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吗啡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成本—效果分析

2015-11-26刘晶煜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吗啡癌痛缓释片

朱 婷,刘晶煜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宁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盐酸吗啡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痛成本—效果分析

朱 婷,刘晶煜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宁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目的 从治疗经济学角度对盐酸吗啡片、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162例重度癌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53例采用盐酸吗啡片(A组)治疗,109例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B组),观察两组疗效、药物经济学成本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有效率为56.60%,B组有效率为84.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47.30、252.60,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综合分析,硫酸吗啡缓释片为优选方案,值得临床借鉴。

盐酸吗啡片;硫酸吗啡缓释片;癌痛;成本—效果分析

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癌痛多为原发或转移肿瘤病灶迅速生长、压迫、侵犯内脏包膜,侵蚀或牵拉神经组织,抑或骨质破坏所致,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癌痛治疗的第三阶梯药物为强阿片类药物,可分为即释剂型和缓释剂型,盐酸吗啡片为即释剂型[1],硫酸吗啡缓释片为缓释剂型。现对这两种药物的镇痛效果和药物经济学评价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宁养院抽取符合条件的162例重度癌痛患者,男性102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58.26±22.54)岁。其中肺癌疼痛患者38例,胃癌疼痛患者35例,肝癌疼痛患者27例,胰腺癌疼痛患者19例,直肠癌疼痛患者23例,胆囊癌疼痛患者11例,肾癌疼痛患者9例。以上病例均符合癌症病理诊断及影像学诊断,经过临床确诊,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9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盐酸吗啡组(A组)53例,硫酸吗啡缓释片组(B组)109例,两组性别、年龄、治疗前疼痛程度、癌症病种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口服盐酸吗啡片(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每4小时一次。B组口服硫酸吗啡缓释片(北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0 mg,每12小时一次。疗程均为12天。

1.3 疗效判断

参照目前癌痛判断标准[2],将服药24 h后VAS评分作为疗效判定标准,分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计算有效率。完全缓解:服药24 h后VAS评分1~3分;部分缓解:服药24 h后VAS评分4~6分;未缓解:服药24 h后VAS评分7~9分。

1.4 成本计算

药物经济学成本是指实施某一药物治疗方案所投入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由于本治疗间接成本(主要是取药的误工费、交通费)计算比较困难,为避免数据偏差而忽略不计。本治疗方案只计算直接成本,即药品费用(按2011年6月药品价格计算)。

1.5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的目的在于平衡各治疗方案的成本和效果,在成本与效果之间找到一个数值点。成本—效果比(C/E)则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用一个货币单位所产生的效果来表示[3]。药物经济学研究中,当不同药物治疗方案效果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即P<0.05时,应比较不同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并进行增量成本—效果分析,增量成本—效果比(ΔC/ΔE)以最低成本的方案为参照,即当增加一例患者需增加成本与费用,该比值越小,则方案的实施意义越大。

1.6 不良反应分析

对两组常见不良反应,如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眩晕、皮肤过敏、呼吸抑制及排尿困难进行统计,并计算发生率。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有效率以百分比表示,各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n(%)]

A组治疗后9例患者VAS评分降为1~3分;21例患者VAS评分降为4~6分,23例患者VAS评分未下降。B组治疗后59例患者VAS评分降为1~3分,34例患者VAS评分降为4~6分,16例患者VAS评分未下降。

2.2 两组疗效比较

A组有效率为56.60%,B组有效率为85.32%,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2.3 两组成本比较

按2011年6月药品价格计算成本,A组药品总药费为139.92元,B组为215.52元(见表3)。

表3 两组药品费用比较

2.4 成本—效果分析(见表4)

表4 两组成本—效果分析

2.5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A组(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且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为有效缓解癌痛,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4]。吗啡是治疗中、重度癌痛第三阶梯的首选药物,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其作用部位主要在神经中枢,通过与体内阿片受体结合产生中枢镇痛作用。吗啡作为第三阶梯中、重度疼痛治疗的金标准,分为即释剂型和缓释剂型,缓释剂型是将药物分为数份然后采取特殊方法使每一份药物按照不同时间释放的一种剂型,与即释剂型相比较,克服了每天需要服用多次、血液内药物浓度起伏较大、副作用较多的缺点,具有用药次数少、药效好、治疗作用持久、毒副作用低的特点[5]。

本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癌症重度疼痛效果明显好于盐酸吗啡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虽然B组总费用高于A组,但两组成本—效果比无显著性差异。衡量一个好的治疗方案不仅要求疗效好、成本低,还要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由于盐酸吗啡片半衰期短且有多次峰谷效应,不能长期用于癌痛治疗,只能用于吗啡缓释片应用之前的滴定和对爆发痛的处理[6]。从疗效、成本—效果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综合分析,硫酸吗啡缓释片为优选方案,值得临床借鉴。

[1]徐建国.疼痛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谭冠先,郑宝森,罗健.癌痛治疗手册[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3]何志高,张玲,周东.药物经济学国外研究现状及国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药房,2001,12(12):708.

[4]王宏羽.癌症疼痛缓解及姑息性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5]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李小梅,陈小燕.肿瘤患者最佳止痛药物及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F407.7

A

1671-1246(2015)13-0120-03

猜你喜欢

吗啡癌痛缓释片
勘误: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癌痛药物管理政策亟待优化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