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呼啸山庄》的意象与叙事研究
2015-11-25韩菁范然
韩 菁 范 然
《呼啸山庄》是艾米丽·勃朗特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而这部仅有的作品足以使其成为经典,自小说问世开始,就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可谓百年不休,而影片《呼啸山庄》是根据艾米丽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其截取了小说的一部分,通过突出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恨纠缠,使得影片主题得到充分的展现。在《呼啸山庄》电影中,女主人公凯瑟琳虽然用生命爱着希刺克厉夫,但是为了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凯瑟琳最终选择嫁给了稍有势力的画眉山庄的主任。凯瑟琳对于婚情的选择,直接造成了希刺克厉夫的出走,这一切均是因为男主人公的身份过于贫贱,一个无名的马夫并没有收获爱情,就是这样跌宕起伏的情景发展,才使得最终灵魂的皈依是多么难得。导演威廉特地重新编排故事情节,在运用多种电影技巧、利用各种各样悬念的基础上,展现了与小说不一样的意象与叙事风格,增添了电影情绪,吊足了观众胃口,使得影片自身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凸显。
电影《呼啸山庄》剧照
一、《呼啸山庄》中的意象解读
影片《呼啸山庄》虽然鲜为人知,年代也比较久远,但这丝毫不影响电影本身的精彩,也无法忽视其对世界电影发展的推动作用。1939年,影片《呼啸山庄》面世,其是由导演威廉·怀勒所创作的,虽然是黑白的有声电影,但是却不影响艺术的表现。导演通过将自己对名著的理解与敬意融入到影片之中,使得人与人间的珍贵情感得到了充分积淀。虽然影片《呼啸山庄》向观众展现了一个令人无法忘怀的爱情故事,但是整部影片的时长却只有104分钟,活动背景也仅限于荒原、呼啸山庄、画眉山庄三个,通过对其进行解读,不难发现,荒原正是人类灵魂的家园,代表着本我、自然;呼啸山庄则代表本我受到压抑的现实世界,体现着自然与理性的持续斗争;而画眉山庄则代表着人类的追求与理想,象征着理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首先,荒原在影片中意味着主人公的灵魂家园,其既神秘阴沉,同时又充盈着灵性与自由。在荒原这个主要意象中,不仅有低沉阴郁的天空,还有潺潺流淌的小溪以及漫山遍野黑黝黝的石楠。这是一个充满野性与粗劣的世界本源,展现着纯自然的本我境界。在这样空旷、寂寥的背景中,影片的主人公能够不受世俗的约束,纵情狂奔,天性的好坏都可以流畅、自然地展现,毫无矫揉造作,两个自由的灵魂就这样交融在一起。希刺克厉夫从开始就知道他与凯瑟琳的交往会令天堂所不齿,只有充满野性的荒原才能够成为他们真正的灵魂归宿,而凯瑟琳在历经沧桑以及痛苦挣扎后,也将灵魂归入了荒原。
其次,影片中故事情节展现的主要舞台是呼啸山庄。呼啸作为一个具有深长意味的形容词,表面上象征着主人公生活的地方经常受到风暴天气的骚动。但是实际上,其突出的更是影片高潮中的物是人非。在呼啸山庄里,希刺克厉夫被恩萧先生带回家并进入现实的世界。在这里,他与凯瑟琳经历了相识、相恋但又分离的苦痛,他的自我与超我,自然与理性开始进入到无休止争斗之中。在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不仅拥有了恩萧先生慈父般的疼爱,也遭遇了辛德雷恶魔般的折磨。但是发生的一切并没有将其磨练成文明的精品,而且同样也未将其打磨成文明的垃圾,他的本我依然强盛,即使用武力、用爱也无法改变它。同样地,在呼啸山庄中,凯瑟琳却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她逐渐从一个又坏又野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安稳、虚荣的女性。在凯瑟琳的身上,超我似乎战胜了本我,她开始远离荒原,远离了与她灵魂相契的希刺克厉夫,开始向文明世界——画眉山庄迈进。
最后,画眉山庄作为主人公理想世界的意向,是一个与呼啸山庄成为鲜明对照的存在。影片中利用场景特写,将画眉山庄中快乐、温暖的情境展现在观众面前。无论是地板上猩红色的地毯,还是镶着金边的纯白天花板,均给观众一种和煦温暖的感觉,在这里,世界开始变得和谐、友爱。同样地,生活在画眉山庄的人物也是那样地温文尔雅,但是却缺乏灵性与活力。画眉山庄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使本我自然、完全地皈依超我。影片对于画眉山庄的镜头并没有呼啸山庄那样丰腴深刻,仿佛它的存在只是主人公们模糊而又美好的期望。
人类不能失去文明,但是也不能以丧失本我为代价。在文明的世界中,可能我们会离内心的本我越来越远,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心灵深处的本性忘却。影片导演利用场景的切换、特写,向世界呼吁了本我的回归,使得每一个看过影片的观众都能感受到影片的情感魅力,将内心对自由的追求加以释放。
二、《呼啸山庄》的叙事策略
《呼啸山庄》以两户人家两代家史为背景展开的故事,其讲述了一个复仇与爱情交融的离奇故事。在19世纪的英国有一个叫做希刺克厉夫的吉普赛男孩被恩萧先生带到呼啸山庄,他在进入到这个改变自身命运的地方后,虽然备受欺辱,但是却与主人的女儿凯瑟琳坠入爱河,享受到了灵魂契合的快感。但是如此美好的时间并不长久,因为凯瑟琳想要过上更为优裕的生活,所以她选择了与邻居艾德加结合。希刺克厉夫得知真相后,开始怨恨生活、社会,误认为是无情的世界将自己拥有的一切夺去,由于呼啸山庄不再有立足之处,他选择悄然离去。多年后,希刺克厉夫选择回来并买下呼啸山庄,但由于物是人非,一系列的悲剧开始上演,报复的行为不仅没有让希刺克厉夫得到预想中的快感,同时也使得两个山庄遭遇万劫不复。当凯瑟琳在希刺克厉夫怀中死去之后,他们之间所围绕的爱恨纠缠也渐渐消失了,希刺克厉夫也在愧疚与思念中逝去,得到了解脱。电影将“忘却仇恨,珍惜真爱”的主题进行了完美诠释,使得每一个看过影片的观众均得到了心灵的撞击。为了能够将这跨越几十年的爱恨情仇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导演颇费了一番思量。所以,研究影片《呼啸山庄》的叙事策略,不仅能够从艺术效果发现影片的价值所在,同样也能够了解导演的苦心孤诣,更好地体会影片情感。
(一)具有丰满独特的人物
由于《呼啸山庄》小说已经具备了固定的叙事结构,要想脱离小说塑造的固有模式,给人以新鲜感觉,这颇需要费一番心力。导演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爱的主题,他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精简浓缩。在开头设置为洛克造访呼啸山庄,利用倒叙的方式使得影片中的矛盾更为突出,情节更为紧凑。其实,无论哪部电影,导演均会在着重考量叙事风格,在影片《呼啸山庄》中,导演着重塑造人物性格特点,力争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具有立体、感人的特色。而塑造人物,不仅需要渲染外部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同样还与电影的叙事特点息息相关。影片《呼啸山庄》中不仅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均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各个配角塑造得也十分精彩,使原著精髓得到了很好展现。由于希刺克厉夫遭遇较多,性格较为复杂,所以在电影叙事中,导演刻意突出了该点,他设置为希刺克厉夫提前知道所爱之人嫁人的消息,并为之后情节的铺陈奠定了基础。
(二)具有深刻的主题
明确的主题是创造好电影的重要因素,电影中的人物、事件均将围绕主题有序发展。在影片《呼啸山庄》中,导演在开头就已经告诉了观众主人公的命运如何,而在之后的时间内主要是将事情的始末娓娓道来。在这样的叙事风格中,电影的主题也逐渐露出水面,唯有爱才是人间永恒。虽然在《呼啸山庄》电影中有着较为繁多的分散主题,但是其均是为电影的大主题所服务,展现着“爱情”这一主题的魅力。为了能够更好地彰显这一主题,导演特意将影片重点放在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三代的爱恨纠葛纠,为影片《呼啸山庄》添加了一抹浪漫色彩。
(三)具有合理流畅的结构
不仅是主题,还有电影的结构也十分重要。电影能不能将故事情节有序展开,直接决定了电影能不能受到观众的欢迎。流畅的电影结构,合理的故事情节,能够让观众更好地接受。但如果引用司空见惯的叙事模式,也会因为新意的缺乏,不能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而清晰、富有新意的叙事结构恰好能避免该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使观众固有的观影思维被打破,同时也能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强烈的归宿感与满足感。影片《呼啸山庄》较多使用景深镜头,使不同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电影中每条线索环环紧扣,故事情节更是被刻画得流畅明确。在影片中,导演用镜头表达出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在以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故事为主体的基础上创造了引人入胜的电影情节。
(四)具有贴切强烈的画面感
好的电影总是会有几个画面让观众难以忘怀,观众在看到这些场景时,将会自然想起影片情节,所以作为影片叙事风格的重要手段,电影画面在渲染影片情感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呼啸山庄》这部小说早已家喻户晓,小说中的经典桥段也为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导演如果想要在有限画面中表达上百字的情景,就需要导演利用突出连贯的影片画面为观众塑造鲜明的形象。在影片《呼啸山庄》中,无论是风雨交加的夜晚,还是声势浩大的电闪雷鸣,都烘托了哀怨凄楚的氛围,使影片的主体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呼啸山庄》小说中还出现很多恐怖阴森的片段,导演特意将这些恐怖场景进行展现。除此以外,导演还添加了许多温情、浪漫的画面,使观看影片的观众深切感受到主人公心境的变化,理解“爱”这一深刻的词眼。
电影《呼啸山庄》剧照
结语
总而言之,影片《呼啸山庄》的不凡毋庸置疑,其突破了小说的约束,在黑白电影时期彰显了艺术魅力,使观众重新领略到作品本身的神秘气息,在每次观看时都能牵引观众的心,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导演创造的神秘气氛中,为主人公的命运深深担忧。导演威廉早已看透了呼啸山庄时代的爱情与陨落。凯瑟琳至死都不能原谅自己过往的愚,希刺克厉夫至死都未能原谅自己的疯狂报复,遗憾同样彰显着爱的深刻。研究影片《呼啸山庄》的意象以及叙事风格,能够从作品本身发现电影的内在魅力,在悲怆且浪漫的基调中体会希刺克厉利夫对凯瑟琳深沉的爱,使观众在产生情感共鸣中体会到更多的人文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