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眼底病取穴规律初探

2015-11-23蒋娇娜于海波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眼底病医家视神经

袁 方 蒋娇娜 于海波

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眼底病取穴规律初探

袁 方 蒋娇娜 于海波

针灸治疗眼底病古今均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与记载。本文对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眼底病的临床研究与报道、实验研究进行分析,探寻取穴特点与规律,以期为针灸治疗眼底病提供参考。

针灸;眼底病;取穴;中医眼科

眼底病包括视网膜、视盘、脉络膜和玻璃体的疾病,是损害视功能的重要眼病〔1〕。中国古代眼科对眼底病的命名,限于当时的条件,无法窥视眼内结构,故其命名只能是凭自觉症状,如暴盲、视瞻昏渺、云雾移晴、萤星满目、高风雀目等〔2〕。针灸治疗眼底病,古已有之,在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主治眼病穴位36个,我国现存最早的眼科专著《龙木总论》有专门的“针灸经”篇,明代眼科大全《审视瑶函》详列针灸治疗要穴图像。由于针灸独特的疗效,至今仍被广泛用于眼科临床。现代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各种眼底病有大量的临床报道与研究,本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群体性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探讨眼底病针刺取穴规律和特点,以期为针灸治疗眼底病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针灸”“针刺”“眼底病”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出199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相关临床报道与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共79篇,共涉及69个穴位。采用Access数据库分别设计取穴表、穴位归经表、穴位分布表,各表之间建立相关连的联系。一个穴位在一篇文献中出现一次或多次,均计数一次。

2 结果

2.1 取穴频次

79篇相关文献中,共涉及69个穴位(经穴与奇穴)。其中频数较高的前20个穴依次是睛明、风池、球后、太阳、合谷、承泣、三阴交、足三里、攒竹、光明、肝俞、肾俞、太冲、百会、瞳子髎、丝竹空、行间、新明1、四白、太溪(表1)。

睛明穴最早见于《素问·气府论》:“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目内眦各一。”《针灸甲乙经》有:“目不明,……目无所见,睛明主之。”睛明为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脉交会,会诸经之气,针刺此穴可使经气上行于目,使目有所养,是治疗各类眼疾的局部首选要穴。医家多采用0.25 mm×40 mm~0.25 mm×50 mm毫针针刺1~1.2寸(“寸”为腧穴定位专用单位,下同),夏氏〔3〕、田氏等〔4〕深刺睛明穴达1.5~2寸。为了避免眶内出血,有些医家选用上睛明、内睛明来代替。

风池为足少阳、阳维脉交会穴。足少阳经脉起于目外眦,经别散于面,系目系。人体六条阳经均上头面,而阳维脉维系诸阳经。故风池穴自古就是调整目睛气血的常用穴。现代医家在使用风池治疗眼底病时,大多针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1~1.2寸,也有些医家向同侧目内眦〔5〕、对侧眼球方向进针0.5~0.8寸〔6〕。

球后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善治目疾。其浅层分布有面神经、眶下神经的分支和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动眼神经下支,眼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等,因此具有良好的调节眼部供血状况及神经功能的作用〔7〕。球后穴位于眶区,故针刺操作需要谨慎、规范,张氏总结出“五步法”针刺球后穴治疗视神经萎缩〔8〕。

除了局部取穴、辨证取穴外,许多医家还发现臂臑穴是眼底病治疗的一个满意的刺激点,该穴位在古代文献中没有用于治疗眼病的记载。白氏等认为其治疗作用可能与改善眼周丰富的血液循环,并促进神经递质、营养因子释放,加强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提高视皮层的兴奋性有关〔9〕。

2.2 取穴部位

对穴位所在部位的信息分析显示(表2),43.7%的穴位位于眼眶周围,29.46%的穴位位于四肢部,15.71%的穴位位于头面部(除眼周外),9%的穴位位于背部,还有2.13%的穴位位于腹部。医家多以眼眶局部取穴配以辨证远端取穴。局部取穴又可分为眼眶周围取穴及头面部(眼周外)两组,徐氏等把这两组分别称为近取组和中取组,并对两组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而提出中取法可取远端取穴及眼眶区取穴之所长,优势互补,还可规避风险〔10〕。此外,还有医家仅用头针〔11〕或腹针〔12〕治疗眼底病,也取得一定疗效。

2.3 穴位归经

在针灸治疗眼底病的文献中,共选用了手足三阳经、足三阴经、手厥阴心包经,任督二脉,共12条经脉(手太阴与手少阴经未提及)。如表3所示,足太阳膀胱经的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奇穴(非经穴)。所有经脉中,足三阳经使用频率最高。“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会迎香),交鼻根部,与旁边足太阳经交会(会睛明),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中。可见足三阳经均直接与目发生联系。此外,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目内眦交接,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衔接。

表1 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眼底病的取穴频次

表2 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眼底病的取穴部位分布

表3 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眼底病的取穴归经情况

3 结语

针灸治疗的取穴犹如战场上的调兵遣将,穴位的选择、配伍对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眼底病的研究众多,本文试图梳理出其中共同的取穴规律,以裨益临床。但是眼底病种类繁多,本文只是大体上对现代文献中针灸治疗眼底病的取穴做了总结,试图找出规律性的共性,未能深入地探寻不同症状、不同证型、不同病症的针灸治疗规律,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总结。

[1]魏文斌,陈积中.眼底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

[2]李传课.中医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26.

[3]夏勇,刘睿,孙竞劲,等.深刺眶区穴位为主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5):421-423.

[4]田涛.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1998,17(2):3-4.

[5]刘坚.电针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65例[J].中国针灸,2000,10:595-596.

[6]王海彬,董微丽.中药针灸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37-1739.

[7]陈莉萍,黄修武.针刺球后治疗眼科疾患[J].四川中医,1998,16(6):57.

[8]张鸥.球后穴“五步法”针刺为主治疗视神经萎缩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0):1135.

[9]白宇峰,李凯.臂臑穴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309-311.

[10]徐斯伟,胡蔚琼,张必萌,等.不同取穴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11,52(8):701-702.

[11]郑建中.针刺和头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1983,3(3):4.

[12]秦霖,邱波,庞龙,等.腹针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1,27(4):35-37.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aws of acupoints-selecting for ocular fundus diseases

YUAN Fang,JIANG Jiaon-a,YU Haibo.Acupuncture Department of Shenzhen TCM Hospital,Shenzhen 518033,China

Acupuncture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for ocular fundus diseases since ancient times,and many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have been performed about it nowadays.With the method of TCM basic theory,meridians and acupoints theor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this research aimed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es about acupuncture therapy for ocular fundus diseases,and tried to find the laws of acupoints-selecting for it.

acupuncture;ocular fundus disease;acupoints-selecting;TCM ophthalmology

R245

B

1002-4379(2015)04-0256-03

10.13444/j.cnki.zgzyykzz.2015.04.007

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条件与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项目(No.CXB201111250113A)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深圳518033

袁方,E-mail:yuanfangszzy@163.com

猜你喜欢

眼底病医家视神经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现状
“燕赵医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激光光凝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眼底病的疗效及对视力的影响
《图说小儿眼底病》一书出版
《图说小儿眼底病》一书出版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细节护理对眼底病患者的实施效果及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作用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