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布鲁姆”的学习活动设计

2015-11-24陈丹吴永和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5年6期

陈丹+++吴永和

摘 要:中国版“数字布鲁姆”是包括24种国产信息化工具的集合图式,它的出现可以为国内学习者选用合适的技术资源提供帮助。本文在介绍“数字布鲁姆”分类和现状的基础上,尝试利用中国版“数字布鲁姆”设计学习活动。文章以更适合信息化工具融入教学的参与式和混合式两种学习活动为例,对利用中国版“数字布鲁姆”中推荐的工具开展的学习活动进行了设计,以期可以为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智慧学习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数字布鲁姆;参与式学习活动;混合式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1-0034-05

一、引言

“数字布鲁姆”是“数字布鲁姆图示”的简称,最早由美国教育专家Michael Fisher提出,它是根据2001年修订版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提出的信息化工具集合图示。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由祝氏团队提出,主要是以国产信息化工具作为功能代表,形成布鲁姆认知领域六层目标分类数字化图式,为国内学习者在选择技术资源时提供帮助。[1]

运用中国版“数字布鲁姆”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是对信息化教学的一次尝试。结合多种类型学习活动的特征,选择适当的信息化工具开展学习活动,能够对信息化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对“数字布鲁姆”分类和现状进行简要介绍,之后尝试利用中国版“数字布鲁姆”设计学习活动。

二、数字布鲁姆

1.数字布鲁姆分类

最早提出将2001年修订版的布鲁姆目标分类学增加上数字化行为的是新西兰的一名中学教师Andrew Churches。他于2007年就已经在他的Wikispaces上提出了“数字布鲁姆分类”的初步想法,之后一直致力于将其传播和改进,并于2009年4月1日正式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在新版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化时代下可产生的行为,具体行为见表1。

2.“数字布鲁姆”现状

“数字布鲁姆图式”则是根据这些具体的数字化时代下的教育目标行为,推荐出适合此层级的信息化工具继而形成的。本文在之后所指的“数字布鲁姆”都是指“数字布鲁姆图式”。

目前,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许多学者都根据“数字布鲁姆分类”设计出了自己认为的“数字布鲁姆”。比如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的Samantha Penney设计出了“布鲁姆数字分类金字塔”[3],澳大利亚学者Phillippa Cleaves也推荐出了她认为的适合于数字布鲁姆分类学中的web2.0工具。[4]

而国外最早提出且影响力比较大的则是上文提到的美国教育专家Michael Fisher的“数字布鲁姆”,主要原因是他采用了比较权威的英国学习和绩效技术中心网站选出的“可用于学习的 25 个工具”来作为其“数字布鲁姆”的工具推荐。国内最早提出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的是祝氏团队,他们也一直在致力于修改和更新中国版的“数字布鲁姆”,并尝试将其有效应用,指导和协助学习活动的设计。

“数字布鲁姆”中的信息化工具,仅仅是适用于这一层级中数字化行为的代表,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一种工具适合使用。同时,“数字布鲁姆”中的一种工具往往可以同时完成多个行为目标。比如,博客这一信息化工具,根据操作行为的不同,往往反映了不同层级的行为。会发布博客日志这一行为属于“理解”等级,对博客进行评论和反思则又属于“评价”等级,如果学习者可以自己创作出博客内容,不管是文本类型的,还是多媒体类型的,这就已经达到“创建”的等级了。图式中将一些工具只放在了某一层次,往往代表这一工具在这一层次上可以达到更突出的行为目标。中国版“数字布鲁姆”采用了可变形式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图式中的两个箭头恰恰反映了信息化工具使用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三、利用中国版“数字布鲁姆”设计学习活动

正如Thomas Whitby[5]所说,“数字布鲁姆”并不只是工具和技术,更是使用这些工具去获取、重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恰当选择“数字布鲁姆”中推荐的信息化工具融入学习活动,对信息化教学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数字布鲁姆”可以用来参与许多类学习活动的设计,如个性化学习活动、协作学习活动、混合式学习活动、参与式学习活动等等。下文将选择“参与式”和“混合式”两类学习活动,使用中国版“数字布鲁姆”(下文均简称“数字布鲁姆”)尝试设计。

1.利用“数字布鲁姆”设计参与式学习活动

参与式学习活动的基本理念是:学习者以发展为中心,在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以分组活动的学习方式,通过自由的学习行为、自主的探究精神、合作的学习态度,体验参与学习过程的乐趣,发现成功的途径与自我价值。[6]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在研究利用信息化工具设计参与式学习活动,研究较多的是利用相片分享网站“好看簿”作为信息化平台组织参与式学习活动,而“好看簿”也是“数字布鲁姆”中“分析”和“创建”层级中的推荐工具。本部分选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利用“数字布鲁姆”设计参与式学习活动。

(1)活动分析

本学习活动选取的课程内容对象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课程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介绍明清时期文学和艺术的突出成就,体现在“古典小说的高峰”、“戏剧的繁荣”和“书画的成就”三个方面。其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习目标分析。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了解和分析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和时代特点;知道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学习者特征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过了隋唐文化、宋元文化章节,对涉及朝代文化方面的分类都比较熟悉,比如一般都分为文学、书画、戏剧几类。同时,七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一般,只能进行一些基本的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所以在本活动设计中,尽量避免选择过于复杂的信息化工具。

(2)活动设计

根据上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设计出5个学习活动,使用“数字布鲁姆”推荐工具辅助学习。总时间为一个课时(45分钟)。活动具体内容见表2。

2.利用“数字布鲁姆”设计混合式学习活动

何克抗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7]黄荣怀等学者则认为这种对混合式学习的说法过于表面,他认为Singh &Reed提出的混合式学习定义更为合适,即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8]笔者认为,不管混合式学习如何定义,设计混合式学习活动的关键在于不放弃传统教学方式,将教师讲授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化学习有效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最有效的学习。

从黄荣怀等学者提出的“混合式学习课程活动模型”得到启发,本部分笔者将根据这一模型,增加“数字布鲁姆”推荐工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选取《教育技术学英语科技文献精读》这一课程中的第六单元“移动学习和教学游戏”一章来进行学习活动设计。本活动设计强调将师生面对面教学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自主或协作任务穿插进行,以获得最优学习效果。

(1)活动分析

本学习活动选取的课程内容对象为《教育技术学英语科技文献精读》课程中的第六单元“移动学习和教学游戏”。

课程内容分析。本单元共有四小节,分别是“移动学习”、“你准备好移动学习了吗”、“教学游戏”和“教学游戏能进入学校吗”。由于本课程主要是介绍教育技术专业英语,所以课程内容以每小节一篇英文科技文献为主。本单元的重点为技术和移动学习,难点为游戏和学习。

学习目标分析。熟识移动学习和教学游戏领域中一些关键英文词汇;了解移动学习和教学游戏的英文定义、特征和应用;能使用查词工具将英文段落内容翻译成中文;练习英文学术写作能力;反思和展望移动学习和教学游戏的应用。

学习者特征分析。大学四年级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英文写作能力也较强,对本单元涉及的内容较熟悉,但是对于一些教育技术专业英文术语还不了解,学术写作能力也不高。与此同时,这些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都比较强,对一些基本的信息化工具都能较为熟练使用。

(2)活动设计

根据上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分析,设计出5个学习活动,使用“数字布鲁姆”推荐工具辅助学习。总时间为6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活动具体内容见表3。

四、利用“数字布鲁姆”设计学习活动的原则

1.需要保证选用的工具是学习者习惯且能熟练使用的

选用工具协助学习活动的进行,目的就在于使学习活动的开展顺利方便,如果选用的工具学习者不够熟悉或者对其使用还处于新手阶段的话,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工具使用的效果。这可能是运用技术来辅助学习或教学中的一个常见问题,选择了不适合的工具往往会增加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影响其对所需要学习的知识或习得的技能的获得。

因此笔者建议,在选择工具的时候,可以参考“数字布鲁姆”中推荐的信息化工具。但是关键在于如果可以选择到具有相似功能、学习者更加熟悉或更适用于学习者特征的工具,则更推荐自主择优选择。

2.尽量避免学生过分依赖信息化工具

信息化工具的发展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手段快速获取想要的东西,不仅包括海量的课外资料和素材,还包括课本上的习题答案或教师提出的问题解答。特别是学生在使用搜索引擎工具搜索学习素材时,对于课本上的题目或教师预先提出的思考问题,很容易直接去搜索网络上别人已有的或标准的答案,而缺少自我的思考和反思,这就失去了使用信息化工具来增加学生能力的意义。

为了尽量减少这种消极影响,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需要充分考虑这种情况。一方面可以根据情况减少直接搜索到答案的题目和问题,使用更多体现学生独特见解的题目;另一方面可以在监管和评价上增加力度。像“如果你有一个机会可以出国游玩,你最想去哪个国家?为什么”、“你认为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样的主观性和开放性题目就很适合在这类学习活动中使用。

3.评价策略需慎重考虑并贯穿活动始终

使用“数字布鲁姆”中的信息化工具来开展学习活动,可能会出现学习成果过多、评价不力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的同时,设计出有效的评价策略。这些评价策略更推荐与学生一起协商设计,学生在自己设计的评价策略支持下,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多元化评价策略也是可以借鉴的一种评价方式。如蔡新春等学者在设计混合式学习活动时,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根据小组成绩加权计算公式和小组成员成绩加权计算公式,计算出小组成绩和小组成员成绩,这种评价方式会使评价更加公平和有效。[9]

与此同时,评价策略也需贯穿在学习活动整个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在这类活动设计中十分重要。基于“数字布鲁姆”的学习活动中,常常是每一个子活动结束后都有一个活动成果,这些成果尽量获得及时的教师和同学评价,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自我反思。

4.注意减少信息化工具的附加干扰

“数字布鲁姆”推荐的信息化工具中只有少部分可以称之为学习工具,其他大部分工具在实际生活运用中都是以娱乐和休闲为主,学习功能往往是研究者加上去的。在使用这些工具来开展学习活动时,学生很容易被偶尔跳出来的广告或新闻等附加因素所干扰,影响学习进度。

这种情况在学习活动实际进行中是无法避免的。尽量减少这种附加干扰的手段之一就是在学习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监控,教师可在学生自主或协作进行学习任务时随时走动,学生分散注意力时及时提醒。另一种方法是适当增加学习任务的困难度,比如要求学生在某一时间内必须完成某一任务并提交成果,这个时间限制尽量控制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任务的条件下。这样学生在紧迫的时间内,会减少对信息化工具其他附加干扰的关注度。

五、小结

利用“数字布鲁姆”参与学习活动的设计,为信息化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数字布鲁姆”中的每一个信息化工具都可以单独参与学习活动设计,而选用多种信息化工具进行搭配使用,更会有无限的设计空间。本文是在智慧学习背景下对基于“数字布鲁姆”的学习活动设计的一个尝试,以期可以对教师开展信息化学习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陈丹,祝智庭.“数字布鲁姆”中国版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1(1):71-77.

[2]Churches, A.Blooms Digital Taxonomy[EB/OL].http://edorigami.wikispaces.com/file/view/bloom%27s+Digital+taxonomy+v3.01.pdf.2014-10-10.

[3]Penney, S. Blooms Digital Taxonomy Pyramid[EB/OL]. http://www.usi.edu/distance/bdt.htm.2014-10-11.

[4]Cleaves, P. Bloom's Digital Taxonomy and Web 2 Tools[EB/OL].http://prezi.com/gxgypkp67mka/blooms-digital-taxonomy-and-web-2-tools/.2014-10-11.

[5]Whitby, T. Bloom's Digital Taxonomy PREZI[EB/OL].http://edupln.com/video/blooms-digital-taxonomy-prezi.2014-10-12.

[6]彭海蕾,宋生涛.参与式学习活动研究[J].兰州学刊,2004(1):203-204.

[7]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8]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9-14.

[9]蔡新春,蔡静.基于SNS网站的混合式学习活动设计[J].软件导刊,2010(12):213-215.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