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动画电影《士兵非多特的故事》中传统与当代的文化融合

2015-11-25

电影评介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诗体沙皇俄罗斯

韩 竞

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文化经济等众多领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经历了多方变革后,俄罗斯动画电影开始走出低谷得以重生。面对强势的美国娱乐动画的冲击,俄罗斯动画并未迷失自己,而是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在坚守和继承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融入当代文化审美元素,完成从传统文化的阵地坚守到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交相融合和交相映照的历史转型。2008年上映的俄罗斯动画电影《士兵非多特的故事》(以下简称为《士》)(The Tale of Soldier Fedot)正是成功转型的代表之作,是俄罗斯动画开始迈向其复兴之路的一面旗帜。

该片改编自俄罗斯传统的诗体民间童话故事《好兵射手非多特》,影片从角色造型、场景设计、角色对白到剧情叙事,无不体现出主创者的独具匠心。该片故事内涵丰富,视觉表现形式独特,民族风情浓郁,强烈凸显出俄罗斯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乐观坚毅的民族精神。影片在民族文化的视觉节奏中同时注入当代文化符号,并折射出当代社会文化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

本文从影片凸显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作如下分析。

一、叙事文本:传统文学性诗体对白

由于《士》片是由俄罗斯诗体民间童话故事改编,全片保留了最具俄罗斯民族文学性的诗体对白,强烈凸显了俄罗斯民族本土文化符号,让影片得以放大俄罗斯民间文学的优美及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对于朗朗上口的俄罗斯诗体语言我们并不会感到陌生,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曾经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散文小说,而他的童话诗体作品《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众所周知,诗的创作一般要求押韵,对仗和符合起、承、转、合的基本要求,是有节奏有韵律的文学艺术。“各种押韵方式,在俄罗斯诗语言中,都具有加强诗歌语调节奏和音响,并使诗歌音响富有变化的功能。”[1]影片中的对白押韵、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朗朗上口,充分体现了俄罗斯诗体语言的语言美、格律美、音乐美。如影片中士兵非多特按照沙皇的指令给他带来了一头鹿角会发光的黄金鹿,并说了如下对白:

动画电影《士兵非多特的故事》海报

你是否预订了一头鹿

就在那里 美丽的让人想哭

鹿的双角 按你的期望

金灿灿的闪闪发亮

它的明亮好比阳光

您的夜晚不再需要灯光

以上对白,每行都有韵脚,前三行压字母“u”韵,后三行压“ang”韵,再如影片中将军去找旧相好巫婆帮他出谋划策借此为难非多特桥段时,当巫婆看见将军愁眉苦脸的表情说了这样的对白:

你鼻子上的粉刺告诉我

你现在着急又上火

不要小看这些征兆

它是你精神健康的写照

同样,可以从以上前两句诗行找出句尾韵脚“o”音,后两句诗行找出句尾韵脚“ao”音。此类朗朗上口的诗体对白贯穿全片,这些韵脚的重复加之每行诗体字节不同所产生的节奏,打造出全片富于优美、和谐的音韵美感,给观者带来了极大的听觉享受。该片极富韵律感的诗体对白的文化特色不仅弘扬了俄罗斯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开发了民族语言的丰富宝藏,而且传递出深厚的俄罗斯本土文学的艺术审美特征。

二、造型元素:传统文化的装饰性视觉符号

作为一部动画电影,《士》片中的造型元素均做了很强的传统装饰化和夸张化处理,分别表现在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和色彩设计上。主创者从影片喜剧基调及角色的性格特征出发,对人物角色进行概括的几何化处理,不仅使得动画角色外在形象特点鲜明,也使角色的内在性格呼之欲出。同时角色造型的服饰也对角色性格起到强有力的烘托。如主人公非多特留着中分头,嘴唇上留着胡须,头上带的一顶传统呢帽,身穿红色带有传统绣花的对襟长袍,腰间系着腰带,从头到脚的装饰都是典型的俄罗斯民间传统男子的服饰。在点明角色的身份特征同时,也体现了非多特忠实、勇敢、坚毅、乐观的内在性格。此外,士兵非多特的妻子玛乌丝雅既是白鸽的人形化身也是全片真善美的化身,其造型为梳着俄罗斯传统女子的两个粗大的长发辫,但发辫不是常规垂下,而是让它呈现夸张的飞起状,以此增强造型的夸张性和装饰性。头戴传统的盾环头饰,身穿白色带蓝绣花的高腰长裙,既显得圣洁高贵,又不失清新雅致,俄罗斯传统女子服饰着装特点显露无遗。二者服饰特点集中体现出俄罗斯传统民族服装之美和装饰之美。

除了角色身着俄罗斯传统服饰外,影片中出现的所有场景,如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的沙皇宫殿的内部、传统民居及森林小屋室外场景,也均采用极强的传统装饰风格绘制,全片的色彩采用浓郁的红色主基调,饱和度高的红色系列的铺设下配以绿色和黄紫色系做对比,不仅奠定了影片喜剧基调,且烘托出影片极强的俄罗斯装饰性民间色彩,增强了影片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典型性的和独特性。

《士》片中多次出现了俄罗斯传统的三角琴和手风琴,它们既是俄罗斯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乐器(表现出俄罗斯民族是个热爱音乐的民族),也是推动影片叙事,表达角色性格的不可缺少的本土传统民族文化的视觉符号道具。如影片中,当非多特离家远行在外,非多特的妻子弹奏传统三角琴来抒发自己对丈夫远行的担忧和思念。而非多特奉沙皇指令离家远行去寻找世界上“无须有”时,只带了一部自己心爱的破旧手风琴,就踏上了长路漫漫的寻找旅程,此举表现出作为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的俄罗斯人民在生活中可以物质贫乏,但不能精神没有音乐。同时也表现出非多特勇敢、乐观的性格特征。当邪恶的沙皇大臣等人最终遭受人民对他们的应有惩罚——放逐坐桶漂流时,非多特把自己的手风琴给了他们,并说,“带上我的手风琴,这样你们就不会变成野人。对不起,这手风琴有点漏风,无论怎样都不会出声,但是你们仍然需要它,作为文明文化的象征”。此句台词充分表达出俄罗斯人即使失去了尊严、一无所有,也不能失去自己的精神支柱,不能失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信仰。这无疑是创作者再一次对本土文化符号做的视觉强化,同时又将俄罗斯人民乐观豁达、不畏强权、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幸福的民族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并充分表达出俄罗斯人民对音乐和生活的无限热爱。

三、搞笑式无厘头细节设置:当代文化符号的混搭

虽然《士》片改编于传统民间童话题材,但是主创者们为了顺应时代审美变化,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了当代文化元素符号,在影片中设置了多处传统与当代时空交融的场景。如影片表现非多特接到沙皇的电话命令,让他进皇宫接受任务时的桥段,镜头里出现的是家中壁挂的木质电话,当非多特急急忙忙准备从家中走出,镜头由室内一下拉到室外的大远景,高耸的建筑外的蓝天上飞行穿梭着各种机械化飞艇,私人飞机及带着巨型广告的载人的蒸汽飞艇,当镜头向下摇移到地面上则是人们乘坐的原始马车,还有一种载人的类似蒸汽式的公共交通工具,这些穿越时空的道具集体上演在影片中时,观众立刻被这种时光穿越剧所吸引。诸如此类比比皆是,如片中的将军从女巫家回来的路上,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无线电话就可以和皇宫里的沙皇进行通话;非多特家里出现的现代款式的电冰箱;还有女巫和士兵妻子玛乌丝雅一边做家务一边看呈现在白色瓷盘里的真人视频电视。这些道具不合常理的出现造成的时空反差,没有让观众感到违反常规或不自然,恰恰让观众获得十足的喜剧幽默感。这种怪诞和魔幻剧情设计,打破了当代社会的真实性,造成虚实时空的交错,也恰恰反映了作为观众的现代都市人在当下社会中的一种生活状态。

影片中有个桥段是表现一名体型硕大的非洲使节外形是一个大猩猩,最后飞跳到远处的大楼,作捶胸动作,并抓住空中飞来的飞机。该镜头让观众看了会心一笑,这是借用了美国电影《金刚》的经典桥段,熟悉的一幕用动画形式在适当的场景中自然地表现出来,极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这种无厘头的流行文化元素恰到好处的植入,使得该片增强了对当代娱乐文化的讽刺喜剧效果,无疑使此片和观众拉近了距离。另外在影片镜头中出现将军偷拍非多特的妻子玛乌丝雅的照片,竟然是玛乌丝雅身着三点内衣的丰乳蜂腰、婀娜体态的画面,俨然是一位当代十足性感的时尚达人。再如影片中巫婆见老情人将军脸色苍白时,便顺手从旁边的树枝上掀起一块树皮并告知将军:“这是山杨,这可是好东西,无一害而有百利,这是大自然的恩赐,绝对没有任何添加剂。”观众看到这句话台词则会会心一笑,当今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对纯天然的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商品则成了人们的奢求。此外影片中反复出现巫婆和玛乌丝雅用盘子看真人足球新闻视频电视镜头及公主脸上贴的美容黄瓜片,这些无厘头搞笑幽默元素与传统文化元素的自然流畅的混搭,实质是对当代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反讽,易对当代观众产生很强的心理共鸣。

四、时空转换:当代文化时空观的映射

《士》片在表达段落衔接和时空转场上处理得非常独到,简洁且自然流畅。似乎映射出当代文化中的时空观,即当代社会人们对时间和空间快速转换的适应性和期待感。如影片开场中士兵非多特遵从沙皇指令去打猎,举瞄着枪从皇宫内门走出来,但场景瞬间由皇宫内景随即变为茂密森林外景。影片在这里做了动作不变,地点空间则进行快速转换的转场处理,顺利引出影片中下一个空间叙事段落。又如士兵非多特在皇宫再次接到沙皇让他寻找一头带黄金角鹿的命令时,对待这个不能完成的任务,镜头给予非多特的一脸的愕然表情的脸部特写,当他带着此表情向前走了几下,当特写镜头拉出成全景镜头时,背后的场景已然变换成了非多特的家中,表明非多特带着一路愕然表情回到了自己家中,这种让观众看似顺利成章,但却将时间进行压缩的高度艺术化的夸张处理,不仅是电影常使用的艺术手段,而且也反映了当代人们追求时间的快节奏的表现。再如影片中前一个镜头将军还在巫婆的森林小屋的外景中俯首倾听巫婆的用魔法获得的诡计,紧接着身体一转,将军已然在皇宫里向沙皇俯首告知巫婆的诡计。从森林外景迅疾变成沙皇皇宫的时空处理,此处即是对影片叙事进行的镜头有效衔接,又是对将军在获得诡计后为讨好沙皇的迫不及待心情的喜剧嘲讽。在影片最后一个情节设置中,非多特独自划着小船在去美国的大海里进行日日夜夜的航行,此时太阳和月亮反复交替的快速起落多次,以此来表示日夜时间的流逝。此手法的处理具有强烈的时空感和节奏感,与中国经典动画片《三个和尚》中用太阳反复升落来表示时间转换的做法如出一辙。

这种诸如此类的快速时空转换手法在影片中运用的比比皆是,但此举并没有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反而赋予影片的独特时空转换的视觉剪辑风格,同时也顺应了当代人们在高速发达的科技社会里对待时间和空间被高度压缩的认同理念和对未来时空高速转换的期待感。

从以上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影片《士》中,俄罗斯动画人既没有否定传统,也没有闭守传统,而是在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基础上,纳入当代文化元素,将传统民族文化与当代的大众文化进行完美融合并成功进行转型。这部俄罗斯动画看似是娱乐当代大众的喜剧电影,但却讽古喻今,针砭时弊,实则影片依然保持着俄罗斯动画家们对当代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性和深邃的思考性。不能因为影片融入了当代娱乐文化元素而只认同其娱乐性,却忽视对当代娱乐文化元素背后的批判性的思考。

[1]顾蕴璞.诗国寻美:俄罗斯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

猜你喜欢

诗体沙皇俄罗斯
谢甫琴科见沙皇
刘半农翻译中的陌生化翻译策略
另辟蹊径
试谈诗体分类被忽视的新体诗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兼剂”与“正变”——明人论诗体互动
欲盖弥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