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山城”塘河传奇

2015-11-25林秋夕

环球人文地理 2015年8期
关键词:庄园古镇

林秋夕

行走在塘河的老街上,让人常有岁月凝固、穿越时空的错觉,仿佛回到了施耐庵笔下的水泊梁山,那些飘扬的幡旗,总透着一股豪迈的大气。

石龙门庄园是最具迷幻色彩的“九宫八卦阵迷宫”,满园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柱、绘彩描金。远远看去,独特的青瓦白墙,坐落在农田与林木之间,气势恢宏、霸气十足。

塘河婚俗有典型的西南地区风格,但又增加了许多有趣的环节,非常讲究。要成就一桩婚事,需要完成13道程序,才能算是大功告成。

在中国西南的重庆市境内,众多著名的古镇都和水运码头密不可分。无论是在长江、嘉陵江,还是在乌江、涪江沿岸,一座座古镇因码头文化而兴。说到本地古镇,重庆人如数家珍:磁器口、涞滩、双江、偏岩、龙潭……但是,要问到哪座古镇最具“重庆特色”,就不得不说到素有“小山城”美誉的塘河。

塘河古镇因旁边流淌而过的那条河流而得名,它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南,在渝、川、黔三省市的结合部,距江津城区40公里,距重庆主城84公里。作为渝、川、黔的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塘河沉淀着深厚而灿烂的文化底蕴。

许多年前,塘河古镇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一声声川江号子,唤醒蜷在江水怀抱里的古镇,红灯笼里的光渐渐熄灭,被雾打湿的青石板上,人们忙碌的脚步开始来去匆匆,晨曦中,那些貌美的女子、沉重的货物、码头的桅杆、酒家的糯米、骡子脖子上的铃铛,让一个古镇的时光变得遥远而亲切……

早在2000多年前,今塘河镇一带就已经形成了沿河村落,到明清时期,随着水运的兴盛,人们在码头附近大兴土木,一座座商行、酒肆、客栈拔地而起,形成了总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由古街区、石龙门庄园、廷重祠三大部分组成的庞大明清古建筑群。其中,古街区占地2.8万平方米,依山而建,从河畔码头开始,呈阶梯状蜿蜒上扬,沿街建筑多以青石为基、砖木为墙,奇檐斗拱,美不胜收。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两旁的景物显得古色古香:雕花的窗、飘着旗帜的酒家和布庄、招牌上草书体飘逸的客栈,还有斜倚在木质门前微笑的老人……

长期以来,塘河在巴山渝水的众多古镇中声名不显——或许是这里的建筑与江南或徽州无法相比,但却因此躲过了旅人们纷至沓来的脚步,至今仍保留着岁月积淀下来的那份原汁原味。因为独特的山、水、码头文化,如今的塘河被誉为“小山城”,成为一个“老重庆风貌影视基地”,无数电影、电视的取景,都选择在这宽不过2米、长不过500米的老石板路上。还记得在电视剧《纸醉金迷》里,陈好一家五口栖身的那栋破旧小木楼吗?那其实是塘河老街上一栋最普通的小楼——老实的丈夫站在家门口翘首等待娇妻缓缓归来的镜头,早已成为了荧屏上的经典画面。

古街上,酒家、茶馆、布庄、米店、铁匠铺……到处幡旗飘扬,行走其间,让人常有时光倒流、穿越时空的错觉,仿佛回到了施耐庵笔下的水泊梁山,那些飘扬的幡旗,总透着一股豪迈的大气。

事实上,塘河确实是个英雄辈出的地方。

作为渝、川、黔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塘河一带很早就形成了舟马不绝、商贾如云的繁荣景象,自然也成为土匪、强盗眼中的“肥肉”。解放前,土匪强盗长期盘踞在塘河滚子坪一带,1949年全镇展开剿匪运动时,3位年轻的塘河战士在与土匪激战时壮烈牺牲,为了纪念英雄,人们将他们安葬在镇上最热闹的老街尽头,并在坟前树起石碑,上书“为革命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每逢赶场或过节的日子,七乡八社的老乡路过此路,都不会忘记给烈士的坟上添一捧新土。

在距离古街区不远处,有一座“32111英雄钻井队烈士纪念馆”,承载着另一场英雄记忆。1965年,32111钻井队在今天的塘河镇石龙门村上坪经济合作社一带钻探和建设塘河一号井。6月22日凌晨,由于气井压力骤然上升,井口旁一根钢管炸裂,发出惊天动地的爆炸声,170多倍大气压的高压天然气流,卷起碎石、泥块,像千万颗齐发的炮弹射向钻机和柴油机房,被炸裂的灯泡点燃,顿时形成一片宽50多米、高30多米的火海,柴油机在几分钟内便被烧熔成了一块铁疙瘩。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井场的工人们义无反顾地灭火。经过一场血与火的激战,熊熊烈火终于被扑灭——新开的天然气矿被保住了,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被保住了,但是,钻井队的张永庆、王平、罗华太、吴仲启、王祖民、邓木全6人却因此英勇献身,另有20多人负伤。英雄的鲜血洒在英雄的故土上,染红了国旗,留下了一部充满了英雄气概的青史。

直到今天,塘河人的骨子里依然涌动着一股英雄气。

塘河的每一座建筑,每一条街,甚至河中的许多石头,都在漫长的岁月里被赋予了无比丰富的想象力。从古街、古码头到清源宫,从醉仙岩、鸳鸯湖到夫妻石、断石龙,无数故事在人们口中代代相传,把古镇的历史时空渲染得扑朔迷离。

距离塘河古街区大约3公里的石龙门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由64根石柱和30多根大圆木柱支撑,是塘河第二大规模的明清石木结构建筑群,也是塘河人心目中最具迷幻色彩的“九宫八卦阵迷宫”。整个庄园建有房屋520多间,满园的亭台楼阁,全都雕梁画柱、绘彩描金。远远看去,独特的青瓦白墙,坐落在农田与林木之间,气势恢宏、霸气十足。

其中,最令人称奇的是庄园内的9道中门和9道“关卡”,它们联合形成了深深庭院里的“龙门阵”;而两厢穿堂叠殿,18座天井,则又珠联璧合构成了“八阵图”。当你行走在庄园里,每每在穿房越院的时候,总会怀疑自己已经来到庄园的尽头,谁知转过身来,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到了一处阁楼小院,这种精心的布局宛若“八卦迷宫”,让人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随着路径越走越深,迷惑也越来越深:如此巨大的庄园究竟是何人所建?为什么要参照道家“八阵图”的布局?

据说在光绪年间,塘河镇常有生意客和马帮来往,而盗贼、土匪也时常潜伏在附近,不仅打劫过往的行人,甚至还骚扰镇上的百姓,使其难得安宁。当时石龙门庄园的主人陈家,是远近闻名的富户,他的大宅院自然就成了强盗们最乐意“光顾”的地方。陈家人迫于无奈,只得围绕庄园修建了两层高高的院墙,还在屋后的山上建起了碉楼,以此防止盗匪。如此一来,庄园的规模再次扩大,能够容纳上千人居住了。

在庄园老居民的传说中,石龙门庄园的“八卦图”构造,竟然还和乾隆皇帝有关。据说雍正年间,皇帝苦于一直没有儿子继承大统,皇后也万分着急。当时,江南的海宁陈家官至宰相,于是皇后便“狸猫换太子”,将自己生下的女儿与陈家的儿子作了交换,而这陈家的儿子,就成了日后的乾隆皇帝。到乾隆年间,陈家二儿子成了反清复明的领袖,两兄弟展开了斗争,直到有知情人透露了这段渊源,兄弟俩才一笑泯恩仇。于是老二隐姓埋名,来到当时的塘河,按照习武之人的传统,以阴阳八卦修建了庄园,这样一来,庄园独特的格局、构造既不失皇家威严,又不失其身份地位……

当然,在今天看来,庄园老居民口中的答案过于传奇,可信度极低,但历史终究是过往,我们也无需深入考究,而其他一些传说似乎更值得探索——比如庄园内的那块神秘“犀牛石”,在老居民口中被说得神乎其神,俨然是一块“天气预报牌”:如果久晴将雨,这块石板上就会出现犀牛图像;久雨将晴,犀牛图像也会再次出现……

无数年来,塘河人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独特而厚重的民俗民风,当我们闲情信步在青石板街道上,频繁入耳的是历史的回声。每逢佳节赶庙会、唱大戏、祭神灵,热热闹闹;蓑衣斗笠店、街边刺绣房,手编竹席屋、火红的铁匠铺、守旧的茶房酒馆,比比皆是;川剧座唱、石刻技艺、结婚坐花轿、塘河放竹排、渔舟荡悠悠,好一派悠闲的生活画卷……正徘徊之间,一阵吹吹打打由远而近,一乘大红花轿招摇而过,原来那就是塘河最具特色的民俗,也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大事——结婚。

塘河婚俗既有典型的西南地区风格,又增加了许多有趣的环节,非常讲究。要成就一桩婚事,下的可不是小工夫:首先得从“说媒”做起,继而拿出双方生辰八字“做相”、“开庚”,查得双方并无相克因素之后,男女家庭便分别开始办“接妆”、“嫁妆”;接着是“出阁”、“送亲”(迎娶)、“拜堂”、“办宴席酒”、“闹房”、“参厨”、“谢媒”和“回门”……一共要完成13道程序,这桩婚姻才算完成。其实这还不算什么,因为到举行婚礼时,塘河人的“讲究”才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单是“出阁”这一项,就包含了踩斗、丢筷子、骂媒、父亲压轿、哥哥背上轿、哭嫁等六大环节,而整个仪式的高潮,就是新娘“哭嫁”。

一场成功的“哭嫁”能完全刺痛人心,那种骨肉之间难舍难分的别离情,通过一声声凄厉的哭诉被充分表达出来,闻者莫不为之动容:“女儿家女儿外相,十七八岁选才郎,倘若奴身是男儿,早晚二时奉高堂;自己的爹娘糍粑心,人家的爹娘两样心……”

在塘河婚俗中,娘家的父母是不能参与婚宴的,因此一般是兄弟负责送新娘出嫁。于是,在告别了只能留守家中的父母之后,新娘与自己的兄弟一起,前往婆家。而婆家这边的人,在远远听到迎亲回来的锣鼓声时,便命人点香烛、备公鸡。待轿子抵达婆家门前,媒婆对新人进行一番祝语之后,就有人割开鸡颈,提着滴血的鸡迅速围着花轿来回奔跑一圈,这个名叫“回车马”的环节结束后,新娘才姗姗下轿,被搀扶着走向结婚殿堂,在那里与新郎同拜天地、答谢父母和宾客……

塘河镇与塘河人有说不完的故事,小镇本身就是一本活的历史,那已流过无数岁月的塘河水,亘古不变地轻轻划过小镇,将其一分为二。只是河这头和河那头,那些曾经孱弱的小树苗,如今早已成为参天古木;而那些曾经咿呀学语的奶娃子,如今也是古稀老人……他们已经与这片土地融为一起,为我们讲述千百年的传说。

猜你喜欢

庄园古镇
奇怪的庄园
蓝湖庄园历险记
皱眉人
夜游魔法庄园
周庄古镇
同里古镇
动物庄园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印度KL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