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与“建构”
2015-11-22彭丽任东华
彭丽 任东华
摘要:从水火不容的“解构”走向开放包容的“建构”,是当代女性主义诗学价值转型的主要理论特征。女性主义诗学的“解构”与“建构”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与主客两个方面的内在必然性。其价值转型促进了两性审美关系的和谐,拓展了平等和谐的审美释放空间,对于自身话语体系的重构、两性文化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当然,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并不意味着女性主义诗学话语体系的真正建立,还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女性主义诗学;价值转型;“解构”与“建构”
女性主义诗学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欧美各国崛起的一种重要的理论话语和文学批评模式。它以对历史文化、文化现象、文学文本的深入反思与创造性阐释,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历史传统、文学乃至生活的既定认识。作为女权运动在学术领域的自然延伸,女性主义诗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实践指向与文化批判色彩。总的看来,它的内容多集中在对男性创作的重新阐释与评价、对女性创作的评论与总结,以及对女性美学体系的探索、女性写作理论的建构等方面。
上世纪80年代,女性主义诗学被引入中国。在当时文坛大力译介西方文化与文学理论资源的喧哗声中,它以其特异的姿态对中国当代文学写作及文学批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然,相较于其它西方理论模式在中国的迅速接纳和积极实践,它在中国的接受并非一帆风顺,这主要源于中国有别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情和中国民众对“女权主义”“女性主义”的误读与偏见。诚如戴锦华所言,当时的人们对于女权主义这样的字眼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反感、恐惧或厌恶”,“如果说,许多词都有自己的形象,那么,这时候,作为一种大众想象,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形象是一些丑陋不堪而又张牙舞爪的女人”。①但这种现象随着1986年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中译本的问世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如果说在此之前,中国学术界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介绍与评述是零星的、有限的,尚未从整体上对中国的文学创作、批评观念与方法发生明显的影响,那么此后,中国文艺批评家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创造性的运用,女性主义作家的创作实践和研究者普遍的关注,终于使得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大陆呈现出别树一帜的态势。梳理女性主义诗学在中国的流变与发展过程,我们发现,随着本土化程度的深入,其价值内涵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女性主义诗学正在沿着从势不两立的“解构”向开放包容的“建构”的价值逻辑发展。究其原因,这种价值转型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动因,也是人们不断反思的结果这种反思,主要集中在对西方女性主义“中国化”的思考、批评主题的单一化和批评视角的局限性等方面,②这也表现出女性主义诗学正在呈现出成熟的品质。
事实上,关于女性主义和女性主义诗学的研究,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随着该理论的诞生而从未间断过。虽然相比国外的研究,当下中国女性主义诗学及其研究仍显得有些焦躁,这种焦躁的情绪集中表现在对女性主义诗学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研究不足、批评的指导思想与方法论尚不成熟。故探讨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与美学意义,其目的在于管窥女性主义诗学的精神品质也许只有真正领悟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方能更为自觉地从精神内涵、审美视域、批评思路与方法论上丰富和完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而不是从概念和术语上标新立异。
一从“解构”走向“建构”:
当下女性主义诗学价值转型的理论表征纵观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我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发展,我们发现女性主义诗学大致走过了社会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性别诗学等三个阶段,③当然这种描述只是一种简单的勾勒和轮廓,因为这些理论形态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交叉并存于女性主义文学的批评空间。在社会历史批评阶段,女性主义诗学往往有别于一般的社会历史批评,把女性文学的审美特质作为批评的重心,往往忽略或回避了一些女性文学作品所涉及的历史反思、政治意识形态。④在女性主义批评阶段,女性主义诗学则承袭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批评思路,开始基于性政治的角度来审视和批评女性文学或者男性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于是“性别政治”、“性别歧视”、“女性意识”、“男权本位观念”等概念充盈了女性主义诗学的批评空间,使得女性主义诗学呈现出一种势不两立的“解构”的价值取向,⑤具有鲜明的性政治印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女性主义诗学步入“性别诗学”阶段,研究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这一阶段的理论与实践似乎并不协调:在理论上,性别诗学试图建立一种两性共融的和谐的新型审美理论;⑥但在实践上,“性别”事实上等同于“女性”,“性别诗学”与“女性主义诗学”是通用的,而且其批评思路和方法依然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窘境。⑦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又提出“文化诗学”的概念,并以此取代“性别诗学”,试图消解对“性别”的误读。
如果我们把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这段时期与21世纪以来的这十余年进行比较,很容易看出女性主义诗学在价值取向上从“解构”走向“建构”的显性轨迹与现象。当然这种解读仅是基于一种宏观的视域和粗略的概貌。两种不同价值取向中的任何一种既不表明它对某个历史时段的适宜性,也不表明它对所有女性主义作家的涵盖性,因为这种解读只是建立在女性主义诗学在某个历史阶段的理论特征、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诗学作家基础之上的,而且“解构”与“建构”在词源学意义上仅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非绝对的意义在这里,“解构”与“建构”在三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在写作与阅读策略上,前者呈现的是对解构与颠覆男权主义所作的探索与努力,后者则是在认同男权主义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对两性之间和谐与平等的追求与渴望;在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上,前者试图以一种人格的独立和单性的精神独白与男权话语体系相对抗,后者则觊觎在两性之间搭建沟通与对话的桥梁,使先前剑拔弩张的两性关系走向共融与和谐;在“终极目标”⑧上,前者各种探索和努力的终极目的在于取代男权话语中心地位,而后者则是建立两性和谐关系并通过两性的共同努力创造一种美好的精神世界。
我们先来看看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末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取向。这一历史阶段的女性主义诗学,不管是在题材的处理、主题的选择与提炼上,还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解构”倾向。从题材的处理看,本阶段女性主义诗学往往采取一种单性叙事的策略,特别是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顺应某种特定的政治导向,以一种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诗情画意的语言塑造某个具有精神偶像意义的英雄形象,这也使得女性主体性的影子在其围绕英雄形象而建构的宏大叙事中有所淡化。比如,杨沫的《青春之歌》,作品中的江华、卢嘉川、余永泽等主要男性人物都是围绕女主人公林道静而设置的,男性的单性叙事一方面强调了挑战与解构男权主义的女性话语,但同时也使得女性形象在刻意的“人性过滤与性格提纯”中失真。⑨从主题的选择与提炼看,女性主义诗学在经过多年的“突围与表演”之后,便从单性叙事的题材处理发展至一种驱逐男性的主题选择与提炼,由对男权话语中男性形象的爱与希望转变为厌倦与憎恶,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男性形象也由“高大伟岸如父如兄”演变为“颓败猥琐如流氓”。⑩如王安忆的《小城之恋》、铁凝的《棉花垛》等女性文学作品,或大胆揭示、描述女性心理,或浓墨渲染女性的生命原始欲望,均是基于女性的单性需求话语而建构的。通过这些探索、尝试和努力,女性主义诗学试图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驱逐和颠覆男性主义话语体系的主题提炼而建立一种独立的具有抗衡意义的女性话语体系。从具体表现形式看,女性主义诗学则陷入一种女性单性叙述和欲望话语的状态,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阶段,随着徐坤、陈染、林白等一大批女性作家以女性特有的视域、立场和体验,以“身体”语言展现女性对传统伦理文化、男权话语体系的挑战与颠覆,在此情景之下,人们便冠以“身体写作”的术语予以反思和批判。事实上,“女性写作”并非单纯的“身体写作”,而是有着深厚的背景与文化内涵,它是女性主义诗学对抗、突围、解构男权话语体系的一种策略和技巧,然而这种尝试和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解构和颠覆了男权话语体系,同时也消解了女性主义诗学批评应有的锐利锋芒。
女性主义诗学的这种尴尬和困境,逼其自觉地进行自省和反思,并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快速地转身和转型。之后,女性主义诗学开始以现代与传统的视角审视男权话语体系,默认了男权话语体系的客观存在与价值,在指导思想与策略上均作了调整毕竟,女性主义诗学的终极目标并不是消灭男性,而是解构和消除性别歧视和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于是,女性主义诗学不再沉醉与迷恋于女性主义的王国,而是基于人类学的视角,探讨男性与女性问题及其关系。即便针对男权话语体系的颠覆与批判时也持有一种温和与关爱的色彩,并努力把两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局面转化为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价值转型,并不意味着女性主义诗学向男权话语体系的妥协与让步,而是寻找一种通达自己精神家园的新途径,它表明女性主义诗学开始走向理性与成熟。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一方面其批评话语的重点和方向发生了巨大变化,更为关注社会性别习惯、男女作家的社会地位、读者社会学所给予作家的影响,并试图建构与女性主义诗学有别的“性别诗学”,呈示文学学科的延展性、多义性和包容性,展示新的批评观与批评视角;另一方面,作家的创作实践也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如女作家林白在其《万物花开》中大力张扬了“自我”与“他者”的融合,在其《致一九七五》中则进一步深化探讨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陈染在其《我们能否与生活和解》中表达了一种眺望人之内心的诉求等,这些女性文学似乎都在矫正与解构“泼辣激进”价值取向下的叙事策略,洋溢着一种温暖的气息。
二客体转型与主体需要:
当下女性主义诗学价值转型的动因女性主义诗学从水火不容的“解构”向开放包容的“建构”价值转型,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的必然性。
基于历史背景,在数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女性始终被多重势力压迫和奴役,她们一方面渴望自由与平等,也不乏为之挣扎和斗争,但同时也形成了无奈的逆来顺受的文化积淀和思维惯性。我们不可将之视为天然定律,而应将之视为一种力量的酝酿和积蓄,其爆发需要一种适宜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导火索。如果说上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唤醒了女性意识,促进了女性的自我觉醒,那么,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则为女性的这种精神诉求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而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女性主义的输入与传播,为其提供了一种文化视角、精神指引、方法论指导。在此背景下,女性主义诗学“解构”的价值取向所呈示的或许更多的是一种久经压抑的精神释放;而在精神释放之后,便拥有一种清醒和理智。事实上,这种价值转型的背后有着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它既有客体的整体转型的影响,也有着女性主义诗学的内在需求。
基于国内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发展与完善,包括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潮、哲学观念等上层建筑,也在所难免地走上了漫长的转型期。就政治文化转型而言,其转型特征主要表现为思想更加解放,公民权利切实得到保障与实现,社会民主化程度不断提升,自由与平等正由“理想王国”变为现实图景。这种转型对女性主义诗学的影响,表现为一种渴求两性权利平等的写作与阅读策略,一种主张两性对话的人生诉求,一种觊觎两性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女性主义诗学这种转型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在其内涵与实质上是一致的。就哲学观念转型而言,“非理性转向”受到“文化学转向”与“后现代转向”的冲击,“语言学转向”受到“图像转向”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学者呼吁哲学观念转型,如王元骧倡导以“实践理性”促进人之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钱中文呼吁以“新理性精神”建构文化艺术的价值与追求等,这些理念都促进了女性主义诗学对人文精神、“解构”价值取向的理性思考以及对“建构”价值的追求与探索。
基于国际背景,当下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也在向后女性主义批评转型,具体表现在:其一,后女性主义对女性主义过于浓重的政治色彩与过激的实践行为予以了批判,并运用新兴的后现代理论建构新的女性主义话语体系;其二,当下西方社会出现的男权回潮理论,支持后女性主义观点,并对男女和谐相处予以温情的回应和实践;西方政治经济对于女性主义话语产生着重要影响从政治上看,倾向于保守主义资产阶级右翼势力反对和批判女性的政治要求,提倡女性回归传统婚姻家庭,以促进社会稳定;从经济上看,商业资本机构则希望女性以更多的商品消费包装其“女人味”,这些都使得西方女性主义由水火不容的“解构”向刚柔并蓄的“建构”价值转型。由此审视当下中国女性主义诗学转型,不难看出其转型背后的重要推动力这是时代发展使然。
基于当下女性主义诗学自我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还是在人格与精神层面均获得了更多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更多地源自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与女性主义诗学“解构”的突围与反抗分不开的。但由于“解构”的价值追求更多地建立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之上,加之没有成熟的系统的本土化的女性主义诗学理论,使得它既没有找到和找准价值定位,也缺乏一种成熟的方法论的指导和实践,最终导致了历经“解构”之后陷入困惑与迷茫。正是这种困惑与迷茫,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西方女性主义和中国女性主义诗学,试图以新的价值取向引领新的女性主义诗学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女性主义诗学在经过多年的“解构”之后,人们发现,其价值取向、“颠覆式”写作、“快餐式”阅读,最终的结局则是审美追求与价值立场的缺失,这使得人们反思女性主义诗学“解构”的价值取向。事实上,在步入新世纪之前,人们就已意识到“解构”的女性主义诗学的种种弊端,如全盘吸收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使得中国女性主义诗学不自觉地套上了形而上学的桎梏;过激地强调男女二元对立,即便建立了女性主义中心话语体系,它在实质上都是人性的偏离,其所谓完美的精神家园便成为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在文本上将“性别”与“政治”隔离开来,不仅破坏了文学批评的固有范式,也使得女性主义诗学陷入盲目与混乱。综合以上因素,当下中国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成为一种必然。
三审美场域的建构与自由表达:
当下女性主义诗学价值转型的美学意义当下女性主义诗学由“解构”到“建构”的价值转型,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任一鸣曾用四个“更加”概括了这一转型的美学意义,即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意味着性别角色将更加丰富多彩,两性审美关系将更加和谐,性别文化的内涵与审美外观将更加丰富,性别文化与审美领域将更加开阔。这一理论概括,表明了当下中国女性主义诗学超越性的姿态和价值取向的明确。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种视角进一步探讨女性主义诗学价值转型的美学意义。
从女性主义诗学的自身话语体系看,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促进了两性审美关系的和谐。从“解构”价值取向下的男女二元对立到“建构”价值取向下的二元对话与融合,反映了女性主义诗学审美场域的拓展,反映了女性主义诗学走向理性与成熟的品质。在“建构”价值取向的指引下,女性主义诗学开始从历史与现状审视与思考社会性别的演绎,从文化与文学的视域探讨和寻找性别文化的演变,从当下国际国内两个背景解读和建构两性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些审美视角的转化,不仅使其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现实使命感,而且使其自觉地认同两性之间的历史差别与现实差距,也正是这种认知与认同,促进了女性主义诗学自觉走近男性主义话语体系,使得两性审美关系在一种互文的语境中得以更好地阐释这无疑为转型后的女性主义诗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女性主义诗学开始从对两性创作批评有别的话语体系中走出来,强调和突出个性的写作方式与批评理论,平等地对待与关注两性的性别特征之于文学上的独特反映及其关系,并以跨学科的视角促进两性在不同学科间互文共生,彰显当下女性主义诗学的超越、开放、多元的品格这无疑为转型后的女性主义诗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开始从文化和文学两个重要领域强调女性意识和社会性别重构,这种致力于文学与女性生存现状改善的实践,不仅使女性在意识形态层面获得了更好的服务,而且也使得性别文化与两性关系获得了新的发展这无疑为转型后的女性主义诗学体系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现实条件。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之于重建两性审美关系和重构自身话语体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从女性主义诗学的精神理想看,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拓展了平等和谐的审美释放空间。在势不两立的“解构”价值取向下,由于性别及其特征定位的模式化,女性主义诗学之于两性作家的审美批评存在着偏见与不公正,如给予男性作家的文学作品的审美批评往往是理性、开阔而且有思想深度的,而给予女性作家文学作品的审美批评往往是相反的,致使审美释放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步入狭隘的境地,而且因难以自圆其说而落入尴尬。价值转型后的女性主义诗学无论在其价值取向上还是在批评理念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在方法论上开始运用文学、文化批评的各种方法,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学研究置入一个更广领域、更高层面、更深层次上进行动态考察,开始着重研究性别诗学通向诗学的策略与路径、文学创作主体和接受中的性别倾向、文学文本的性别问题等,这些研究视域和批评理念的变化,不仅将深化文学文本意义、性别文化的研究,而且还可以催生许多新的生长点,将先前不曾被发现或有意遮掩的问题呈示出来,丰富和深化人们对文学的理解,同时也将促进两性文化走向平等与和谐。
总的看,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是时代背景和文化自身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对于自身话语体系的重构、两性文化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女性主义诗学执着于促进价值转型,虽然人们冠之以“性别诗学”或者“文化诗学”,回避“女性”或者“女性主义”,但并不意味着女性主义诗学话语体系的真正建立,它的真正建立与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事实上,它的建立与实现还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境。比如,走近或居于话语中心位置的女性在新时期历史语境中如何获得其主体地位,在性别自由选择较为狭窄的当下社会如何定位女性身份等,这不仅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去不断破解,也需要全社会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再比如,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较为欠缺对“女性美学”,女性思维和女性对题材、主题、意象、语言、文体等的处理与女性生理、社会性别之间关系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及过于关注文本中女性的命运,而忽视文本本身,这些无不是本土化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软肋。事实表明,女性主义诗学的价值转型与实践、富有平等和谐品质的当下女性主义诗学话语体系的重构还需要经过一段较为漫长的路程,但其价值取向、批评理念和实践探索已经而且将进一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引领人们持续挖掘女性主义诗学的内涵与外延,这一过程也正是当下女性主义诗学建立与完善的过程。
注释:
①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②③陈娇华:《近年来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新趋向》,《兰州学刊》2013年第9期。
④林树明:《女性文学研究、性别诗学与社会学心理》,《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⑤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8-99页。
⑥林树明:《性别研究,意会与构想》,《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27卷。
⑦万莲子:《性别: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导论(1985-1905大陆)》,《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⑧杨彬:《新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目标与出路》,《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⑨王春荣,吴玉杰:《反思、调整与超越:21世纪的女性文学批评》,《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⑩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王元骧:《“新理性精神”之我见》,《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钱中文:《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东南学术》2002年第2期。
杨莉馨:《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实践20年的回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任一鸣:《解构与建构中国女性文学与美学衍论》,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成红舞:《从女性主义诗学到性别诗学》,《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