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资源建设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2015-11-24李新林陈晖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5年6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微课

李新林+++陈晖

摘 要:微课的出现,掀起了微课建设热,产生了不同的微课资源建设模式。本文通过跟踪当前典型的微课资源建设案例,尝试建立分析框架,在重点对比微课资源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国内区域微课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微课;微课资源建设;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1-0053-04

一、研究背景

可汗学院成功应用微视频进行教学的案例,引发了国内对微课本土化的热潮,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微课概念、制作、评价等进行了探讨,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和个人在实践领域推动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人们希望通过微课程这一新的资源形态推进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1.微课资源的新形态

从文献资料看,当前微课有十几种定义,这些定义的内涵与侧重点各有不同,但从资源建设角度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给出的定义有一定代表性:“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1]相关资源一般包含微设计、微课件、微反思、微练习、微点评。这个定义强调微课的资源构成及微课的制作途径,涉及教学过程。[2]微课资源与原有资源相比呈现出以下新形态:一是短而精,微课以一个知识点、重难点问题等为单元开展教学,时长只有数分钟,便于传输,符合时代特点,同时,它内容简明精炼,针对性强,着力在较短时间内解决教学问题。二是聚合性。每个微课主题明确,由多种资源素材组合,素材之间互相补充,便于使用者从不同侧面了解学习过程,参与教学研究。三是生成性。相关资源是结构化,每一素材部件可替换,易优化。四是低门槛。视频长度短,拍摄形式多样化,拍摄方式有专用视音频器材拍摄,录屏软件、手机拍摄等,这有助于推动教师参与微课建设。

2.微课资源建设的挑战

微课作为原有教育数字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资源,它具有更丰富的资源属性,但在推进建设时也承载着更加繁重的任务,它既需要解决多年来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又要面对新形态产生的挑战。

(1)数量增加与利用率问题。微课热必将形成更加庞大资源数量,但是资源总量增加不等于质量和利用率提高。避免出现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资源需求困境,仍然是微课建设中要面临的问题。[3]有效进行质量控制,帮助师生甄别和发现有用、好用微课,应予以研究。

(2)碎片化与过度碎片化。微课以“点”为组织单位,粒度小、灵活,但在追求“微”的同时,容易产生资源离散性、系统性差的问题。从学科课程资源建设的角度看,单个微课对应一个点呈现独立性,微课间对应知识网络呈现系统性、耦合度,更能体现学科资源的价值,增加资源的黏度。但是当前国内微课建设多以征集为主,容易产生微课资源的过度碎片化问题。

(3)实践推进加快与理论研究滞后。目前国内的各种微课评比掀起了“微课热”,教师参与积极性高,微课在实践领域发展很快,但是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如建设模式、应用模式、开发设计、评价等领域都需要更加系统化的理论支撑。

二、典型微课资源建设案例

为了研究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理清发展思路,本文选择当前微课资源建设中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跟踪和分析。

1.可汗学院

Khan在为外甥女补课时,尝试性地将补课微视频放在YouTube上,视频受到了网友们的关注,后来他按学科逐步形成微视频系列。这些视频系列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学科内核进行重构,资源短小精悍、小步调,符合学生需求,资源间呈现整体性。随着学科资源体系的完善,资源受到了网友的不断追捧,网友的评价激励推动可汗继续完成了更多的教育免费课程,2007年,可汗成立了非营利性的“可汗学院”网站,网站具有视频讲解、问题解答、在线练习、自我评估及进度跟踪等功能。

2.佛山微课

针对资源数量庞大与有用资源匮乏、在线课例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微时代,佛山市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2011年4月,佛山教育局向全市教师首次征集“微课”作品,收到“微课”作品1700份,2012、2013年又连续举办了两届微课作品征集和应用大赛,作品超过5000份,点击率高达5万人次。微课作品从完整视频课切片发展到重新摄制微课视频,平台功能由作品上传、展示,发展到可评价,最后又增加了在线听评课功能。微课资源评价方式以专家评审为主,活动组织者主要是教育技术工作者。

3.江西微课网

江西微课网采取省级教育行政推动,通过评比征集开展微课资源建设。由江西省教育厅发文,委托江西省师范大学组织开展优秀微课征集评比活动,活动组织者主要是教研、培训人员,通过活动提高了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资源共建共享,现有微课资源两万多条。作品主要有单个微课或系列微课两类。系列微课由一组具有关联的单个微视频组成。为了提高微课质量和使用率,主办方提供了微课模板,对学科、年段、类型、适用对象、内容组成做出了规定。微课资源有的是微视频,有的由微视频、微课件、微反思组成。

4.微课网

微课网由北京微课创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以赢利为目的,是国内最新版网络学校,各学科形成完整微课系列,每个微课对应细分知识点,微课定位学生日常性自主学习,主讲教师队伍由名师组成,现主要是北京中小学校的部分名师,微课程包微视频、微课件、测试、互动等。名师按学科、年段构成课程组,深入研究课程,细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他们的微课直接针对学生问题,实用性较强。

三、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框架

框架是一个基本概念上的结构用于解决或者处理复杂的问题。[4]框架是由核心要素和要素间的关系组成。参考区域资源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有关微课建设的发展情况,本文尝试建立了对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框架,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从不同种微课建设中归纳出五个要素:运营方式、建设主体、动力机制、质量控制、微课资源。运营方式主要是指微课资源建设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这里的建设主体即微课资源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机构或人员,存在着多样化的现象,大到机构,小到管理者、技术人员、教研人员、学科内容生产者、质量评估专家等。动力机制是对系统协调运转的构件及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隐喻,是系统赖以运转的最基础的机制之一。一个良性的动力机制将有助于系统的可持续运行。[5]质量控制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6]也就是为保证微课质量所必需的系统性的质量管理活动,活动一般可以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制作、评审或评价、反馈等,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质量。对于微课资源,这里着重从形式、资源内容和应用主体三个属性进行比较分析。运营方式影响和制约着其它要素,运营方式不同,质量控制的侧重点不同,建设主体也有差异。一定运营方式下,质量控制、建设主体和动力机制,共同作用于微课资源。

四、典型微课资源建设的对比分析

基于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框架,从运营方式、建设主体、动力机制、质量控制和微课资源五个方面对典型的微课建设案例进行重点对比分析(见表1)。

1.运营方式

现有微课建设运营方式主要有社会公益类、教育行政部门推动、企业经营。在国内主要是采取后两种运营方式,目前区域微课建设模式主要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开展评比活动来征集作品,这种方式资源生产者数量较大,能在短时间内征集大量的作品,如佛山微课建设、江西微课网,但是资源呈现离散性和有效性不高的现象,资源建设主体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微课网主要由企业运营,以营利为目标,具有一整套的管理规则和运作手段。可汗学院采取志愿者和公益企业资助相结合,这种以公益为主的资源建设方式在国内较少。

2.建设主体

社会公益类、企业经营方式中建设主体人数相对少、人员素质整齐、队伍相对稳定、协作较好。可汗学院建设主体有主讲教师、技术人员、公益企业家,主讲教师是由志同道合的精英分子组成,不一定是专业教师,他们注重社会评价、自我实现,对课程有自己的理解,部分人员同时兼任管理者。技术人员主要提供网站平台的支持。微课网的建设主体是企业人员、名师团队,企业人员主要是企业运作的各类有关人员,名师团队主要是从名校入选的名教师,以学科、学段为单位组成建设团队。佛山微课建设主体包括教育行政管理者、技术人员、评审专家、教师等,而江西微课网的建设更侧重教研人员的参与。以教育行政推动的微课建设,人员数量庞大,人员间关系较为松散,水平差异也很大。佛山微课建设面向全市中小学教师,主要是由电教人员管理,教研人员参与较少,教师通过报送作品,参与资源建设。江西教师网面向参加全省远程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由教研员主导,教研人员参与较多。

3.动力机制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归属感、自我尊重、自我实现,前两个层次为物质层次、后三层次为精神层面。[7]从几种微课建设的动力机制分析看,机制都相对单一,公益类主要从社会评价,企业经营主要是薪酬、营利层面,行政推动主要是以颁奖的方式。佛山微课采取个人作品评比方式,激励教师参与。江西微课网,采取组织单位、教师颁奖并举的方式,通过地区排名、个人评比,极大促进了地区共建共享的积极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是多层次,不同主体需求不同,教育行政推动的微课建设涉及较多不同单位的人员,分工复杂,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形成共同合力,需要设计层次丰富的动力机制。

4.质量控制

可汗学院、微课网的微课资源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设计、制作,并根据学习记录、学生评价等反馈信息进行调整,这两种方式教师团队相对稳定,开发流程完整,注重学习过程的问题反馈,便于通过环节控制微课质量。如可汗学院网站通过学习过程的跟踪,教师可知学习者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调整资源建设。佛山微课、江西微课资源,以评比征集为主,微课主讲教师水平不一,对学生、课程把握也不同,因此作品评审是保证微课质量的重要环节。佛山微课的评审主体相对单一,作品评审的客观性易受工作量、评委主观性等因素影响。而江西微课,为了提高评审的有效性,设计了教师投票、学科初评、网络专家复审等环节,评审采取普通教师投票、学科专家初评和网络教育专家复审的方式,同学科同年段教师参与投票,达到一定票数作品由学科专家进一步评分和点评,其评审专家是由不同学科、学段的教师组成,评价主体多元,评审分学科、学段,在一定层面上有利于质量控制。

5.微课资源

可汗学院、微课网相同课程的微课之间内容关联度高。例如可汗学院的主讲者深入课程体系,重构学科内核,微课具有整体性、系列化;微课网的微课资源,根据学科,以知识模块、考题分析等主题形式进行细分。这两者微课资源的格式较为统一,制作水平较高。佛山微课、江西微课以征集为主,数量较大,作品离散,制作水平差异大。江西微课建设,由于教研部门的参与,在征集时,有意识地对征集主题进行分类、编排,资源相对更成体系。在分析佛山、江西微课网站时,笔者发现,在应用方面,让用户知道优质微课和提高利用率仍然是资源建设的重要问题,作品归类问题是影响微课查找的重要因素,互动、点评是推荐优质微课的重要方式;在制作方面,由于制作者不同,制作水平高低不同,因此标准化程度低。

五、启示与展望——区域微课建设的思考

可以看出:微课建设是资源建设的新趋势;不同微课建设方式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每一种建设方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教研参与有利促进微课建设;激励策略、质量评估等管理手段是保证微课建设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这些结论,在这里对区域微课建设作一些初步讨论。

1.创新机制,探索混合型微课建设运营方式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原则”。[8]从微课建设的对比分析发现,不同微课建设的运营方式有自己的优势,在推进区域微课建设的进程中,可以充分吸收各种运营模式的优点,形成微课建设的系统合力。具体来说,就是由教育行政主导推动,企业、公益组织、教研机构、电教机构、学校、个人等多方参与,采取开发、征集、购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混合型微课建设运营方式。

2.突出教育需求,整合教研与微课资源建设

微课建设要体现教育需求,应加强与教研的整合。首先,微课资源内容规划需要教研参与。课程性是微课的重要特性,微课设计需要通过教研,规划课程系列,重构学科内核,准确定位知识点、重难点,及时把握师生需求等。其次,微课资源的质量测评需要教研。评价是控制微课质量标准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教师开展基于微课的听、评课活动,有利准确评定微课质量,同时便于推广优质微课,提高资源利用率。再次,教研能促进微课资源的应用。微课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可灵活应用于在线教学、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开展针对性教研能推进应用工作,同时带动微课发展。

本文分析的微课建设案例,如佛山微课、江西微课网开展的教研广度、深度还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课资源的建设。建议可以在微课建设平台尝试性开展网络教研,打通网络教研、微课建设的通道。(1)基于网络平台组织省、市、县三级网络教研,以学科为单位开展各种专题微教研活动:征集师生教学需求,研究微课知识点系列图,围绕微课资源开展听评课、在线公开课,征集特定内容的微课,半成品加工、开展微课应用研究,开设微课讲座。通过教研能让教师从需求分析、设计、评价、反馈、应用等方面,深入参与微课建设,提升微课资源质量,提高微课利用率,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采取购买、评比征集和专业开发等形式建设微课资源。拓展购买的内涵,可以向优质企业购买批量的微课资源,也可以提倡“微购买”,购买个别资源,或购买网络教研中产生的优质资源;购买的内容可以是需求、知识点系列图、微课中的微设计、微课件等。评比征集依据教研需求、知识点系列图,分学科、学段,有计划地开展征集活动。对一些要求比较高的核心内容可聘请名师进行专业开发。

3.着眼长远,设计多层次的激励策略和管理制度

(1)建立多层次的激励策略。为了保证微课建设的生命力,就要采取形式多样的激励策略,激活各类建设主体的动力。可以从几个方面考虑:采购、购买优质微课;对管理者、电教人员、教研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开展常态化作品评比,定期表彰作者、组织单位,把参与微课建设作为评选名师、学科带头人的一项条件;对教师网上教研、资源建设行为进行认证,并与职称评聘、绩效挂钩,如听评课、继续教育、微课公开课等;通过教研、微课建设定期推出优秀教师,并动态选入专家库。(2)建立适应微课建设的管理制度。结合规则与激励策略,从质量管理、经费运行、活动管理、考评办法等方面,制定管理制度,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在质量管理方面,制定微课建设质量评估、微课技术标准、教研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在经费管理方面,制定经费预算制度、采购制度,以保证经费来源稳定和采购合理。在活动管理方面,制定网络教研制度、作品评比制度、征集制度、继续教育认证办法,促进活动的常态化。在考评方面,制定管理者考评办法、电教人员考评办法、教研人员考评办法、教师考评办法、专家遴选制度、专家管理办法等。为了便于对微课建设实现自动化管理,还需要对建设主体的各项行为进行数据化,通过积分识别主体行为,以便实现各种激励。

参考文献:

[1]360百科.中国微课大赛[DB/OL]. http://baike.so.com/doc/6744197.html, 2013-07-01.

[2]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1.

[3]胡小勇.边际效用:教育资源怎么整?[N].中国电脑教育报(中国教育信息化版),2006-11-20(z6-z7).

[4]百度百科.框架[D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66971.htm, 2012-09-01.

[5]钱冬明.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系统分析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13(7):53-58.

[6]百度百科.质量监控[D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290226.htm ,2007-10-10.

[7]搜狗百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DB/OL].http://baike.sogou.com/v67890.htm,2013-12-0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Z].教技[2012]5号文件.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