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口述档案工作探析

2015-11-26泸州医学院档案馆陈敏

办公室业务 2015年6期
关键词:被访者校史馆藏

文/泸州医学院档案馆 陈敏

“口述档案”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出现的,根据《档案术语词典》,口述档案可以通俗地将其理解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科技文化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由事件当事人或事件亲闻者口述的,以标准方法采集的各种文字、声像形式的历史记录。高校口述档案是伴随着高校修史编志的需要而兴起的,通过采访见证高校历史发展变迁的人物,从而获得“活历史”“活档案”,来填补或者丰富高校档案资源。

一、开展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高校档案馆藏资源。我国目前高校档案建设事业取得了较大发展,成效显著,但是部分高校档案馆藏结构仍不太合理,主要体现在馆藏档案主要以党群、行政、教学、科研、基建等类别为主,缺少特色。再则,虽然近年来各高校开始重视电子文档的归档工作,但是馆藏还主要是以纸质档案为主,馆藏档案反映高校历史发展的资料不够丰富。各高校的办学历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各种原因,高校的馆藏档案并不能完整地记载和反映高校办学历程,留下了令人遗憾的历史空白。口述档案是采访见证过高校历史发展变迁人物的笔录、录音、录像等,能反映高校各个时期的办学理念、办学途径、办学效果、重大活动或事件等,丰富或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口述档案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使档案载体形态呈现多样化,馆藏资源内容更加丰富。

(二)有利于开展高校校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高校涌现出大量校史研究成果,有大事记、校史、校志、人物传记等,并且发表相关论文无数篇。校史研究一方面展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高校师生“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情怀。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校史研究所利用的馆藏档案资料有限,造成校史研究取材不够、研究方式单一,缺乏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成果不够丰富。口述档案作为对馆藏档案资料的有效补充,对高校修史编志有着重要的意义。口述档案是一部浓缩的社会历史,见证了学校的风风雨雨。开展高校口述档案工作,可弥补文字型校史资料的不足,填补校史空白,有助于编写出内容更加丰富,学术水平更高的校史研究著作。

(三)有利于对师生开展爱国爱校教育。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口述档案的载体也变得越来越生动丰富。口述档案是通过采访而获得的影像资料等,配以文字说明,具有客观、真实、生动的优点。口述档案中体现高校内在历史文化沉淀及由此展现出的独特精神风貌的声像载体完全可以用校园广播、电台或校园网来进行传播。由于口述档案能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学校的文化内涵和大学精神,尤其在凝聚校友饮水思源,感染并启迪师生爱国爱校,提升高校文化等方面,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因此,口述档案是高校进行爱国爱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与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有力地推动高校各项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目前高校口述档案存在的争议

(一)概念不统一。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认为口述档案并不具有档案属性,只是一种活材料,是书面材料的补充形式。在河南省档案局主办的档案界网站上,有人争论“为什么非要冠上‘档案’一词呢,对过去事件的回顾,档案可以称为正史,口述应该视为野史;对现实事件的记录,有记录、录音、录像等,不必再分为是不是口述,口述+档案叫法不科学。”而有些学者则持肯定态度,认为口述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

(二)对其形成过程有不同理解。大家对“高校档案是高校从事教育、科研、教学以及管理工作等形成的资料,具有很大的保存价值。”没有争议,认为档案的产生与实践活动几乎是同步产生的,是高校各部门在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口述档案是为了弥补断层,还原事实,于事后多年追加的记忆。所以,档案界有相当部分学者认为口述档案不具有原始记录性。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只要口述档案的被访者是当时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所述内容真实,便具有原始凭证性。

(三)对其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中国人向来有“口说无凭、立字为据”的思想观念,而高校口述档案主要来源于见证高校历史发展人员的回忆。因此,有人认为由于年代久远,人的记忆会模糊,或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回忆者没有说出史实,高校口述档案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不具有凭证性。虽然学界对高校口述档案甚至是一般口述档案都存在着很多争议,但其在生动还原校史校貌、填补校史空白、丰富档案馆藏资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对高校口述档案工作的设想

尽管高校口述档案工作存在争议,但是它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此,高校档案工作者应想方设法做好此项工作。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确定访谈主题和方向,然后确定访谈对象。高校的访谈对象一般是学校历任校领导、学校有影响力的老校友、院士、学科带头人、院系领导以及其他了解学校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的老同志、校友等。口述档案的主题、访谈对象确定后,需要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背景。既要查阅访谈主题的相关资料,还要查阅被访者的背景资料及其与访谈主题之间的关系。资料准备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对被访者的尊重,还有利于深入访谈内容。提前将采访目的和内容告知被访者,让其有充分时间做好准备,为访谈工作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二)工作中要攻坚克难,同时要体现人文关怀。口述档案工作进行过程中,访谈者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要能很好地与被访者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好工作方法与态度,注意措辞,有的放矢地做好引导工作,避免冷场情况的发生,也不要打乱被访者的思路。紧紧围绕主题,深入挖掘丰富资源。口述档案征集工作还会遇到种种困难,要有一定的耐心。比如因被访者地域分布较分散,需四处奔波,或者因为寻人不遇,劳碌之后未得到有价值的信息等。做好各种应对困难的准备,才能勇往直前,做好口述档案征集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还要体现人文关怀,要考虑到有些被访者年事已高,或者因疾病等原因行动不便,吐字不清楚等情况,采访者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应有的关怀。比如在访谈中尽量放大音量,缩短采访时间等等。

(三)做好口述档案的后续工作。口述档案主题采访结束后,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最好合影留念,作为开展此项工作的有效凭证。此外,口述档案是具备逻辑与事实的文字及音像记录,高校相关部门在口述项目的采访完成后必须进行整理,尽可能保持其客观性。整理时不仅要将采访内容整理成文,还要将采访时间、地点、口述者、采访者、采访问题等信息记录下来,保证口述档案内容的真实和完整。同时,还要对被访者记忆的真实性与校史的真实性进行对比、鉴别,客观公正编写校史,力求达到记忆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在编辑整理口述档案资料的过程中,若遇到前后矛盾、内容含糊不清等情况时,可对被访者进行二次采访,以便最真实地反映历史原貌。口述档案内容定稿后,请被采访者核实内容,并在相应位置签名,以示口述档案内容的真实性与严肃性。最后,积极对口述档案进行开发利用,让口述档案走出库房,走进校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1] 王利伟.口述档案与校史研究[J].山西档案,2010(3):41-43.

[2] 吴雯.高校口述档案征集工作述略[J].兰台世界,2013(10)中旬:42-43.

[3] 洪玲.高校口述档案建设与传播利用分析-以上海师范大学档案馆为例[J].山西档案,2013(9):24-26.

猜你喜欢

被访者校史馆藏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新时代高校校史档案资源开发新视角与新路径
馆藏高句丽铁器的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校史是新生入学教育课的好教材
“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
校史档案在传承高校特色文化中的实践与研究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北京近八成公众支持补贴换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