施护操作规范,从而为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路径。

[1]傅剑宏.高血压人群的社区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3):677-678.

[2]王家兰.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施护[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11):71-72.

[3]周艳芳.中年高血压病患者心理辨证护理[J].河北中医,2006,28(3):223.

[4]鲁培培,杨宝元,高晨.潜阳熄风胶囊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1.

[5]孙静.高血压病的分级防治及中医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3):509.

[6]辛宝.中医食疗对痰湿体质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2,34(10):1465-1466.

[7]赵润栓,韩萍,胡坤,等.痰湿体质的膳食调养[J].健康研究,2008,46(19):121-123.

[8]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9]林谦,陈焱木,金法,等.37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辨证研究[J].现代中医药,2004(3):17-18.

R544.1

B

1671-1246(2015)13-0144-02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病患者原发性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