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网络调查

2015-11-26邓庆华刘晓颖蒋红艳苏淇胡清伟郑晓红罗玉莲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访问量精品课程重庆市

邓庆华,刘晓颖,蒋红艳,苏淇,夏 瀛,胡清伟,郑晓红,顾 群,罗玉莲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30)

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网络调查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0030)

通过调查重庆市现有国家级和市级精品课程(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从精品课程建设的数量、共享性、课程资源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互动交流等方面分析评价我市精品课程建设现状,找出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推动重庆市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利用。

重庆市;精品课程;课程资源;网络调查

精品课程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专用术语,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简言之,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2003年4月《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正式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本科类、高职高专类、网络教育类、军事和公安类等不同层次或领域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以网络为载体,共享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开展教学活动。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指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服务学习型社会,教育部决定开展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

本研究拟采用内容分析法,浏览重庆市现有可利用的精品课程(包括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教学资源,在网上抽样调查了75门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从精品课程建设数量、共享性、课程资源情况、教学方法与手段、互动交流等方面分析评价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使用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1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数量

1.1 2003—2011年重庆市精品课程建设数量

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评选以来,精品课程已建立起各门类、各专业的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重庆市各高校重视本校精品课程建设,将其作为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截至2011年底,重庆市有本科及网络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56门,本科及网络教育类省级精品课程129门(见表1);高职高专类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见表2)。

表1 2003—2011年重庆市本科及网络教育类精品课程建设情况(门)

表2 2003—2011年重庆市高职高专类精品课程建设情况(门)

1.2 2012—2014年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数量

2012—2014年重庆市市级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情况见表3。重庆市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186门,其中高职高专类53门,本科及网络教育类133门;重庆市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56门,其中本科及网络教育类43门,高职高专类13门。

表3 2012—2014年重庆市市级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情况(门)

从数量上看,重庆市高职高专类、本科及网络教育类精品课程建设比较滞后,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还不够充分。

2 高校精品课程的共享性

通过访问75门精品课程,有超过40%的课程网页无法浏览,出现的问题有“连接错误”“服务器错误”“网站正在维护中”“需要账户密码登陆”“无法找到该页”等。能够访问的40门课程中,部分课程网页跳转速度慢,其课程访问量统计见表4。

表4 精品课程访问量分布统计(截至2014年5月7日)

从表中看出有35%的课程访问量不超过500次,其次访问量集中在1 001至5 000次的课程较多。课程平均访问量为7 220次,市级课程的平均访问量为5 781次,国家级的平均访问量为15 382次。和市级精品课程相比,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访问量明显增加。虽然平均访问量不算低,但课程的总体访问量偏低,访问量不超过1 000次的占45%。

3 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资源情况

访问了重庆市75门精品课程,其中有效访问了40门课程,包括30门市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查看的课程资源包括课程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课程导学等基本资源,以及图片、案例、动画等拓展资源。

3.1 基本资源

3.1.1 课程录像 课程录像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资源。在能打开的30门市级精品课程中,其中有一门没有课程录像,平均录像个数为16个。在能打开的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平均录像个数只有9个。个别课程录像无法播放,有的录像画面模糊。课程录像的上网计划与网站建设实际不符,如有的课程在计划里说2007年12月起继续完善维护,不断更新修改网上资源,3年内将本课程全程授课录像全部上网,但目前网站视频录像只有4个。

3.1.2 文本文件 电子教案、课程标准、教学日历等文本文件比较完善。在呈现方式上,多数课程以在线方式呈现电子教案、课程标准,少数以下载方式提供,极少数课程同时提供电子教案的在线演示和下载两种方式。只有少数课程有重难点指导、学习指导、课程导学。

3.1.3 教学课件 教学课件是集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于一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料,呈现方式分为在线演示、下载呈现以及同时提供在线和下载3种方式。多数课程提供在线演示,只有少部分课件能下载使用。课件大多以文字为主,图片、动画应用较少,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

3.2 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的形式有图片、课外案例、补充资料、网站链接、参考资料、课外内容、图书馆、著作名称等。大部分课程图片数量较少,图片质量不高,模糊不清楚,有的图片没有文字说明或文字说明不清楚。原创的动画数量较少,制作较粗糙。案例较少,案例库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和直观性。只有极少数课程有仿真实训,但无法在页面打开或显示。案例库案例较少,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和直观性。

4 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关系着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

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还是传统讲授法,即以授课者为主导,把内容通过讲解告诉学习者,课堂氛围显得较为拘谨死板,但课堂中所讲授的内容都是授课者经过筛选后认为重要的,并且应该让学习者知道的知识,这样的授课方式可以充分照顾到学习者,受众量大,传播效率高。其他使用较多的教学法还有启发引导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学习、角色扮演的情景教学、项目引导教学、仿真实训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比较多样化,但教学手段显得比较单一,现代化信息技术没有充分利用到课堂教学中。

5 互动交流

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课程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交流平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可以作出及时的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

调查的精品课程中,只有34.1%的课程有互动交流模块。互动交流的模式有留言解答、在线交流、学术交流、论坛、语音答疑、在线答疑、论文、习题库、试题库、在线测试、考试系统等。习题与试题是针对各章节的知识点而设计的单元测试和练习题。绝大多数精品课程都有这个模块。但同时提供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的课程只占很小的比例。

在线测试是指通过互联网进行基于现实考试环境的模拟考试。在课程的教学单元结束后,学习者在线完成相应单元指定水平的随机测试,测试结束后系统自动进行评分,有利于学生对单元学习情况进行复习总结。在调查的精品课程中,提供在线测试的课程占30.4%,大部分课程尚未具备在线测试功能。

精品课程的在线考试平台可以记录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在调查的精品课程中,有20.2%的课程具备在线考试系统,为课程教师组织考试、学生参加考试提供了便利的网络平台。

6 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6.1 总体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

截至2013年6月,全国共有高校2 198所,重庆市共有高校70所(本科院校29所,高职高专41所),占全国的3.2%。

2003年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 835门,重庆市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共76门,仅占全国的2.0%。其中有本科及网络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56门(占73.7%),高职高专类20门(占26.3%)。

在这期间全国共有省级精品课程8 279门,重庆市共有省级精品课程154门,仅占全国的1.9%。其中本科类129门(83.8%),高职高专类25门(16.2%)。

总体来看,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比较滞后,分布也不均匀,和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高专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较为薄弱。学科方面,多分布在工学、理学及医学三大领域,文学学科所建设的精品课程数量较少。

目前对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还不够充分,精品课程资源对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作用与人们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应增加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数量,缩短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6.2 共享性不高

共享性不高是很多精品课程的现状,表现为网页无法浏览、网站无专人维护,很多高校精品课程知晓率低、点击率低、利用率低,因而共享性低[1]。

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也面临一样的问题。很多课程网站无法打开,或页面出来后内容无法打开,另外课程访问量也偏低,很多课程的访问量只有几百次。由此可见,有些精品课程在申报成功后缺少后续管理和更新,也有些课程资源只对本校师生公开,或是教师、学生的利用率偏低,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建设、交流与共享[2]。这违背了国家教育部建设精品课程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和共享的初衷。

6.3 课程资源不完善,更新不及时

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类型丰富多样,涵盖了文本、图像、视频、多媒体课件、参考文献、网站链接、虚拟软件等多种资源,为学习者营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空间。但存在课程资源不完善、没有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等问题。很多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等内容从未更新过,只有少数课程有全程录像,很多录像还无法打开,部分课程录像的时间显示是几年前录的。有的教学资源课件与教案不一致、不同步,影响了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互动学习板块上的网上作业系统,发布日期很早,表明至少有两年多没有进行升级,让互动学习板块形同虚设。有的课程网站版面更新停留在当初立项的界面,在几年前的评论中就有反映视频无法打开、无法观看,现在问题仍存在。可见课程申报成功后网站后续的维护和更新并没有跟上。

另外,课程打开速度慢,视频录像播放不流畅,部分需要下载的教学录像下载等待时间过长,多数视频录像打不开,链接无效或需要下载专用播放器;视频图像不清楚,尤其视频里的PPT更加不清楚;部分视频的播放窗口很小,不能放大播放,影响学习效果。少数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课程录像、多媒体课件以及电子教案的章节名称不统一。教案过于简单,不详细,且格式、字体不统一。

7 提高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建议

7.1 提高精品课程的共享性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家、学校、教师都投入了大量心血,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要提高精品课程的共享性[2],除了课程本身需要完善,使其更具吸引力之外,还可以和学生常用的一些主流媒体、社交网站联手,让更多的学习者有兴趣打开网站,也让学习高校精品课程逐渐成为一种新潮流。

7.2 提高精品课程资源的质量

7.2.1 加强网站维护 精品课程建设除了教师参与外,还需要学校信息技术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同时需要信息技术骨干参与课程网站的维护,从而保证精品课程能被快速打开,课程录像能正常播放,真正为学习者服务。

7.2.2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及时更新课程标准、教学日历、课程录像、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试题库、习题库等内容。同时让互动交流板块真正实现及时互动,教师及时回复交流中提出的问题。

7.2.3 提高课堂录像质量 课堂录像是精品课程资源中非常重要的资源。目前很多精品课程存在录像效果欠佳,播放不流畅,链接无效,需要下载专用播放器,看不清幻灯片内容等问题。建议可以采取Power Creator软件制作,左侧显示教学录像和信息,右侧同步显示多媒体课件内容,这样就可以做到声音、图像和课件页面同步显示,提高学习质量[3]。

7.2.4 充实扩展库资源 大多数课程的基本资源比较容易获得,但不少学习者对拓展资源中的动画、案例、图片等更感兴趣,增加这些资源对提高课程的共享性非常重要。

7.2.5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将教师讲授转化为启发式教学,运用适当的提问和讨论方式,让网络学习者也能有一个思考的时间,消化和巩固之前的知识。同时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习者能通过这些课程补充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但生活中更实用的知识。

7.2.6 增加移动学习方式 移动学习是借助于移动技术和移动设备,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它的基础是移动技术和移动设备,本质却是一种学习方式[4]。如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课程依托微信平台,提供给学员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让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对于已有的移动学习平台,多注重移动学习资源的提供以及课程在线作业的服务[5]。

[1]王重润,李恩,赵冬暖.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0,2(2):20-23.

[2]陈以海.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7):58-60.

[3]马晓川,黄肇增.Power Creator课件实时录制系统[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60-63.

[4]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7):36-41.

[5]吴春华,蔡成莲.网络教育学习者对移动学习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1):33-36.

G526.5

A

1671-1246(2015)13-0108-03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重庆市高校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研究”(2012-GX-187)

猜你喜欢

访问量精品课程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高职院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中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分析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如何做好搜索引擎优化(SEO)提高新闻网站访问量
如何做好搜索引擎优化(SEO)提高新闻网站访问量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一所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