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所精神”的回归
——《南都繁会图卷》与“老城南保卫战”

2015-11-24

关键词:南巡图卷城南

胡 恒

(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 210093)

2005年,南京中华门外、东长干巷旁、秦淮河边,防洪墙上竖立起一道2.4米高、80多米长的青白大理石影壁。壁上刻有一幅浮雕画(见图1)。画的原型为著名的明代风俗画《南都繁会图卷》(见图2)*该画卷签署《明人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高44厘米,长350厘米,绢本设色,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虽然托名仇英,但笔法粗糙,显然不实。参见吕树芝:《明人绘〈南都繁会图卷〉(部分)》,载《历史教学》,1985年第8期,第64页。该画卷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明代南京城的风俗画,被视作“南京的《清明上河图》”。三米多长的画幅中绘有群山一组,河流两支,道路五条(一条主干道四条支路),大小船舶十九只,人物一千有余,建筑三十余座。街市作为主体被置于前景,山水为衬托置于中部后侧。画中依“野-市-朝”的空间顺序,由城西南外郊起始,经过城南市区,最终到达东北方的皇城。。长卷的画面被拆成40多个场景,连续排开,蔚为壮观。石雕的位置很合适。因为手卷所画的正是明后期南京城的城南*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把45平方千米的老城分为3部分:西北军营,东部皇宫,南部居住,因此老城的南部以夫子庙为核心,东西至城墙,南至中华门,北至白下路,是南京居民最密集的地区,延续至今,称为“老城南”,包括南捕厅、牛市、老门东、老门西等著名地区。老城南是南京城市历史的发源地,被称为南京本地文化的“活化石”。风光,长干巷是其交界(城内外)。也即,画中空间与石雕所处的现实空间正相吻合。石雕对古画的分解与重组,使五百年前的南京城变成一套快照,顺次展现于市民眼前。它有个正式的名字——“南都繁会石刻”,“新秦淮八景”之一。

图1 南都繁会石刻

图2 南都繁会图卷

2013年9月28日,秦淮区“老门东”箍桶巷示范街区“开街”。该街区位于南京旧城的最南端(与“南都繁会石刻”只隔一道城墙),是旧城最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注]老门东,南京老城南地区的一个古地名。它位于老城最南端,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西临内秦淮河,东连江宁路,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经过四年的改造,街区从一片残破的旧宅区变身为一个古意盎然的传统商业风貌区。当然,它不是一次单纯的空间营造活动——类似的仿古商业街区在当下城市建设中比比皆是。这是一个标志性的社会事件。它意味着,喧嚣十年之久、举国关注的南京旧城改造运动(也称“老城南保卫战”)终于尘埃落定。盛大的“开街”仪式上,各路媒体云集,全城为之动容。《南都繁会图卷》再度现身。

这一次,图卷不是被凝固为城市雕塑(从图像到图像),它升级为符号。首先,图卷被高精度放大,绘制在街区入口牌楼的大门上,成为象征性的“门户”:开街仪式的第一步,就是有关领导和市民代表在锣鼓喧天中合力推开这扇“南都大门”(见图3)。其次,大尺度的标志之外,街区里的小纪念物(丝绸手帕、纸伞伞面)上也纷纷印上《南都繁会图卷》的局部图案。它们化整为零,经由市民(更多的是外来游客)之手,散布到四方。最后,在周边尚未完工的工地围墙上,“复兴南都繁会,再现老门东熙攘胜景”字样的房产广告招牌与画中图像连片铺开(见图4)。空间的精神象征、可售的小装饰品、地产开发的宣传主题,图卷的多重符号化转化无处不在。现在,整个“老门东”已为《南都繁会图卷》所覆盖。

七年之间,这张手卷两度出现(近在咫尺)。它从一个普通的景观雕塑的设计原型,一跃成为某片历史街区的主导符号,且为整个南京“旧城改造”定下调子——“复兴十朝南都繁会”。[注]参见《评南京“老门东”:复兴十朝南都繁会》,载《现代快报》,2013年10月11日。这一段时间关于老门东示范街区的新闻报道,多以此句为大标题。

图3 南都大门(2013年9月28日摄)

图4 南京门东地块(卫星图片,2013年)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该图卷如此受到现实世界的青睐?毕竟,关于南京城市风物的古代手卷(统称“风俗画”),现留存下来的,除其之外,还有《上元灯彩图》、《康熙南巡图》(卷十、十一)、《乾隆南巡图》(卷十)、《仿宋院本金陵图》等。它们基本都与城南相关,其中不乏名家巨构。在各个方面,《南都繁会图卷》都无特别的过人之处。

就艺术性来说,《康熙南巡图》由清代著名画家“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领衔主绘——已是名副其实的国宝。《上元灯彩图》、《乾隆南巡图》或细腻雅致,或格局工整。相比之下,《南都繁会图卷》的笔法最为粗糙,并不足观,其绢质也属低劣。按照一些研究者的推断,它的购买者只是坊间“小有余钱人士”,“售价恐怕不及一两,或许几钱即可”。[注]王正华:《过眼繁华:晚明城市图、城市观与文化消费的研究》,见李孝悌编著:《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73-74页。就所绘的对象来说,《康熙南巡图》等宫廷图对城市结构的准确描摹,对建筑、街道、景观、人物的形貌还原,都达到了照片般的写实程度。其画幅规模更是《南都繁会图卷》无法相比的(是其十倍)。《上元灯彩图》描绘的与《南都繁会图卷》同是明代中期南京上元灯节盛况,且细节饱满,一笔不苟。《南都繁会图卷》虽然建构宏大,但绘制过于潦草——无论建筑或人物马犬,都只粗有轮廓,近看类似小儿涂鸦。就历史价值来说,《上元灯彩图》在灯节道具上的精雕细琢,《乾隆南巡图》(江宁卷)对清帝大阅兵的全景描绘,《康熙南巡图》对清代南京城市的多重再现(社会、政治、经济),更使它们远远超出绘画的范畴。

就“当代性”来说,这些手卷也各有表现。《上元灯彩图》自2007年面世以来,多受关注。某艺术家以之为主题制作大型装置作品,参加2010年第八届上海双年展。《康熙南巡图》(第十卷)在2013年南京江宁织造府博物馆开馆仪式中被隆重“复活”。它被转制成4D动画电影,在环形巨幕上放映。“寻访千年南京,走康熙南巡路”,是南京旅游路线的新设定。唯独《南都繁会图卷》,在这些文化投射之外[注]近几年,在各种文化活动中,多有对《南都繁会图卷》的利用。比如2006年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昆剧《1699·桃花扇》中,该图卷被作为主要背景。,还能直接介入进现实的空间建构。并且,介入力度在增强:2005年,它只是环境的一个小小点缀(石雕),数年后,它升级为大规模城市空间转型的目标(老门东)。

可见,该画卷与“老门东”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联系。它的两次现身(2005年、2013年),并非仅只标识着两个独立的空间活动。它们划出的是“老门东”(也可以说是城南)五百年空间史上的某一特殊段落。七年时间虽然短暂,但这是该空间的第一次彻底的结构转型。本文要考察的,就是该画卷在这一轮城市结构转型中的角色与作用,也即,它与“老城南保卫战”之间的关系——它是这一大型空间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或是肇始者、推动者?

门东,南京老城的最南端,明城墙与内秦淮河的相交处。自明代中期以来,这里就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直到清末,门东都维持着典型江南民居的风格。数百年来(到20世纪80年代),街巷与建筑的格局都没有什么变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南就像无数老城区一样,慢慢融入现实的新需求——“市场化”之中。[注]20世纪90年代开始,门东开始出现在各类“保护规划”或“开发计划”中。1992年编制的《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里,门东被确定为五片传统民居保护区之一。1993年,“老城区改造”大规模推行。1998年编制完成的《门东门西地区保护与更新综合规划研究》中,门东开始被探讨“开发”的可能性。实际上,十年来,门东的历史街区已被“缝里插针”的改造模式“蚕食”过半。2000年到2001年,门东曾经历了两轮“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方案”招标。中标方案中,门东43公顷的历史街区将全部推平,建造一个由三种类型组成的商业住宅楼盘(包括几幢小高层)。[注]2000年,受秦淮区委托,南京规划建设委员会组织“门东地区旧城改造规划设计方案”招标。2001年,“门东地区改造工程”被当作年度“南京旧城改造一号工程”,继续方案投标。在全票通过的方案中,整个门东43公顷的历史街区将彻底推平,换成一个商业住宅楼盘。如无意外,三至四年间,“全地区的旧城改造任务全部完成”。

2002年开始启动的“十运会”[注]2005年召开的“第十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引发了南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波城市建设热潮。以此为节点,从2002年到2004年,南京城市开始全面的结构调整: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同步进行,数以千计的大小项目接续动工。,使该计划搁浅。它所推行的旧城整治,是一项打着“文化牌”的庞大的符号系统建构计划(塑造南京的对外形象)。门东的空间定位突然转向:由普通的房产开发对象变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区。这意味着,它暂时从“市场化”的“灭顶之灾”中幸存下来,成为城南最后几块较为完整的历史片区之一。并且,它与之前的单线的符号建构模式——以秦淮河为主轴,以名人轶事与历史典故为内容——有所不同。在前期准备(历史资料的整理)的过程中,《南都繁会图卷》被“意外发现”[注]实际上,在2004年前,《南都繁会图卷》一直寡为人知。除去极少几篇社会学、历史方面的简短研究论文之外(几张粗陋的局部插图),几乎无人关注。在2007年出版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绘画卷》(风俗画)后,图卷的全貌才得以第一次清晰地刊出。,“南都繁会石刻”由此诞生。

2005年,“十运会”结束。另一波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浪潮“十一五规划”紧随而至。门东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迅速成为“老城南保卫战”最炙热的“战场”。

七年间,门东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一方面,各类“调查研究”[2005年的“南京城南老城区历史街区调查研究(门东地块)”]、“保护规划”(2006年的“南京门东‘南门老街’复兴规划”)、“改造计划”(2009年的“危旧房改造”)纷至沓来,各种公示、全民讨论、听证会此起彼伏。另一方面,其间有两次大规模的拆迁活动成为“老城南保卫战”白热化的导火索。2007年,某地产公司拍下南门老街靠内秦淮河的5.9公顷地块,拟建高档别墅群。开发商要求“净地出让”,这致使2006年的有选择的规划式“拆除”变成“地毯式摧毁”。随后两年,由于中央对城南保护的干预,拆迁趋缓。2009年,“危旧房改造”计划再起波澜。它把老城南剩余的几个历史街区全部列入拆迁计划。并且速度在加快,由原计划两年压缩到一年完成。这一次“市场化运作”再次“惊动”中央。2009年8月,“危旧房改造”中止。

这两次“地毯式摧毁”是“老城南保卫战”发生转折的契机。2010年12月,新一轮保护规划出台,老城保护与更新终于走上法制轨道。[注]2010年8月,江苏省人大批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古城必须以“整体保护”为准绳。2010年12月,《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出台,为“老城南保卫战”画上句号。“老城南保卫战”艰难取胜。不过,代价很是巨大。此时,门东地面上的旧建筑只剩下一个蒋百万故居。

2013年9月,“老门东”箍桶巷示范街区“开街”。门东遭拆除的民宅肌理被大部分恢复。“开街”仪式上,《南都繁会图卷》隆重登场。

此时画卷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对该空间事件的性质认定——“复兴十朝南都繁会”。更重要的,它还是对这份扭转局势的最终方案的诠释——若干消失的事物在此回归。它们有些是在七年中被驱逐的“失败者”,几乎就此离开舞台;有些则是早已湮灭的历史故物,在这场风波中被意外地召唤回来。这些“回归者”都刻写在画卷上。

第一种回归者是空间的形态。一直到2005年,门东尚存大体的历史肌理与江南民居的空间形态。在七年中的数度拆迁下,无论是街巷还是建筑,都被清除干净。即使是法律上受保护的建筑也难以幸免。几处明清文保建筑曾连遭人为纵火。

新的规划中,街巷尺度恢复到百年前的模样。尤其是箍桶巷主街,20世纪90年代因交通需要拓宽至30米,现在按照古地图改回到13米。主街两边伸出的“非”字形的次级街巷,更换上以前的街名,铲掉水泥路面,铺上青石板。重建的那些房子,也恢复到单双层、小尺度的旧有模式,且在形制上(屋顶、檐口、山墙、窗棂)比原状更有“艺术性”。重建中用到很多老的墙砖、木构件,有的是从城南拆建中保留下来,有的是从民间、外地收集而来的古建筑材料。它们被用心地融合进古街之中。蒋百万故居等几间较重要的历史建筑都被原样修复。[注]虽然改造后的老门东街区将比例、界面、细节都尽可能恢复到历史的层面。但回归的并非是古代的真实模样,而是某种古代想象。它是一次关于历史信息的专业重构,徽式民宅、苏式花园、本地风格相杂处,类似于若干种传统建筑的小规模“会展”。其中还有一幢完整的2层徽派木构民宅。它从某处整体搬迁过来,放置在东南处的巷子里,作为一个空间节点发生作用。现在的街区确实古意盎然,但却是符号化的“古意”——每一个房子,每一个细部,都指向某种特定的风格、工法。但是,老门东的旧日味道,其平凡本质,以及独特且唯一的空间组合模式都已不存在。

第二种回归者是空间的使用方式。明代中期开始,门东就是“文人集聚、商贾云集之地”。[注]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城市规划志》(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42页。清初之后,南京城一分为二。城东北为清兵驻军,西南为市民居住。城南的密度被进一步压缩。但是商业、居住混杂的传统没有变化。清末之后,城南的商业功能逐渐减弱,基本全为居住。到了2005年,门东的老街区还保存有一半左右,都为普通民宅。2006年的“‘南门老街’复兴规划”曾拟将门东打造为一个全面开放的“民俗博物馆”——综合性的“商业旅游休闲区”。这是对场地的历史性回溯。2007年,这一规划被弃置,再度进入本被禁止的房产开发模式。2010年的最后一轮规划,使门东重新回到2006年的“‘南门老街’复兴规划”的公共路线,且民俗色彩更为强烈。不光是南京本地的民俗品牌大量进驻,外地的品牌(德云社)、国外的品牌(星巴克)等也蜂拥而至(“商贾云集”)。另外,几间旧厂房现在被改建成金陵书画社、美术馆,也很应和“文人集聚”的古意。

《南都繁会图卷》中,门东就在赛龙舟的外秦淮河的北侧。虽然笔触模糊,但也大致看得出来,沿街店铺林立,游人如织。并且其中有几条“东西两洋货物俱全”、“京式靴鞋店”的大幅招牌很是显眼,颇有现在的德云社与星巴克比邻而居的味道。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回归者,是空间的角色。明初永乐迁都之后,城南所代表的市井生活就与国家权力机制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消解关系。在《南都繁会图卷》中,这一“消解”关系是其核心——它既作为内在结构来组织图像,还表明城市的主角为谁。“南都大门”昭示的,正是这一“角色”的回归。前两个回归者,只是其物质外壳与形式载体。

图卷中,那些权力元素都被有意无意地淡化。象征着权力中心的皇城置于卷末,它并无什么威严气势。宫阙楼宇为云雾所缭绕,似真似幻,颇似一个尘世之外的仙境。重要的“地标”外城墙消失了(在城市风俗画中,城墙一般都会强有力地出现在画幅两端)。宫城城墙只余几个模糊片段——尺度被缩小,与附近的民宅差不多。府衙被挪到山脚下,仿佛一座香火冷清的庙宇。这与招牌满眼、人头攒动的“街市”形成强烈对比。很明显的,城市的政治性(权力结构)在画中被日常性(世俗生活)所吞没。这很写实。明代中期之后的南京既为“留都”,政治地位逐步下降。皇城并不具有权力职能。它在城市中心,但如同虚设。城中虽设有六部等机构,但官员都不掌握实权,大多“不复事事,既贤者亦多无可述”。[注]范金民等编著:《南京通史明代卷》,南京:南京出版社,第258页。所以,画中诸多政务机构都不见踪迹,唯一的一座府衙,也是门前寥落,差役懒散,毫无官家风范。

此消彼长,市井生活变得活跃起来。明初的大移民,使得城南这一空间区域迅速为世俗生活所填充。数百年来,它自然繁衍,形成了某种“场所精神”。正是它,产生着对权力机制的“消解”作用。在《南都繁会图卷》中,该作用清晰可见。这一点,也延续到清代的两张官方订制的宫廷图中。

《康熙南巡图》(第十卷),描绘的也是南京城。它以康熙南巡的路线为主轴。城南仍是主要部分,占据了全画的四分之一。前朝的皇家印记(皇城)遭清除,旧王府被挤到画幅边缘,像一片废墟。即便是新朝的权力机构如布政司署、江宁织造署等,它们虽然都在巡游路线附近,也没有出现在画中。[注]在《康熙南巡图》的其他卷中,但凡城市内容,都有若干“政府机构”在其中占据大幅空间。唯一的权力元素在卷末。“校场演武”一节替代了皇城,以浩大场面的武力震慑着作为画卷主体的市民生活。这是一种新的“平衡”模式,颇有时代特点。清初的南京是一个政治敏感之地(前朝的“留都”)。但在城北全部划给驻军,皇城被拆解殆尽之后,城南还保持着隐秘的活力。这里不仅有市井生活,产业贸易,它还是革命者的据点——反清复明势力的大本营。以政治安抚为目的的《康熙南巡图》,能够轻易地删除新旧两朝的权力表征(官用建筑)以示亲和,但仍对平静的日常生活背后的“隐秘活力”大有忌惮。城南的“场所精神”依然如故。

数十年后的《乾隆南巡图》中,南京卷只剩下“江宁阅兵”的场景。画中,校场演武一节被细致地重绘一遍,城区部分则被全部砍掉。这更显出缺席之物的强烈存在感。[注]这使南京的《江宁校场》卷在整套《乾隆南巡图》中显得非常怪异。其他卷中都是按照《康熙南巡图》的常规模式来布局描绘——山水、城市、事件。这或许是因为在乾隆第二次南巡后一年,即在南京成立专事禁书的“江南书局”,大兴文字狱。江浙一带的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受荼毒甚深。文字狱祸事牵连极大,两江总督等高级官员多有连坐获罪。此时的南京城,气氛相当紧张。

1949年之后,这一“存在感”逐渐减弱。经过几番城市结构调整,城南不再具有“平衡”权力的作用。现在,它的空间角色回到最初时那样,只是城市里的一片普通住宅区。

所以,《南都繁会图卷》在2004年被“意外发现”、“南都繁会石刻”应运而生是一个信号。它标志着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那个以秦淮河为主线,以名人轶事、历史典故为内容的(“大文化”)符号系统发生巨大变化,一直遭忽视的“日常性”正式进入其中,成为新元素。[注]新的“秦淮八景”大多出于历史典故,如“牧童遥指”、“赏心亭”之类。“南都繁会石刻”是一个异类,唯有它以平凡的市井生活为主题。

但是,“日常性”如同双刃剑。一方面,它的丰富细节为符号系统的扩充、重构提供大量原材料,并以世俗的快乐提高了大众对该系统的共鸣程度。另一方面,“日常性”对原有的符号系统却有着潜在的破坏作用。[注]“日常性”的符号转向(传奇化、神秘化、文艺化)总是不可能完全实现。实际上,日常生活与文化图景一直相互平行。某些无法符号化的东西,比如日常生活中的低俗之物、直接体验方式、非幻想品质,虽然被一并吸纳进符号系统,但是,它们与之前的符号成分(“乌衣巷”、“秦淮八艳”之类的怀古情调)并不那么协调,甚至还有所冲突。对于符号系统所需达成的最终目的(即营造一个完美的想象空间)来说,这些异质之物无疑是一种隐患:它们使得符号系统不够纯粹,甚至还消解了符号系统与主体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想象空间”存在的基础。而其最大的破坏性在于,它的出现(《图卷》的“石刻”化),将地表之下沉睡已久的“历史角色”唤醒。也即,随着“石刻”回归现实的不只是历史图像,还有蕴含在画中的“场所精神”。它对权力的本能反感,以及对符号化的抗拒,都一并激起。其强有力的平衡、消解、对抗能力随之进入城南风波。实际上,这场“风波”原本只是“大他者”(借用一个精神分析的概念,即现实的符号秩序)的一次内部纠纷——“文化牌”与“市场化”之间的冲突而已。正如我们所见,如果不是“十运会”的突然介入,2001年的“南京旧城改造一号工程”早已使“老”门东无声无息地消失。

“老城南保卫战”就缘于此。一幅古画的发现,带来一位不速之客(空间的历史角色)。它偶然间闯入“大他者”的领地,扰乱了各方力量关系。它将一场权力间的“内部纠纷”推向公众与媒体,使之成为一个公共事件。在资本强大的运作能力之下(它若干次试图将纷争拉回到“大他者”内部纠纷的轨道,且近乎成功),它还能不断扩大事件的边界,升级其性质:“城南保卫战”不仅是“文化保卫战”、“历史保卫战”、“空间保卫战”,甚至还成为“人性保卫战”。[注]城南的原住民(被拆迁者)本来一直都处于沉默状态,并无多少人关注。2006年以来,他们的状况被各个媒体大量报道,成为城南风波的主要焦点之一,亦是事件诸般转折的决定性因素。在2010年12月发布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保护规划(《南京老城南历史城区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中,明确把保护原住民、鼓励回迁居住并停止任何方式的“外迁安置”、“动迁”行为等条目列入其中。七年间,画中“场所精神”逐步显现出作用力,微妙地推动着事态的发展,转换其方向。正是它,挽救了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

三种回归者(空间的形态、使用方式、历史角色)已然落地。《南都繁会图卷》的“当代性”也得到证明。正如我们所见的,在2013年“箍桶巷”开街仪式上,《图卷》以凯旋的姿态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但是,“回归”其实并不彻底。

这片本属全体市民共享的空间里存在着一处异样之地——内外秦淮河间的一块黄金地带,面积是整个门东的四分之一。2007年,“雅居乐”地产集团将之拍下,开发高档别墅区,拟建别墅200多套。一同划归私人所有的还有内秦淮河沿河一带——它本是“秦淮风光带”史上最著名的公共空间“河房区”。虽然2010年的保护规划明确规定停止此类行为,但是“雅居乐”项目令人意外地未受影响。它在2013年与箍桶巷开街仪式一同“开盘”。从空间的公共性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刺点”。

不彻底的回归,意味着城南之事尚未终结。虽然“保卫战”暂告落幕,但是空间的新旅程才刚开始。到目前为止,最重要的回归者(《图卷》中的场所精神)只能说初显头角——使“老城南保卫战”局部成功。在“老门东”历史街区的后续使用过程中(很多方面都还需要我们密切关注),它还会带来什么新的觉醒之物?它们将以什么方式进一步“回归”现实?将会对这一空间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产生什么新作用?这些都还是未知之数。回归,还在继续。[注]2014年10月,“雅居乐”地产(香港上市公司)卷入某贪腐案,董事会主席“被控制”。2014年初,南京市溧水县拟将在某度假区内划出18.6公顷,耗资13亿元“再现明代画作《南都繁会图卷》的景致,打造以明文化为主体的‘大明城’”,使之“成为外地游客及南京人寻找记忆、触摸南京历史脉络的怀旧之地”。可见,图像还在以多种方式回归。《南都繁会图卷》的“当代性”表现远未结束。

猜你喜欢

南巡图卷城南
《乾隆南巡图》研究述略
明代《销闲清课图卷》中的山居生活意象探究
本期拉页
再读《城南旧事》
城南二首(其一)
施江城作品
一路向南
城南花已开,人间皆可爱
欢乐元宵节——《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泰国游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