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彝族家具装饰图案纹样艺术解析*

2015-11-23罗毅

设计艺术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火塘凉山彝族

罗毅

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彝族主要分布在西南片区,彝族人民也主要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生活。凉山地区是四川彝族人的聚居地,位于四川青藏高原的南部,北起雅安、甘孜州,连接攀枝花;东西连接云南;东北接宜宾、乐山等地。凉山州有6.3万km2,海拔大多在3 000m以上,最高的小相岭达到4 791m,地处东经 100°03′~103°52′,北纬26°03′~29°18′之间[1]。生活在该地区的彝族人,保留了传统彝族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特征,具有代表性研究彝族文化的样本意义。凉山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其独特的高原气候和险要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境内的彝族文化。

凉山地处高原,其林木材质非常好,是做家具的好材料。彝族人因地制宜,砍伐当地的木材做家具。彝族人用该木材制造出来的彝族家具,风格粗狂豪放,别有特色。彝族的家具和彝族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彝族家具是很直接地反映着彝族人的日常生活的。因为家具是最贴近彝族人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彝族的文化往往直接体现在其家具之中,彝族家具无声无息地承载并述说着它的文化特征。

最早的彝族人都是放牧者,他们做家具的标准,就是便于携带或者把家具和住房连在一起,以家具的结构,来完成房屋的支撑。房屋搬到哪里,家具就同时带到哪里,这样省时省力。彝族人后来慢慢定居下来,家具造型特征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不再是把家具和房屋同时连在一起,房屋的建筑和家具也分开做了。

凉山彝族地处高原山地,山上四季多风,其寒冷多风的气候,就决定了其建筑的高度。如果建筑物高,受风面就会增加,建筑受风的力度也会加大,常年的风吹,会影响其建筑的稳定性,也会使室内保暖受到极大的影响,因而凉山彝族人的房屋建筑都是偏矮的,其家具也会相应地降低尺度[2]。

凉山彝族人的家具,以低矮为特色,而且很多家具都仍是连在一起的。比如,柜子、床、桌子等形成内外结构,甚至成为建筑的一部分,颇具有现代组合家具的味道。由于是地处高原,常年偏冷,彝族人家家户户都有火塘,而且火塘内的火常年不熄,反映出彝族人对火的依赖和崇拜。其火塘主要用于彝族人家庭的食物烹煮、照明、烤火取暖,也兼做吃饭的餐厅用。晚上,一家人就都围着火塘吃饭、喝酒,彝族人的家庭都以火塘为中心,许多家具都摆放在火塘周边。

彝族家具上雕刻、色彩的装饰,都具有很浓烈的民族特征和文化意义,在装饰的粗狂中,透出极美的审美意识形态。彝族家具的装饰手法,主要是以花格饰面、雕刻和髹漆为主。

其中,雕刻就是将选好的木头,进行相应的砍伐处理后,抛光晾干,再用竹笔或者羽毛笔,在木头上描绘所要雕刻的图案,或者在纸上将图案画好后再粘贴在木头上,来逐一进行雕刻。其雕刻的过程,一般都是由简到繁,由大到小的工序,所用的工具,是刨子、锉子、推子等。如果图案比较复杂,那么匠人还会专门特制相应的工具。在雕刻图案纹样之前,工匠要把所雕刻的图案,在大脑里进行分析规划,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创造出一些有特色的民族图案,来进行不同的表达[3]。

凉山彝族家具的雕刻手法,主要是以阳刻、阴刻和线刻为主。阳刻和阴刻主要用于家具的表面和家具的外围,线刻主要是用于一些家具的木框上或者是柜子、凳子的脚边上。阳刻的手法,就是将家具表面上的轮廓图案,用雕刻的手法凸现出来。线刻的手法,就是用线来表现走向,所雕的线舒展流畅,以此来表现家具的韵律感。

凉山彝族家具借助阳刻、阴刻和线刻的手法,来增加家具的节奏感、韵律感、生动感和娱乐感。阳刻、阴刻和线刻的内容,有日月星辰类景观图案,也有树木花草类植物图案,还有豺狼虎豹类动物图案。同时,彝族人也会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是愿望,以雕刻的手段表现出来。这种艺术表达,是与彝族人的原始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

而花格饰面,实际上就是采用榫拼接成各种各样的图案,用许多花格形式的图案嵌装在木框内,使本来平面的家具门框变得丰富多彩(见图1)。

图1 丰富多彩的彝族家具花格饰面①

凉山彝族家具图案纹样艺术的发展,是随着彝族人对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而逐步来完善和递进的。彝族人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在其家具上用图案纹样来予以表示。这些家具上的图案纹样,一方面来说,是起到了一定的装饰效果,给彝族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快乐和情感上的震撼,传递着彝族社会的发展史和文化信息。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展示家具的类型,或者是借家具的图案纹样,来表达某种愿望,希望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相助而带来好运,达到类似一些吉祥物象征意义的效用。

凉山彝族家具装饰艺术,变化多样,丰富多彩,其图案纹样多取材于自然、神话传说、宗教习俗,等等。最初的彝族家具图案纹样,来源于宗教行为和图腾崇拜,后来慢慢被世俗化,演变成为彝族人用以美化生活的一种手段,从而摆脱了宗教束缚,具有了相对独立的艺术特征。

凉山彝族人喜欢把自身喜爱的、自身崇拜的和自身敬畏的图案纹样,用来装饰生活或者表达感情。彝族人就是以家具为载体,把这些图案纹样绘制在家具上,而使这些图案纹样逐渐演变成为彝族人特殊的文化符号。彝族家具装饰图案艺术实际上起到了一种文字的作用,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文化载体。彝族人在生活、生产中,形成了一些富有彝族特色的文化和习俗,就通过这些图纹装饰表现出来,体现出凉山彝族的社会特征和地域特征。这些图案,完整地记录着当地的文化、宗教、美学、政治和生活习俗。在凉山彝族家具上,随处可见的装饰图案纹样,是彝族人对其传统文化的自然呈现和对其生活习俗的自然流露。这些图案纹样,处处显现出彝族人生活的痕迹。在彝族家具装饰图案纹样中,有象征孔武有力的猛禽走兽,也有象征当地民俗的鹰爪、雁爪、猪脚等装饰图案。

凉山彝族家具的装饰图案纹样,有很多都是彝族人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抽象、归纳和变形,或者通过加工后的图案。从视觉上来说,彝族家具上有些图案纹样,并不符合彝族人现实生活或者生活体验的感受,但是其原型,却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和民族习俗,只是表现手法变化了而已。

彝族家具的装饰图案纹样,主要有动物图案纹样、植物图案纹样、几何图案纹样、文字图案纹样等,还有一些和宗教有关的图案纹样。

宗教图案纹样是当时彝族生产力低下、自然环境恶劣,以及彝族人生活困难的情形之下的艺术显现。由于宗教信仰本身是一种自我鼓励、自我挑战困难的一种精神动力。因此,彝族人对大自然心怀敬畏,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宗教神秘力量,来帮助他们克服和应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种种困境。

凉山彝族的宗教包含原始宗教和巫术的成分,凉山彝族宗教活动中所用的一些法器法具上的花纹,以及许多祭祀符号,都是非常优美的装饰图案纹样,颇具有原始的装饰意味。彝族人将有些驱邪的宗教图案纹样,还雕刻于木板,并将该木板悬挂于树上,以此来达到驱邪除鬼的目的。这些宗教图案纹样,有具体的,也有变形、抽象的。这些宗教图案纹样,是通过彝族整个社会行为和群体间的社交活动反映出来的,构成了彝族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

凉山彝族家具上的动物图案纹样,主要是一些龙凤纹、鸟兽纹等人们所喜爱的动物图案纹样。这些动物的形象,有完整的,也有抽象、变形的。其中,最常用的有龙纹样、凤纹样、璃龙纹样、云龙纹样,等等。这些图案纹样代表着权威、力量、勇猛、权贵等意义。龙的图案纹样在彝族家具装饰中,有时会以单条龙的形式出现,有时会以两条龙的形式出现。凤,则被许多民族称为百鸟之王,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彝族家具中的凤图案纹样,表现着一种美好、吉祥的意义。龙凤图案纹样在古代,一般都是彝族贵族所专用的图案纹样,普通彝族家庭是不能用的。

在动物图案纹样中,还有虎纹图案、麒麟图案、鹰图案、狮子图案、鹿子图案、仙鹤图案、喜鹊图案等纹样。这些动物图案纹样,经过彝族工匠的精心雕刻,或者和其他图案纹样相结合,可谓栩栩如生,具有独特之美。这些图案纹样,无一不寄予着彝族人的美好愿望(见图2)。

在原始的狩猎情况下,凉山彝族人的动物图腾就产生了。当时,彝族人很膜拜比自己力量大的所有动物,而生产力的低下,也更突出了动物图案纹样的地位。传说彝族最早的图腾为雷,雷又生了许多子女,有老鹰、青蛙、熊、猴子、蛇,等等。这说明彝族家具上的图案纹样,和彝族原始的动物图腾图案纹样,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图2 彝族人寄予美好愿望的各种图案纹样①

在彝族家具上的动物图案纹样中,彝族人还把动物的各个部分,给予了相应的分解。比如,鸡冠、鸡眼、牛角、羊角、鱼骨、猪齿等这些图案纹样,有些是反映彝族先民的牧民生活的,有些是反映彝族家家户户养殖的家禽的,还有些图案,则是对自身财富的显现。

彝族家具上的植物图案纹样,是彝族人对大自然的一些植物所赋予的深刻内涵和品质寓意,如竹子的高风亮节、牡丹的富贵繁荣、兰花的素洁朴实、菊花的高雅幽贞,等等。在彝族家具上的植物图案纹样中,用得最多的,是芙蓉图案、灵芝图案、石榴图案、葡萄图案等纹样。

彝族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很大影响,彝族家具上的众多植物图案纹样,也和汉文化有着很大关系。在汉人文化中的梅、兰、竹、菊及其寓意,彝族人也很喜欢。这说明彝族吸收了汉文化的养分 ,同时又在汉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演变与融合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在彝族部分家具的边纹上,有许多草的图案纹样做装饰,在草的种类中,有蕨草、花叶,也有各种花本身。在彝族家具上的植物图案纹样,除了花草树木,还有一些植物种子,如油菜籽、荞麦种子、南瓜种子、大蒜种子,等等。这些种子图案纹样的出现,说明了彝族从狩猎的原始经济向耕种的农耕经济的转变,这些图案纹样,就是彝族经济转变的一种过渡产物。

彝族家具上,除了常见的宗教图案纹样、动物图案纹样和植物图案纹样外,还有一些生活工具和器具等各类图案纹样。凉山彝族人生活在高寒地带,衣服主要都是靠自己纺织制作而成。当地彝族人所披的彝族服饰——“察尔瓦”,便是用羊毛织成的,纺车、纺锤、织布机,包括火镰渔网这些生产工具,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图案纹样。

凉山彝族人喜欢饮酒,故而酒文化也非常盛行。于是,酒杯也通过变形、抽象,变成彝族家具上的一种装饰图案纹样。还有女人、窗花、发辫这些图案纹样,也会成为彝族家具上的装饰图案纹样,当然,这些图案纹样会有原样的,也或者是抽象、变形的。

除了这些生活图案纹样外,还有几何图案纹样以及文字、人物、楼台等图案纹样。几何图案纹样,不是彝族人对事物的模仿,而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强烈追求。在彝族家具图案纹样中的几何图案纹样,有云纹样、菱形纹样、弧线纹样、直线纹样、回纹样等图案。在彝族家具中,几何图案纹样中的云龙纹样用的比较多,寓意在于祈求风调雨顺。

文字图案纹样是由古代的一些汉文字演变而来的,在彝族家具中的汉字图案纹样,应该是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比如,“福”、“祥”、“喜”等文字图案纹样。

同时,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彝族家具上还有一些类似汉文化中的花纹图案,比如,在彝族家具上的八宝纹,其图案纹样就明显是汲取了汉文化的一些传统艺术精华而形成的。

凉山彝族家具上的装饰图案,其色彩直接,很富有冲击力。彝族家具色彩很鲜艳,其传统装饰艺术用色中,也一般都是以黑、黄、红三原色为基调,以其他色彩为辅色(见图3)。黑、黄、红三种色彩占主导地位,这三种色彩的搭配,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

图3 以黑、黄、红三原色为基调的彝族装饰艺术色彩结构①

黑色为彝族家具装饰中的底色,黑色和红色搭配,有视觉上的刺激效果,又有色相明度的对比,还能烘托并显现出热烈的效果,其他民族所用颜色,一般都很少用黑色,而彝族却认为黑色稳重。黑色在彝族被寓意为广、高、深、密、强等,同时,黑色在彝族,还被认为有庄严、严肃、土地等寓意。彝族人崇尚黑色,认为黑色衣服有保暖的作用,黑色还能够保护狩猎的人们,使人们在狩猎中不被发现,可以起到很好的隐蔽作用。在彝族大型祭祀中,毕摩就穿着黑色法衣主持活动。在彝族中,男女老少的服装,也大都以黑色为主。

黄色的加入,使色彩更为鲜亮。彝族装饰中的黄色,是一种柃檬黄,比较亮。黄色使得装饰图案在黑的底色之稳重中,呈现出一种跳跃的效果。蓝色代表天空,黄色代表大地,大地代表母亲,黄色更代表收获和太阳。太阳是古代各民族最崇拜的对象,如果没有太阳,世界将是一片混沌,不会有任何植物和动物产生。在以农耕为主的凉山,彝族人对太阳的依赖性更大。现在,凉山彝族过火把节或者其他各种节日,很多彝族人都要打着小黄伞,来观看比赛或者庆祝节日。当下,凉山彝族少女都很喜欢用油布小黄伞。这也是因为自古以来,彝族人都认为黄色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一直视黄色为美丽的色彩,为色彩中的正色。

红色是中国的传统色彩,中国各民族人民都喜欢大红的颜色,因为红色可以给中国人带来喜气和热烈的感觉。凉山彝族作为中国的民族之一,也不例外。彝族人同样重视和喜欢红色,把红色看作是生命之色。所以,红色在凉山彝族家具上的图案纹样以及其他各种装饰艺术之中,都具有很高的地位。红色在彝族人心中,是火的颜色,彝族对红色的喜爱,主要是源于对火的偏爱。因为彝族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火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说是最至关重要的。

现在,彝族每个家庭都有火塘,彝族的火塘不仅仅是用来取暖,更重要的是,彝族家庭把火塘视作一种家庭中心设置,但凡一家人议事或者进行重要的仪式,都要聚在火塘前举行。

四川的小凉山有个风俗,就是彝族姑娘出嫁的当天,要在火塘前举行告白仪式,夫家人来接新娘时,不但要向父母告别,而且还要向火塘告别。向火塘告别,就是由“过福人”背上新娘绕火塘三圈,一边绕一边哭,表示对火塘的尊重,并且感激火塘保护新娘长大成人的恩情。男方的家庭,则同样要在火塘旁边举行仪式。男女双方在结婚同房的第二天上午,夫家要在火塘旁边,举行为新夫妇迎魂的仪式。刚过门的新娘和夫家的人一起坐在火塘旁边,由早就请来的毕摩举行转魂仪式。仪式就是毕摩手提一只母羊,从左向新娘的头部绕七圈,再从右绕九圈,这样是要将新娘的“灵魂”,从娘家转到夫家来,也是告诉夫家祖先,并且以此来得到夫家祖先灵魂的认可。举行这个仪式之后,新娘才正式成为丈夫家庭中的一员。

彝族视火塘是很神圣的,彝族人不能往火塘里吐痰、丢垃圾,也不能跨越,更不能亵渎火塘,不然就是对火神的不敬。彝族人把红色也看作是血液的象征,因为血液是红色的,而血液则又是生命的象征,所以彝族每年都要举行火把节。火把节被彝族视为最隆重的节日,足以可见红色在彝族人心中的位置。彝族家庭中火塘的火,一般是常年不灭的,因为彝族人认为家庭中火塘的火,是与整个家庭的命运相通的,如果火塘的火灭了,就表示不祥,所以彝族火塘被称为“万年火”。

彝族家具的色彩结构,除了黑、黄、红三原色,还有其他颜色作为补充,比如,白色、绿色、紫色等其他颜色,用来作为调和运用。色彩在凉山彝族人心中,就是一种寓意、一种暗示,同时也体现出这个民族的特征。

凉山彝族家具装饰图案纹样丰富多彩,形式多变,这与彝族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同时也体现出这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凉山彝族家具的装饰图案纹样,是彝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凉山彝族先民数百年来创造的一种优秀文化,也是艺术性很高的民族文化精华,是彝族人智慧的结晶,是民间工艺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注释

① 图片来源:作者摄影.

[1]刘洁.四川彝族家具造型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5-7.

[2]彭晓玲.云南楚雄彝族家具装饰艺术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0:32-36.

[3]罗毅.罗边伍各.大凉山彝族传统家具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2014(1):129-130.

猜你喜欢

火塘凉山彝族
彝族海菜腔
山西离石德岗遗址
“你这块凉山的石头”——倮伍拉且访谈
稳岗拓岗凉山就业扶贫拔“穷根”
凉山有了致富金“药”匙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云南彝族的火塘文化
火塘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