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2015-11-26何香华王莉莉胡小桃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3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急诊科显著性

陈 莉,何香华,王莉莉,胡小桃

(1.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2.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2)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陈 莉1,2,何香华2,王莉莉2,胡小桃1

(1.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2.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 衡阳 421002)

目的 探讨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别于2012年、2013年在我院急诊科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50人,2012年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2013年实习护生为实验组,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带教教师评价及自我评价结果。结果 两组出科操作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理论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教师评价及自我评价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情境模拟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护生操作水平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急诊科带教教师水平和带教质量。

情境模拟教学法;急诊科;实习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通过创设接近于真实的临床情境,对事件或事物发生发展的环境、过程进行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习者参与其中,进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增进情感体验的一种教学方法[1]。急诊科担负抢救突发性急危重症病人的任务,专业性强,任务重,风险高。在进行抢救和应对突发事件时,带教教师考虑到实习护生能力有限和经验缺乏以及病人安全需要,往往不让其参与,致使护生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提高急诊科临床带教质量,培养护生急救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我科尝试引入情境模拟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2013年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100名护生为研究对象,2012年实习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3年实习护生为实验组,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每组50人,学历、年龄、在校医学课程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带教教师相对固定,带教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 带教方法(1)传统教学法:组织教学→目标展开→讲授理论→带教教师示教→归纳总结→操作练习→技能考核,即先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再进行相关急救操作技能集中培训和分散练习。(2)情境模拟教学法:①第1周为理论学习阶段,总带教教师集中授课,各带教教师分散培训。②第2周为操作培训阶段,总带教教师示范急诊科常用救护技术及急救仪器使用方法,各带教教师指导护生练习。③第3周为理论联系实践阶段,带教教师设计与急救相关的情境,与护生一起扮演不同角色(如急诊护士、病人、医生、家属),使用各种仪器进行相关操作,指导护生进行模拟训练。我们设计了呼吸、心跳骤停以及中毒、创伤等典型病例情境,按照抢救流程从接诊病人、评估病人病情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配合医生进行各种抢救技术操作、各种抢救仪器的摆放及使用、抢救药品的用法等方面进行模拟操作,并由带教教师进行分析、点评、指导,突出教学情境的真实性。④第4周为评价考核阶段,根据相关资料和既往教学经验我们制定了急救情境模拟考核评分标准,除对护生进行理论考核外,还考查其抢救配合能力。总带教教师依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全面分析护生特点,设计场景,让护生根据抢救程序进行抢救配合,考查护生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理论知识运用能力以及抢救配合能力。

1.2.2 效果评价(1)两组实习结束时均以操作考核、理论考核、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估。(2)带教教师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评价。(3)两组护生对各自教学方法进行评价。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带教教师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见表1)

表1 带教教师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n(%)]

2.2 两组护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评价(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评价[n(%)]

2.3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3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对照组实验组t值P人数(n)50 50 82.0±10.2 85.5±9.5 1.78>0.05 77.1±10.6 82.0±8.6 2.54 <0.05

3 结论

传统的急诊科实习带教以教师为主体,考虑到医疗安全问题,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参与抢救配合,理论和实践难以结合[2]。另外,急救时间紧张,带教教师难以详细讲解、示范,对护生指导不够。情境模拟教学法的运用解决了理论和实践脱节问题,对于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增强实践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3.1 激发护生学习兴趣

情境模拟教学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作场景,使形象生动的情境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有利于激发护生情感体验,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帮助护生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开发了护生主动和独立工作的思维,有利于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3]。表2显示,实验组对其教学方法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表1表明,带教教师对情境模拟教学法的评价也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3.2 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护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

情境模拟教学把临床急救活动“搬进”课堂,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较好地弥补了目前急诊科实习护生实践与理论脱节的不足,有助于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激发护生学习主动性,帮助护生更快适应急诊临床工作。表3表明,实验组出科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理论考核成绩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护生在急诊科实习时间有限(仅4~5周),且以操作练习为主。

3.3 提升护士带教水平,培养专科护士

带教教师的素质是成功实施情境教学的保证,带教教师应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术,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既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能对实习护生的表现加以客观科学的评判与引导。同时,也使带教教师专科理论得到充实,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学相长,进一步提高带教水平[4]。

3.4 培养护生团队协作能力

现代急救护理的发展要求护生在急救场景下高效安全地实施抢救,这使团队合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5]。现代急救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成功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情境模拟教学不但提高了护生个人能力,而且培养了其团队协作能力。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通过逼真的模拟急诊抢救情境,提高实习护生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有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同时,激发了带教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及技能,提高带教水平。但情境模拟与真正的临床抢救过程还有一定差别,依赖于情境设计者临床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设计者考虑不周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6]。因此,我们要总结经验,改进设计,使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

[1]Onda E L.Situated cognition:its relationship to simulation in nursing education[J].Clin Sim Nurs,2012,8(7):273-280.

[2]沈莉.讨论式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1,11(4):79-81.

[3]王桂敏,张新宇,尹兵.情境模拟教学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516-519.

[4]何兰燕,苏伶娥,李锦忠.情景教学在临床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359-360.

[5]吕静,闫力,迟晓华,等.情境模拟表演在急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7):298-300.

[6]李玫,杨艺,季学丽,等.急诊护士团队式情境模拟培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3,28(19):44-46.

G424.4

B

1671-1246(2015)13-0078-02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急诊科显著性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