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2015-11-26郭艳玲蒲小猛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义齿工艺技术口腔

王 琳,郭艳玲,蒲小猛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分析

王 琳,郭艳玲,蒲小猛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做好该课程在我院中、高职口腔专业教学中的衔接,笔者对我校2011、2012级290名学生进行了课程满意度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初步总结该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教学满意度;教学模式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口腔技士(师)职业资格考试的主要科目。同时在整个口腔医学技术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前期口腔解剖学、口腔生理学、口腔修复材料学基础等课程的理论和技能平台,又为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等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学习提供方法支持,并为口腔医学美学基础等后续课程做好铺垫。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来说,该课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笔者自2006年起一直承担中专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工作。2014年4月,我院通过教育部备案正式升格为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开设三年制大专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这就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高质量完成该课程教学工作,笔者对已走向工作岗位的290名学生进行了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满意度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初步总结教学改革思路,以期为该课程教学奠定良好基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现总结如下。

1 教学现状

我院当前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是由黄强生主编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2版),按教材章节依次进行教学。采用传统的“两段式”教学模式,即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理论课结束后安排相应学时的实践操作;教学方法采用单纯的教师讲授模式;考核以理论考核为主,学生的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30%)+课堂表现(10%)。

2 调查对象和方法

针对该课程教学现状,笔者设计了“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满意度情况反馈调查表”(包括2个项目,17个条目),不记名发放给我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2011级、2012级292名学生。发放问卷292份,回收290份,有效回收率99.32%。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学生对该课程总体满意度情况(见表1)

表1 学生对该课程总体满意度情况[n(%)]

由表1可知:(1)有86.21%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实际工作非常重要;(2)仅有21.38%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教学内容非常满足临床工作需要,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3)有27.93%的学生认为需要更换所选教材;(4)有53.10%和46.55%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的开课顺序和衔接完全不合理;(5)有82.07%的学生认为应增加实践课学时,80.69%的学生认为应减少理论课学时,同时64.14%的学生认为实践课内容与义齿加工企业生产项目联系不紧密;(6)11.72%的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比较不满意;(7)仅有5.17%、1.38%和22.41%的学生非常满意该课程现在使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8)对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总体非常满意的学生仅占26.21%。可见该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3.2 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认知情况(见表2)

表2 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认知情况[n(%)]

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由固定义齿修复相关临床知识和常见制作技术两部分组成,对于口腔技士(师)来说,后一部分内容显得尤为重要。由表2可知,71.72%的学生认为应减少固定义齿修复临床知识学时,而分别有30.00%、28.62%、29.31%的学生则认为应增加与义齿加工企业生产项目最贴近的铸造技术、瓷修复技术和熔模技术学时,同时这3项技术也是学生认为对工作最有帮助的,应该重点培训。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传统教学存在“重临床轻技术”问题。

4 讨论

本次调研分析表明我校学生对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较低,主要体现在:(1)目前该课程教学侧重临床知识讲授;(2)教学内容仍然以课本内容为主线,衔接性差,与义齿加工企业生产项目脱节,最终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迅速适应临床工作;(3)教学模式单一,考核评价体系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4.1 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应以临床最常见的4类口腔固定修复体(铸造金属嵌体、铸造金属桩核、烤瓷熔附金属冠、烤瓷固定桥)的企业实际生产流程为主要教学内容,即“四大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任务又包括模型入检与设计制作、熔模制作、包埋和铸造、打磨抛光、瓷层堆塑、形态修整、上釉、最终处理以及成品检验9个工作项目,这些项目均与企业工作岗位一一对应。同时还应给每一道教学工序量身打造具体教学目标,使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教学目标,而课程教学目标再落实到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上面。

4.2 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改革应遵循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基本理论“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为主导的原则。具体做法是:将传统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产学结合”模式,根据课程知识与生产工序之间的匹配性和关联性,把固定义齿制作工艺技术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部门分组情况进行对接,将课堂变成虚拟加工中心,实践流程变成虚拟的企业生产线。这样就可以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理论实践两层皮”教学,根据技能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在第一时间转化为技能应用,充分实现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储备及应用。

4.3 教学方法改革

打破传统的单纯教师讲授模式,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筛选与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法[1],如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引领教学法、工序化教学法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

4.4 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固定修复体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由很多工序组成,每道工序的完成情况都会对最终修复体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该课程应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对每道工序均认真指导,严格把关、道道评分[2]。在考核中应降低理论考试成绩的比例,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评定及职业素养的考核,其中职业素养考核包括合作精神、出勤率、沟通能力、返工率、团队意识等。此外,还应将企业的质量评估体系引入考核中,保证考核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实用性。

5 结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调查活动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教师不断深入企业调研,更新教学理念,发现日常教学中的问题,勇于进行课程改革与探索,才是提高教学质量永不枯竭的源头。

[1]翟晓棠,李月,何勇,等.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3):7-8.

[2]金雪青,宁鸿,李新伟,等.口腔固定修复工艺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21-22.

G526.5

B

1671-1246(2015)13-0124-02

猜你喜欢

义齿工艺技术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浅谈以煤为原料的氨合成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薄煤层综掘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制氢工艺技术比较
三种精密附着体在活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老年人活动义齿及固定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
活动义齿与固定义齿在牙周病修复中的疗效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