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黑天鹅》中舞蹈对主题表现的作用

2015-11-25张溪璐

电影评介 2015年12期
关键词:妮娜白天鹅黑天鹅

张溪璐

电影《黑天鹅》剧照

以舞蹈为表现形式的电影中新类型,虽然难以和传统的大片相提并论,但凭借舞蹈的艺术魅力,此题材的电影得到观众的喜欢。[1]特别是《黑天鹅》在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荣获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提名,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表现视角以及心理刻画,得到广大专业与非专业人士的喜爱。此片以讲述舞蹈演员的成长经历为主要故事情节,建立起人物传记和舞蹈剧相应的叙事方式。既提高舞蹈美学特征,也体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更强调在电影中舞蹈的独立性,明确舞蹈在电影中的作用,使其成为重点表达方式。

一、电影《黑天鹅》中舞蹈所体现的主题内容

电影《黑天鹅》运用很多舞蹈片段来体现出女主角妮娜内心的变化与挣扎。电影的名字来源于《天鹅湖》这部芭蕾舞剧中黑天鹅的名字,其明确了电影要讨论的方向。电影中导演巧妙运用芭蕾舞中古典与现代的元素,为白天鹅与黑天鹅情感、内心的改变预设下伏笔。芭蕾舞中特别强调技巧和情绪的应用,也关注跳跃性的艺术魅力,刚柔并济是该舞蹈的最大特点。

电影中妮娜在诠释白天鹅时,其舞蹈动作体现出纯洁、高雅、忧郁的气质,如轻盈而美丽的跳跃及旋转,手臂和脚尖的绝佳配合,妮娜的脚尖幻化成体现美的道具,进而刻画出白天鹅纯真、高雅的本质,超凡脱俗、飘逸潇洒的飞扬气质,和她对天国的热爱与向往。而在诠释黑天鹅的芭蕾片段时,妮娜风姿卓越、热情洋溢,其舞蹈动作多姿多彩,舞蹈技术不断变化,运用复杂的技巧让人们看到黑天鹅的张扬与妖艳。“足尖”变化是芭蕾舞特有的表现形式,其成为诠释女主角心灵受到折磨和扭曲的重要方式。[2]

《黑天鹅》由一位演员分饰两个具有极强反差的人物,运用舞蹈艺术魅力和肢体语言衬托、渲染剧情。凭借舞蹈语言一个人体现出黑天鹅的阴险邪恶和白天鹅的纯真善良。这时芭蕾舞体系中各种舞蹈语汇逐步成为特别优秀的媒介,让广大欣赏者切身感觉到角色灵魂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她对于成功的强烈渴望。在电影中妮娜主演的位置时刻受到莉莉的威胁,她身上散发出诱惑、危险的气息,此气息与黑天鹅具有共通之处。莉莉不追求舞蹈动作标准,而是以随意的游戏心态来对待舞蹈,此态度是由她的性格所决定。这与纯真、严谨的妮娜形成鲜明的对比。妮娜经常将在表演黑天鹅时处理的方式和莉莉的处理方式相比较。电影开始时妮娜试图模仿从不做作的莉莉,后来妮娜内心深处的阴暗元素不断被刺激和挖掘,她对莉莉抱有嫉妒和恐惧的感觉。最后,妮娜以终于战胜自己,成功演绎经典。电影的故事内容和芭蕾舞的舞蹈语言完善的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语言全面的推动电影剧情的发展,电影获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为展示舞蹈魅力提供表现平台。两方面相互辅助、相互影响,进而体现出缺一不可的美感和艺术价值。[3]

二、电影《黑天鹅》中对舞蹈的选择

叙事是电影的重要环节,在人们的观念中舞蹈善于抒情,而难以叙事。舞蹈电影中借助镜头将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呈现主题和推进剧情。但不能盲目、随意地选择舞蹈片段,既要表现出舞蹈进行的时态,也要推动故事的发展。所以舞蹈电影要具有倾向性的选择舞段。

电影《黑天鹅》以练习到公演《天鹅湖》这个芭蕾舞剧的过程为主要叙事线索。电影中安排的舞段既体现出自身的魅力,也能够促进剧情发展,并展示出预示和象征的作用。《黑天鹅》以芭蕾舞作为开幕:王子打猎偶遇公主奥杰塔,后来公主被魔王施下恶毒的咒语,白天她是天鹅,而晚上则是美丽的公主。只有遇到真正爱她的男人,此魔咒才会被解除。当电影为天鹅命运设下伏笔后,电影镜头切换到舞蹈演员训练画面中。《黑天鹅》电影中选择《天鹅湖》舞蹈片段,其作用在于:首先可以提高观众对电影的兴趣和喜欢程度,在情感与视觉上引起观众的共鸣。其次能够让观众体会和享受到电影中和实际中芭蕾舞的差异性,提高对比的快乐。《黑天鹅》中引用舞蹈片段具有两个明显的倾向。

(一)舞蹈具有经典性

因为此片讲述了舞蹈演员妮娜挑战同时扮演黑天鹅与白天鹅两个人物的过程,她面对压力、突破心理障碍,终于走向自己艺术的巅峰的故事。所以电影《黑天鹅》中多次出现黑天鹅、白天鹅变奏的芭蕾舞舞段。电影特别对黑天鹅在家里和舞台上练习32个挥鞭转的镜头进行特写,表现出妮娜在舞蹈技术上的刻苦练习和精益求精。由于黑天鹅变奏能够体现出舞者的表现力及功力,也是妮娜在表现黑天鹅时难以有所突破的部分。所以运用同一种舞蹈在不同阶段的表演来体现妮娜逐步完善与成熟的过程。妮娜最终凭借自己对舞蹈释放与控制的把握而超越自己,让黑天鹅与白天鹅两个个体融合在一起。电影编导选择观众特别熟悉的舞蹈片段,让他们品味演出时和镜头下相同舞段的不同之处,进而赋予其更多的意味。[4]

(二)舞蹈具有象征性

芭蕾舞《天鹅湖》中魔王为了淹死王子,运用魔法的力量掀起狂风大浪。而白天鹅为了救王子而跳入湖中。电影中妮娜在排练中从高台上跳下的动作还不够决绝,能够看出她心中的犹豫。此舞蹈片段具有象征意义,妮娜由于没有全面认识到黑天鹅角色内涵,所以表现得比较犹豫,进而难以体会白天鹅的心情。当影片结尾时,妮娜正式演出芭蕾舞《天鹅湖》,她在演出和练习中的状态是她心灵蜕变的过程,她完美的纵身一跃,实现了舞者与舞蹈统一。此一跳不但意味着白天鹅的生命走到尽头,也代表着舞者自己生命的终结。

三、电影《黑天鹅》中舞蹈对突出主题的作用

(一)强化舞蹈题材电影的特点

以舞蹈为表现形式的电影作品,要以舞蹈的特点来诠释主题并推剧情。在《中央舞台》《黑天鹅》等以排练舞蹈剧为故事线索的电影中,基本运用故事情节是选择舞剧演员、排练过程遇到困难,最后以自己的意志力和领悟力突破自己,获得艺术上的飞跃与成功的模式。电影在关注舞者人生、舞蹈训练时,也向观众表现出舞者辉煌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黑天鹅》电影中,编剧、导演以芭蕾舞《天鹅湖》的筹备演出为线索,运用女主角妮娜双重性来体现了人性中善与恶的两面性。导演安排一个演员饰演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以性格各异的角色、特点鲜明的舞蹈为前提,塑造出双重角色进而具有的双重格。运用角色和舞蹈之间的对比表示出舞台就是人生的主题和哲理。

(二)以舞蹈形式体现人物性格变化

设置舞蹈形象能够体现出女主角妮娜情感与性格的变化。而舞蹈形象出现的转变能够展示出人物性格方面的扭转和渐变,在电影《黑天鹅》上有特别明显的表现。妮娜在扮演白天鹅时,其性格开朗、活泼、较为阳光,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可以坦然面对领舞的位置,并积极开展正面努力。当妮娜扮演黑天鹅时,她的性格也出现明显转变,偏重于黑暗与阴沉,从原来正面努力和客观看待事物变成消极地遐想他人,企图以消灭他人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电影中,当妮娜难以排遣心中的压力时,就会产生同性恋角色在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遐想,然而较为戏剧化的情况是,同性恋者身边会出现一双特别明显的黑色翅膀,也说明实际生活给了妮娜如黑天鹅般的思想,并在她的脑海中根深蒂固,难以简单、轻松地将其去掉。她想卸掉压力,黑天鹅的形象会明显让妮娜内心更加矛盾,甚至处于崩溃的边缘。

在电影的中后部,特别是妮娜着重演绎黑天鹅角色过程中,电影系统结构已经向黑天鹅的形象偏斜,而妮娜在黑天鹅的理念中逐步走向深渊。黑天鹅所持有的极端手段和邪恶思想,对妮娜的动机选择及行为处事的方法都具有较深的影响。电影的最后妮娜运用想象将莉莉打败以实现完美的表现和自己的超脱,而黑天鹅形象所导致的消极和负面性格却在妮娜精神上明显体现出来,让妮娜在电影后半部的性格与前半部有明显差异,成为此电影中最重要的亮点,同时也深刻的表达了电影的主题。

(三)以舞蹈形式改变叙事节奏

单一叙事节奏会让欣赏者难以体会到剧情的变化。在以舞蹈为载体的电影中恰当地运用舞蹈可以对叙事节奏进行调整。电影与舞台上的舞段具有较强的差异性,由于银幕上的舞段,是导演以自己的内涵与领悟为重点而选择的,观众缺乏自主性。所以导演以镜头记录故事,控制叙事结构。让观众在欣赏舞蹈时认识到导演的设计意图,让舞蹈为电影主题提供完善的服务。如妮娜在残酷的竞争中被选拔出来,在他第一次排舞时,导演让她跳王子打猎与白天鹅相遇的舞蹈片段。编导对双人舞环节是否能碰撞出爱情和迸发出激情心存疑惑,而仅仅通过表演和台词对妮娜进行批评,观众是难以全面感受到的。所以在叙事时,运用舞蹈来调整节奏,让观众获得思想的空间和时间,让叙事风格更加平和、自然,进而更好的表现电影主题。

(四)以舞蹈激发美感体验

在变化舞蹈形象与动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个非常巧妙的艺术效果,就是对观众的美感体验予以激发。[5]此效果可以全面推动电影的主题的表现和情节的发展。美感体验就是欣赏者在观看过程中通过舞蹈与故事而作出的精神体验和审美判断。在《黑天鹅》中,通过黑天鹅与白天鹅两个不同的形象和舞蹈动作,让观众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无论是对于白天鹅般的阳光、善良的体验还是黑天鹅妖媚、诱惑的体验,都是别具一格的体验,只是其结构、内容不同。电影导演通过设置舞蹈形象和选择舞蹈动作,让观众在两种角色的交替中,不断提升审美体验。

当欢快的音乐节奏、轻盈的舞蹈动作给人以健康、向上、愉悦的精神享受;而紧张的音乐和多变的舞蹈动作则给人以魅惑、负面、黑暗的精神体验。两种节奏和体验交替而来,就会推动电影情节的不断发展。另外,黑天鹅与白天鹅在舞蹈动作与舞蹈形象的体验、设置及不断的转换,既可以提高电影审美欣赏的辩证性思维,也可以让观众主动的推测和设想下一环节会发生的剧情,黑白天鹅的两种形象对提高观众审美体验和表现主题具有关键性的串联作用。

结语

舞蹈的表现力特别强,是无声的语言,可以让人拥有愉悦的心情,最重要的是舞者运用肢体语言来营造美的感觉,因此观众在观看舞蹈时能体会到舞蹈带来的快乐,并和舞者在心灵上产生强烈的共鸣。《黑天鹅》的宗旨是体现舞蹈演员在推动艺术发展过程中付出的辛苦,舞台上生动的演出和曼妙的姿态是工作状态,而台下却要付出很多挫折。电影通过舞蹈表演来表达情感,不管是神情和动作,都体现出舞蹈精髓,增强电影画面感和流畅性,进而对全面表达出电影的主题思想。本文分析舞蹈运用在电影中体现出经典性和象征性特点,通过对强化舞蹈题材特点、体现人物性格变化、改变叙事节奏、激发美感体验等方面的分析,认识到《黑天鹅》电影中,舞蹈在表现主题时发挥重要作用,以及为提高电影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做出的贡献。

[1]田甜.析影片《黑天鹅》的舞蹈特色[J].电影文学,2011(16):139-140.

[2]帅彬彬.浅谈《黑天鹅》对舞蹈电影的意义[J].电影文学,2012(5):151-152.

[3]高原英.试论影片《黑天鹅》中的舞蹈表演特色[J].电影文学,2012(14):137-138.

[4]林芷伊.管窥电影中的舞蹈艺术[J].电影文学,2013(5):147-148.

[5]何柳.《黑天鹅》:足尖上的双面人生[J].电影文学,2014(24):146-147.

猜你喜欢

妮娜白天鹅黑天鹅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on thermal relaxation of exchange bias field in CoFe/Cu/CoFe/IrMn spin valve∗
黑天鹅格里布
除了“黑天鹅”“灰犀牛”别忽视了“大白象”
“灰犀牛”“黑天鹅”
我的白天鹅
我的白天鹅
直视“黑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