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文化特色词口译策略
2015-11-25刘君
刘君
【摘 要】国家领导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多会引用一些具有用语、古诗词等,形象生动的解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这对口译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就2014年两会李克强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具有民族特色的词语答记者问,分析了这些词语的口译特点,提出了口译员应该深刻了解本民族文化,根据语境及要达到的目的,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角度对具有文化特色词语的口译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目的论;记者会口译;文化特色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由于中国特有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地理位置、劳动习惯以及生活方式,而具有中国特色文化词语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沉淀中,更是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些词语往往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语言研究价值,反映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以亲民作风著称的李克强总理,其讲话充满了诚恳务实、睿智幽默,给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留下了深刻印象。在2014年两会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面对诸多中外记者的提问,李克强总理再次显示了“亲民作风”,多次引用中国文化特色词语,通俗易懂地解釋着复杂的治国策略,既诚恳的回答了现场记者的问题,又表达了改革与创新的决心和态度。
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语言理解与表达等方面有着很大差别,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以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的口译文本为例,分析中国文化特色词语在汉英口译中的翻译策略和实践应用。
一、目的论理论
目的论理论(Skopos theory)最初是由卡特琳娜·赖斯提出,之后由其学生汉斯·费米尔(Hans J. 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来。目的论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翻译也不例外,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流行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根据目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这改变了以往力争保留源语措辞、形式的以译入语为中心的翻译观点,而是根据翻译目的对源语文本进行取舍,确保交际活动的有效进行。目的论有三个原则,即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性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
目的论认为,译者翻译的不仅是语言,还包括文化。在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中,总理多次引用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这些文化词语在笔译过程中达到信息的全面传递、意境的贴切传达已属不易,更何况是在时间紧迫的口译现场?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下,根据现场具体的交流目的和受众情况,简要分析在对这些文化特色词语进行口译的策略和方法选择。
二、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口译策略
在今年两会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引用中国特色用语、成语、古诗词前后有十多次。这些词语大多是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日常用语,而一些成语和古诗词虽然寥寥数字,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使得总理的讲话既生动形象,又重点突出。而现场的口译员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将这些词语翻译出来,达到预期的交流目的,这不仅显示了口译员深厚的文化背景知识,也为翻译这些具有深厚内在文化词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口译员在工作中应充分考虑现场的各种因素,如口译的场合、受众的理解水平、受众的文化和思维习惯等。因此,在口译中,如遇到中国特色词语、成语、古诗词时,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直译法
对记者会这一特定场合,交际的目的主要是传达中国对当前一些国际现状、国内问题等所持有的态度和采取的相关政策,因此在口译过程中,对于常见、易于理解的词语可以采取直译的策略,既可以在有效的传递语言内涵,也能够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
在谈及金融危机和债务风险时,李总理指出“我们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风险,正在加强规范性措施,包括采取逐步纳入预算管理,开正门、堵偏门,规范融资平台等措施。” 现场口译员译为:“The government will not overlook the potential risks. We are going to take further regulatory steps to put those debts under budgets management and also enhance the oversight of financing platform. In a word, we are keeping the front door open and block side doors.”
这里的“正门” 和“偏门”是中国人民非常熟悉的日常用语,“正门”原指建筑物的主门,在这里引申在规范债务处理工作上,采取公开、透明的方法,走正规途径,而不是投机取巧。“偏门”原指建筑物的侧面,在这里引申义与“正门”恰好相反。在口译中,将“正门”和“偏门”直接翻译成“front door”和“side door”。“door”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中有“the means of getting or reaching sth.; the opportunity for sth.”即“达到目的的手段,机会”的含义,用“front”和“side”修饰,尽管英语中没有相应的用法,但是结合语境,外国媒体工作者还是不难体会到其中的内涵的,符合目的性原则,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在回应记者“上任以来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时,李总理回答“但凡事不患难而患无备。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我想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就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口译员的翻译是“But the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not the difficulty itself, but the lack of prepares. Just as only a sharpened axe can cut through fire works. We need to face up to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and make the most favorable conditions. This poses secrets to our success.”
“不患难而患无备”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形容做事如果事先有万全准备,就不用担心任何变故,避免失败。口译员直译成“我们畏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缺乏准备(the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not the difficulty itself, but the lack of prepares)”,总体来说现场的外国媒体记者都可以理解,但我个人认为,如果把“we have to”更换为“one should”的话,会显得更客观一些。
后来在谈及金融风险、中央财政收入、简政放权等问题时,李总理在回答时又多次提到具有文化特色的词语、古诗词,如“垫脚石”“绊脚石”“最后一公里”“开工哪有回头箭”“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吾道一以贯之”等,口译员都采取了直译的策略,简练形象,既传神地表达了总理讲话的风格,又传递了讲话内容,易于理解。
(二)意译法
意译法主要侧重于传递原语的内容,而不拘泥于原语的语言结构,可以根据翻译的目的,对原语的内容、含义加以引申,但不能改变原语的内容。对于一些文化特点较为浓厚或者比较生僻的用词,口译员可在深刻理解讲话者目的的前提下采取意译策略。
在谈及简政放权的困难时,李总理强调说“我们只能是一抓到底、一往无前。我们还要继续啃硬骨头。”口译员译成“The Chinese government will continue to pursuit these reforms initiated this year. And we are preparing to take on tough challenges and matters for we can ultimately to achieve the goal by proper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啃硬骨头”在中国文化中,引申义为坚决的、不妥协地执行艰巨的任务。在此总理指尽管简政放权的实施会遇到重重困难,但中国绝不妥协,定要克服困难,坚定不移的实施简政放权。在口译过程中,没有必要完全保留这种表达方式,短时间内也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英文,这时译员采取意译的策略,直接表达出总理的真实意图,比直译“硬骨頭”后再对其阐释显得更简练,沟通效果更好。
在回答中方希望美国做出哪些改变来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关系时,总理回答“变是向有利于中美双方、有利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的方向去走,还是要择宽处行,谋长久之利。”对此口译员译为“Whatever the changes may take place, it should be conduce both countries to sound and steady growth of Sino-US ties. So in a word,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need to focus more on common ground in pursuit of long-term benefit.”
“择宽处行”出自清代左宗棠的诗句,意为世间的道路有很多条。同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很多,只要心宽,不执着于一条道路、一个方法,世界便是海阔天空。如果采用直译法,外国记者很难理解其中的深意,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表达的连贯性。口译员根据现场语境,体会出了李总理的言内之意,巧妙翻译,符合目的性原则,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三)增添法
增添法是指通过增加一些内容,更好地诠释原文所要表达的内涵。在口译过程中,口译员为了要达到目的,根据现场的具体语境,适当的增加一些如背景知识等相关信息,以使得受众更好的理解讲话者的意图。
在记者问及保障民生方面的进展和打算时,李总理表示“我们绝不能让无家可归、因贫弃医等现象频发。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对此,译员译为“But there are such people in the society who run into special difficulty because of serious illnesses or sudden disasters. In such circumstances, basic welfare benefits are no longer enough. They are in need of social aid, social assistance.
The government must provide frequent accurance of such instances in which people become homeless or people give up on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because they can not afford it. Just imagine what if such situations happen on ourselves. All government employees must always put such needs special needs about people on the top of their minds.”
口译员没有严格按照总理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增添了一些相关内容,原语比较简练,但是如果口译员按照原语的内容逐一翻译的话,会显得逻辑混乱,难以理解。为了使译文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可理解性,口译员基于对李总理讲话主旨内容的把握,适当的增加了一些信息,增加了译文的连贯性,符合连贯性原则,使得口译受众更易于理解,最终达到了翻译目的。
三、总结
在中西方交流不断频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了解中国,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在口译过程中,针对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在不造成理解困难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直译方法,保留中国特色文化风味。但是对于较为难懂的、内涵非常丰富的词语、成语、古诗词等,口译人员可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遵照目的论,以目的决定方法为依据,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如意译法、增添法、删减法等。但更为主要的是,译员应该提高自身文学功底,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增加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讲话者的意图,把讲话者的本意如实的、以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受众,达到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颖,李玉英.目的论视角下的口译策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32(1).
[2]郭厚文,于丽娜.论现场口译者的跨文化意识[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5).
[3]黄银.从释意理论角度分析“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口译策略[J].安徽文学,2013,(6).
[4]王大伟.现场口译技巧与评析[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