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训练及其在运动损伤预防中的作用研究*
——以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为例

2015-11-25陈月亮吴佳伟

关键词:体能训练功能性竞技

陈 杰 陈月亮 王 沂 吴佳伟

(湖北理工学院 体育部,湖北 黄石 435003)



功能性训练及其在运动损伤预防中的作用研究*
——以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为例

陈 杰 陈月亮 王 沂 吴佳伟

(湖北理工学院 体育部,湖北 黄石 43500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就功能性训练的特点及其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功能性训练强调完整功能链、强调动作模式训练等理念,具有“与传统力量训练良性互补”、“注重训练过程诊断”和“强调动作模式设计”等特点,对预防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弱链损伤、机体力量发展不平衡和技术动作不正确等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应引起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高度关注。

青少年;篮球;运动损伤;功能性训练

功能性训练源于运动康复领域,初衷是促进运动损伤的恢复。它是针对运动损伤后出现的平衡能力下降、缺乏稳定性等现象,通过平衡性练习和本体感受性练习来提高和改善神经肌肉系统控制能力的一种训练。在引入竞技训练领域之后,功能性训练着重突出了灵活性、稳定性和平衡性等在提高竞技能力中的基础作用,指出在体能训练中,建立运动链中的每个关节在不同平面进行本体感觉训练的先进理念,并强调了核心区、关节附近小肌肉群及深层肌肉群的训练,以此提高全身肌肉的整体运动能力及其工作效率,最终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目的。

一、功能性训练在竞技领域中的应用特点

(一)突出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训练形成良性互补

在一系列功能性训练实证研究中,核心力量是功能性训练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核心力量训练给竞技训练带来的改变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核心力量训练的内容比传统腰腹力量训练丰富。核心区定义的对象相比于传统的腹背肌肉群而言,范围更广,比较全面的描述是指“腰椎、骨盆和髋关节的肌肉”。核心力量重视人体核心区的肌肉和韧带产生的力量,也包括深层肌肉在内的核心肌群的力量。其次,核心力量的训练不仅强调核心区肌肉力量的发展,还需要发展包括“稳定人体的核心部位”、“控制人体的重心”、“传递上下肢的力量”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功能性训练强调发展的主要环节,也是传统力量训练中相对薄弱的方面。

功能性训练不能取代传统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才是正确的运用思路。首先,功能性训练强调全面良好的基础能力。功能性训练的最大效果是在运动员具有扎实的基础后,更好地使体能训练服务于专项训练。这里扎实基础,不仅指专项技术基础,还包括各项身体素质基础,而传统力量训练是发展各种专项素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说,良好的传统训练能让功能性训练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其次,在训练的负荷和强度方面,功能性训练也与传统力量训练形成互补。由于功能性训练强调多平面、多关节的训练,强调把平衡控制和本体感觉作为练习重点,从而在实践操作中,多采用不平衡状态下的训练,如平衡板、博速球等,这些训练不能进行较大的负重,同时,功能性训练针对很多小肌肉群和深层肌肉群,也不适合进行大负荷练习。功能性训练的这种负荷特点不足以满足现代竞技体育对提高竞技能力的需求,必须通过传统训练来发展对肌肉力量的需求。所以,功能性训练要在传统力量训练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功能,这是对传统训练的一种重要补充。

(二)强调完整动力链的作用,进行诊断式训练,使训练更具针对性

功能性训练在竞技领域中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目前研究涉及的主要项目有:乒乓球、排球、游泳、网球、竞走、羽毛球、花样游泳、传统武术、滑雪、篮球、等[1-10]。功能性训练在竞技领域应用的点比较集中,主要涵盖诊断和解决问题、提高薄弱环节和探讨方法手段三个方面,研究的大致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功能性训练应用研究概况

由表1可以看出,在功能性训练应用中,多数研究者均不约而同地考虑到功能性训练在康复领域的特点,他们充分利用功能性训练的检测方式来发现运动员的弱链环节,通过诊断和提高运动员薄弱环节的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这类研究虽然过程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个总的指导思想,即:运动能力的测量和评估→制定体能发展目标→训练计划设计→训练实施→训练效果评价。整个实践过程体现出明显的康复治疗特点,这一特点来源于运动康复领域,也体现在了运动竞技领域中。从众多高水平运动队实施功能性训练的效果来看,功能性训练引入竞技体育领域后,其诊断康复等特点能充分解决竞技领域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有积极作用。同时,这些实证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具有良好身体基础的运动员,在经过功能性训练后,提高竞技能力的效果明显。

(三)注重“动作模式”的设计,强调训练方法手段的功能性

在众多功能性训练的实践尝试中,训练手段方法的更新是最重要的,因为功能性训练的效果必须通过方法手段的功能性来实现。功能性训练方法手段的改变源于对功能性训练实施载体的理解。功能性训练强调的是通过对“动作模式”的训练来提高竞技能力,而不是对肌肉的训练。这是功能性训练的创新点,也是区别于传统训练的一个主要方面。但这种方法手段的更新并不仅仅是通过加入诸如瑞士球、悬吊绳和平衡垫等新器械来实现的,即使在方法手段中使用了新器械,如果没有针对专项特点,也不能提高专项竞技能力,同样也不能称为功能性训练的方法手段。

功能性“动作模式”的设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强调动作的设计要与专项相符。主要体现在动作的发力特征、方向特征、轨迹特征、时间特征等方面,这是一个基本前提。2)动作的设计要符合运动员的个性。即使是相同的运动项目,针对不同的运动员,设计的动作也可能有差异。所以,多数研究在实践中,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根据身体和技术上的薄弱环节,进行“动作模式”的设计。3)能衍生新的训练方法手段,极大地提高训练兴趣和效率。由于功能性训练的本质要求练习动作具有多维度、个性化、复合性、变化性、随机性等特点,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通过“徒手和器械”的方式,“完全稳定→一端不稳定→两端均不稳定”的渐进式训练环境的营造,“矢状、额状、垂直”多维度的设定,“覆盖多关节肌肉的动作模式”以及“动作练习完成速率快慢、幅度大小等”的动态设计,使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得到无限的衍生。只要能提高竞技能力的训练方法手段均可加以运用,这极大地提高了训练的趣味性和多样性。特别对于常年训练的运动员来讲,枯燥乏味的训练可以得到缓解,神经性疲劳可以得以缓冲,进而其训练效率能够得到较大提高。

综上所述,功能性训练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途径,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实现的:1)结合传统力量训练,通过弥补不足,全面发展体能来提高竞技能力。2)通过测试,找出运动员体能或技术的薄弱点,提高特定体能和技术来提高整体竞技能力。3)通过动作模式设计,架起体能与技术的桥梁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二、功能性训练对缓解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启示

根据竞技比赛的需要,竞技领域中的功能性训练偏重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其在康复领域的作用仍然为竞技训练保驾护航。功能性训练注重发展弱链的思维、强调动作模式训练的理念、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手段等,均能很好地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产生积极作用。

(一)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评价诊断进入常态,减少体能弱链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处于生长发育期,关节周围的肌肉薄弱,肌肉组织内肌糖原含量较少,水分多,神经细胞能力欠缺,在锻炼中易疲劳,同时,关节周围的肌肉薄弱,稳定性差,这些内在因素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运动损伤。疲劳作为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是从小肌肉开始产生,特别是跨关节的小肌肉群因力量不足,在比赛和训练中特别容易疲劳和损伤。所以,在青少年时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是打基础的阶段,需要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关节周围的肌肉和深层小肌肉群是传统青少年体能训练相对薄弱的环节,这些肌群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弥补青少年生长发育中的弱链力量,全面提高其身体素质,也可提高这些肌肉对抗疲劳的能力,从而有效地缓解由于肌肉弱链和疲劳引起的运动损伤。

在实践训练中,应随时注意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素质的发展敏感期,把评价性质的训练加入常规训练中并形成常态,力求不仅要加强大肌群的力量,提高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还要针对篮球运动的特点,围绕肩、腕、肘掌以及膝、踝等关节的小肌肉群,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改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整体素质[11]。

(二)强调动作质量,规范技术动作,降低技术弱链

青少年运动员神经肌肉协调能力差,同时,由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时间相对较短,技术动作相对不稳定和不规范,练习时技术要领不清,训练和比赛中动作使用不规范、不合理,容易造成损伤。目前,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方法还不成熟,存在教练依靠经验训练,运动员不明白训练原理的现象。因此,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必须重视,要从教练员和运动员两个方面加强。教练员应注重研究篮球运动技战术以及体能训练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学习和探索先进科学的训练方法手段,并有意识地对运动员进行言传身教,不仅要让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掌握技术动作和体能训练的方法手段,而且要让其明白道理。运动员应加强对篮球技术和体能训练的理解,要能借助教练员的示范讲解并结合自己的理解,逐步完善技术动作,最终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动作。这样,不仅能完善动作质量,降低运动损伤的几率,而且还能使训练更具针对性。

(三)强调训练的系统性,丰富训练方法手段

有研究表明[12],导致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最多的是专项训练,其次是比赛和体能训练。所以,在专项训练、比赛和体能训练中,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需要进一步加强。具体来讲,实施的方法手段要进一步系统化、科学化和合理化。首先,要弥补传统力量训练中偏重单关节的肌肉练习,加强多关节、多肌肉的链动训练。在动作设计和训练中要考虑到生理机能的三维特征、大小肌群的协同发力以及深层肌肉和表层肌肉的共同参与,同时还要考虑到主动肌、协同肌和对抗肌的链式效果,促使不同环节肌肉群的有序用力,实现力量发展与技术动作的完整统一。其次,要结合新器械的使用,形成符合篮球项目技术特征的功能性训练方法手段,充分发挥功能性训练方法手段能不断衍生的特点,营造丰富多彩的训练环境,在充分调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兴趣的同时发展其能力。

三、结束语

目前功能性训练在实践应用中具有三个特点:1)在作用和地位上,功能性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具有互补关系;2)在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出诊断式和针对性特征;3)在操作上,注重方法手段的功能性,训练更具专项性。

根据功能性训练理念,针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损伤原因,建议从三个方面应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现状:1)在体能方面,注意薄弱环节的提高,减少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和疲劳造成的运动损伤;2)在技术方面,提高动作质量,减少由于技术训练不当和使用不当造成的运动损伤;3)在方法手段方面,加强专项训练和体能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减少内容安排不当、强度负荷不合理等造成的运动损伤。

[1] 潘迎旭.中国国家男排队员的功能训练实践解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65-69.

[2] 闫琪,王霄松.功能性体能训练在跳水项目中的应用[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1):29-31.

[3] 王瑞华.关于功能性体能训练在花样游泳项目中运用的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4):68-69.

[4] 徐翔,李建臣,卢丙华.垫上功能性组合训练提高竞走运动员柔韧性素质的方法手段探析[J]. 运动,2014(8):52-53.

[5] 乔倩倩.功能性训练在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 运动,2014(4):16-17.

[6] 郭义彪,胡国鹏.功能性训练在羽毛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4): 16-17.

[7] 周亢亢,孔令辉,等.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备战第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身体功能训练实践特点探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14(5):62-72.

[8] 张志翔.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学生身体功能训练结果与分析[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 77-78.

[9] 陈杰林,等.田径、游泳、举重项目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15(2): 77-78.

[10] 曲东海.越野滑雪运动员灵活性、柔韧性和稳定性训练方法的创新——功能性运动测试 (FMS)在训练中的应用[J]. 冰雪运动,2013(5): 10-15.

[11] 刘谦,周曙,周国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5(4):24-26.

[12] 王建玲.我国优秀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9):52-54.

(责任编辑 龚 勤)

Analysis of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Its Role in theInjury Prevention of Juvenile Basketball Players

CHENJieCHENYueliangWANGYiWUJiawe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uangshi Hubei 435003)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nctional training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evention of sport injury of adolescent basketball players. Functional training puts importance to complete functional chain and action pattern tra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nign complementary with traditional strength training", "paying attention to training process diagnosis" and "emphasizing action pattern design" . Since functional train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prevention of weak chain injury for juvenile basketball players and problems of the body imbalance and incorrect technical movement, athletes and coach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t.

Teenagers; basketball; sports injury; functional training

2015-03-05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课题“篮球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2B065;湖北理工学院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资助计划项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项目编号:13xtr06;湖北理工学院科研项目“核心力量训练在我市青少年体能训练中的研究”,项目编号:13xjr20Q。

陈杰(1980— ),男,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

10.3969/j.ISSN.2095-4662.2015.02.016

G812.5

A

2095-4662(2015)02-0083-04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功能性竞技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竞技精神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花与竞技少女
竞技体育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