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金钱板

2015-11-22廖伦涛

剑南文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金钱群众

■廖伦涛

打小,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金钱板。因母亲乡下教书,平时少在家,我们六个孩子主要是和婆婆住一起。父亲是盐亭文化馆馆长,工作很忙,一天吃三顿饭才回家。那时人小不懂事,我们对他并不是很亲,主要是他对子女要求太严厉了。每天,我们只要一见了他,就象“老鼠见了猫”。小娃娃嘛,谁不撒个谎、做错事,或是成绩下降点?但我们不行,只要谁摊上这事,父亲准叫我们一字排开,伸出手掌,拿着厚厚的金钱板,挨个挨个,愤怒地打上十来下,并且还不准叫,不准哭,不准跳……有时候,都快吃饭了,我们还在一边挨打,一边掉眼泪,手打肿了,还要数着挨了多少下。也不准谁来说情。

生在书香世家,“家教”甚严,规矩也特多:出门、回家要和家人一一道别、问候;吃饭时,家里人没到齐不许动筷子,夹菜要就近,不许在碗里碟里挑选;更是不能吃饭时拌嘴说话;睡姿要两腿并拢,侧卧;坐姿要端正,站有站像,坐有坐像;他人讲话不许插嘴,打喷嚏时捂嘴转脸低头;进出开关房门要轻……

为了增加知识、拓宽学习渠道,父亲还给我们布置了一项“课外”任务,每天必背一首唐诗。不但要解释清楚,还要说对作者姓氏名谁,并熟记三个成语,会解释。如有时贪玩,一下记不起来,父亲就沉着脸,在你的跟前走来走去,金钱板一晃一晃的,吓得你不敢喘大气。我们这时还真像是一个个小日本鬼子,给八路军收拾怕了似的,害怕极了。

父亲书精诗妙、笔墨纵横,是县城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特别会做群众文化工作。他身材魁伟,经常背着一个旧帆布包,里面装着钢笔、小本纸、莲花闹、金钱板,一走到那,就写到那,打到那,给城乡群众带去了无数欢乐。

金钱板,又称“三才板”,“金签板”。巳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于清初。

《易经》说“道有天道,地道,人道”三块竹板各代表一道。广泛流行于巴蜀各地,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群众最喜爱的一种表演形式。艺人们常走村串户,或院坝或茶场演出。

金钱板由长约一尺,宽约一寸,厚约0.25寸的楠竹片制成。共3 块,为使竹板敲打动听,板中还嵌有小铜钱。既作伴奏乐器,又作表演道具。

要打好金钱板并不容易,首先得有过硬的基本功。由一人表演,一边打一边演一边唱,来不得半点虚假。唱词,要熟记硬背,使用四川方言,一句七到十字,两句一联,一直压韵到底;表演,要准确到位,形像生动;敲打,击节的轻重快慢,都得随着表演的需要灵活变化,还得突出手眼身法。为了背熟唱词,无数个茶余饭后,父亲在小天井里,以说代唱,字正腔圆,一段唱词不知要背上多少遍,有时实在想不起来,又叫我们给他提示一两个字;他手中的三个板子,真是栩栩生风,快慢自如,呼来耍去,一派清脆流畅。

演出时,父亲最爱用右手拿着的一块竹板有节拍地打着左手拿着的两块竹板的不同部位。其响声给人一种清新,铿锵而又有和谐节奏的音乐感。击打一两分钟后,场子镇住了,观众安静了,父亲才在金钱板的节拍下开始不紧不驰、有声有色地演唱。他声音宏亮,咬字吐词、字正腔圆、中气十足、节奏稳健,深受群众喜欢。那时,人们最喜爱听的金钱板有:《武松赶会》、《瞎子算命》、《货郎子》、《绕口令》、《十八扯》、《老实话》、《小菜打仗》、《俩相帮》、《圈套》、《激浪丹心》、《洪湖凯歌》、《双枪老太婆》等。

每当看着父亲精彩的表演,观众都爆以热烈的掌声。一场演出完后,我们就像笼里放出的一只只小乌,欢快地在台上跑上跑下,既羡慕又高兴。

为了适应形势新发展,繁荣文学创作,丰富群众舞台,父亲一方面下基层培训文艺骨干,组建群众演出队、故事小分队,重点选调培养了顾冬伲、何琅、林海、岳定海、雷明伟等一大批文艺拔尖人才,(现在他们巳成长为省市舞蹈、编剧、文学创作等方面的佼佼者)又拿起笔来搞创作,先后在各级刊物发表了大量的文学曲艺作品,较早成为了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其事迹被收入 《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由于是自创作品,他既有成就感,又倍觉亲切,一拿起金钱板演出时,更是神清气爽,格外投入,铿锵有力,令人称奇。

父亲一生极不容易,在他强打欢笑背后,内心却有锥心之痛!在长期的“极左”年代,他竞含冤遭整长达三十来年。三十年啊,人的一生能有几个三十年?!还清楚记得,那时,有的人整怕了,受不住了,纷纷的抛家别子,跳河、投井、抹脖子……而父亲在肋骨被“造反派”打断三根、深夜外出“逃命”几个月后竟能重新回到我们中间。这本身就是个了不起的奇迹!那时,全家九人,生活极为困难,他和母亲每月仅有几十元钱,政治的、经济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一生勤劳俭朴,经常是一身灰色洗旧的卡其服,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零食,身上一有一两角钱,就又去把它买成书。这些大事小历,我们都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我们长大成人,做了人父、经历了许多之后才真正明白,原来世态炎凉,岁月如刀,养家糊口,居家不易;因情结缘,因亲而痛,慢之弥濠,爱之弥切!特别是在被亿万人诅咒唾骂的“四人帮”横行时期,你知识越多就越反动,你就得三天两天一挨斗,过着猪狗不如的苦日子!这样,父亲成天处于极度忧伤、惶惑、焦虑、悲苦之中,哪有什么好心情?如孩子再管教不严,出点问题,后果更不堪设想。也难怪,父亲每次用金钱板打我们时总是下手那样狠。

父亲一生爱憎分明、立场坚定,他最崇敬的伟人是邓小平。一遇重要日子,他都要教家小排成长队,在小平同志的像前深深地行上几个大礼。

一个肉身倒下去,化解为尘土;一种精神树起来,升腾为日月。转眼,父亲巳去逝两周年,可在这每一天里,我们对他的怀念从未有减。而今年的“父亲节”又来临,没有了父亲,我们就成了半个孤儿,没有父亲的“父亲节”,我们该咋过?!父亲啊,生死即湟磐,随缘即安宁。凋零过后是繁华,生门以后是忘川。这一起一灭,都是沧海桑田;一开一合,总是往事云烟。人生不由已,灵魂却自由!你虽然永远地走了,就像一只美丽的风筝越飞越远,可那一茎茎血脉相通、世代相传的红线,仍将我们情牵梦绕,紧紧相牵!当泪雨成行、提笔千筠,我不禁又悄悄拿起他用过的金钱板,“噼噼叭叭”打了几下,于是耳边又响起他最喜爱的《疑人偷鸡》:一间房子两隔壁,这家姓李那家姓徐。

李大爷今年五十几,喂了一群肥母鸡。

今天上街去看戏,把老汉看得好安逸。

……

猜你喜欢

金钱群众
二则(金钱下的木偶)
多让群众咧嘴笑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语丝画痕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二则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重视时间比重视金钱更能让人快乐
学生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