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浅析
2015-11-25董杰
董杰
摘要: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为主流,研究中国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必须以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为起点。
关键字:政治伦理;仁;礼;德治
一、 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仁
“仁”是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孔子第一次把“仁”提到了理论范畴的高度,在《论语》中提及“仁”共109处,而且各处含义不尽相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同上)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论语·阳货》)等等。孔子看来,精神上诸种美德都可以称之为仁。孟子突出强调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智,其中仁为四者的中心,并以性善为基础提出了仁政主张,“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荀子亦将仁作为礼的核心和本质,所以他说:“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填施然也。”(《荀子·大略》)
(二)礼
礼是一种为达到仁的至高境界的道德规范,荀子具体论述了礼的起源,“礼起于何也?曰:‘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荀子·礼论》)所以,礼的作用是节制人的欲望,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和谐。
(三)中庸
“中庸”的概念是由孔子提出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即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行事,寻求对立双方的连接点以求平衡。孔子一再强调要避免“过”与“不及”,认为二者都是偏激的表现,所以讲“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子思作《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庸之道的精髓,对待矛盾的事物要“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
(四)孝
“孝”是中国伦理思想中的重要观念。孔子以孝统摄诸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生活在宗法分封制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据此他将孝看作是直接的政治,他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孟子认为“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孟子·告子下》)然而,孝并不是无条件的“愚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孔子讲的“无违”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同上)为前提。因此,先秦儒家提倡孝道,有利于政治的稳定。
(五)忠
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特点是以父子关系比拟君臣关系并设定君臣规范。“事君以忠”是孝延伸到政治领域的表现。“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但“忠”首先以“道”为原则,“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荀子同样认为“从道不从君”(《荀子·子道》);其次,以礼为前提。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是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六)民为贵
在儒家的政治思想中,民是政治的重心。孔子主张对民先“富之”然后“教之”。“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之,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孟子主张为民制产、不违农时、薄其赋敛以养民;“谨庠序之教,申以孝弟之义”以教民;以道使民;行“不忍人之政”以保民,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光辉思想。
二、 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政治与道德相结合
先秦儒家将政治与道德相结合,目的是建立德性政治。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中又注之以仁,讲求个人政治道德的完善与修养;《大学》和《中庸》认为个人的修养是全部社会问题的中心,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程式;孟子以性善为基础提出了仁政主张,把性善、道德和政治一体化;荀子主张性恶,认为必须用礼仪对人性的恶进行控制,政治上就表现为礼治主义。
(二)德治主义
孔子提出了治国的基本原则——“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这一政治原则成为了儒家政治思想的鲜明标志。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强调道德对于政治的重要作用。孟子也认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 中心悦而诚服也, 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三)人治主义
儒家认为人在政治诸种因素中最为重要。首先,执政者尤其是君主,在政治生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论语·子路》);其次,人是道的体现者和承担者。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再次,政治关系及过程是由己及人的。据此,孔子提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大学》和《中庸》也以修身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四)重义轻利
义利之辩是儒家价值论的中心。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继承孔子重义轻利的思想,提出“义”是“人之正路”(《孟子·滕文公下》),当梁惠王问“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论语·梁惠王上》)甚至在孟子看来,为了义可以放弃生命,即“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年.
[3].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