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视听教材的创意
2015-11-21王国珍
王国珍
摘 要 医学视听教材的创意应依据教学内容与原则,对教师依据教科书编写的稿本进行二度创作。在后期编辑中,应依据稿本和视频素材广开思路,以借鉴融和、求新创异的理念拓展视听影像的美感,提高观赏度,激发学习者求知兴趣,达到教育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 医学视听教材;教科书;3D模拟动画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0-0061-02
Views on Creativity for Medical Audio-visual Teaching Materials//
WANG Guozhen
Abstract To make creativity for medical audio-visual teaching materials, the teachers manuscript based on textbooks must be re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principles. In the late edit, it is believed to open minds based on manuscript and video materials, and expand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audio-visual images by the concept of fusion for reference and seek new vision. Moreover, the view degree has to be improved in order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educational and artistic harmony.
Key words medical audio-visual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3D animation
医学视听教材是依据学习者的需求,以科学性为原则,利用电视艺术表现手法,展现教学内容,使学习者通过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掌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达到教学目的。医学视听教材内容大多贯穿着抽象机理表述,束缚了创作者的浪漫思维,这就要求视听教材摄制人充分运用影视创作手段,在展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使其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1],不仅包括教学艺术,同时还包含声画形式审美艺术,以达到教育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本文结合曾经摄制的医学视听教材,来谈谈编导者的创意。
1 以科学的审美意识设计开篇部分
医学视听教材应在保证科学性、教育性的前提下,运用电视声画艺术来完成整体由开篇、中心内容以及结尾构成的知识内涵,将教学设计思想贯穿视听教材的全过程。研究资料表明: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80%来自视觉,20%来自其他器官。因此,利用画面语言传递教学信息,提高学习者兴趣,增加记忆思维,是一部视听教材的创意宗旨[2]。
开篇的设计是否富具有吸引力,也是开启学习者的兴趣与求知欲的关键。摄制的电视教材《染色体》,之所以能够获得卫生部规划音像教材一等奖,这与整片利用动画模拟遗传畸变和创意思维是分不开的。在摄制与编辑过程中,编导对教师撰写的稿本以形象思维进行二度创作,使枯燥难以理解的微观世界以及抽象的生理机理被深入浅出地展现出来。
《染色体》一片的开篇部分,创意者打破常规的电视片头表现样式,结合教材内容及其整部表现风格,设计出三组蒙太奇画面,呈现出以微观寓意宏观生命世界的片头样式。
镜头一:(乐曲优美、有节奏)画面由暗场渐亮,前景透出女教师观察显微镜的剪影,动作轻微,前景暗;在女教师观察显微镜的背景,是红黄蓝绿染色单体的模式球由小渐大、呈放射性向四周运动发散,背景亮。
镜头二:向四周运动发散的染色体模式球逐渐隐去,一组旋转的DNA双螺旋链缓缓充满画面。
镜头三:从旋转的螺旋链一环,由小渐大转出片名,同时逐渐虚化并压暗画面,突出片名、定格。
这种创意理念,从开篇就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入将要施教的内容,并达到对微观世界及其生命科学产生探求欲目的。
另一部医学视听教材《唇裂修补术》,展示了医务人员运用多种医疗技术,为唇颚裂儿童患者精心进行手术治疗和康复的过程,最终使许多乡村贫困家庭的唇腭裂患儿得到医治,与正常的孩子一样,免受成长中的歧视。
在医院一个多月的跟踪摄制中,制作者深深为医护人员的爱心精神所感动,在片头设计方面也融入了爱心情愫,以多画面变换的方式,将医护工作者陪同患儿从常规检查到影像检查的贴心服务、从手术治疗到护理换药以及康复出院的微笑服务过程有机地组合到一起,重点在开篇突出爱心与微笑,呈现温暖的医治气氛,使困扰已久的无数个唇腭裂患儿的家庭,在公益基金与医护人员的热情帮助下从困境中解脱,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还给孩子一片快乐成长的蓝天。
2 以艺术的观赏性展示中心内容
一部医学视听教材的表现风格,应该遵循教学原则与授课内容进行设计创意,编制医学视听教材最忌默守教科书的文本与图片,用长篇解说词解读冗长的固定画面,也不能因创意者追求某种艺术视觉效果而偏离教学主题。任何艺术手段、创新技术都是以充分体现教学内涵来证实其表现价值的,并以高度体现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主要目的[3]。
以摄制的卫生部音像规划教材《气管异物》为例,通常在手术室只能拍摄到医护人员高度集中手术的外部画面,而内窥镜在气管内探查的内部画面,只能看到通道内壁与内含物,却不能显示异物所在位置以及取出异物的正确手法。最简单的示教方式就是用一张静态示意图,画外解说,而这样无疑会使讲述的内容呆板冗长,缺乏创意。endprint
编导在二度创作中多次与临床教师交流手术视频表现形式,设计绘制动态画面表达的可能性,避免拘泥于教科书静态示意图,并借用办公室内陈列的人体气管立体剖面教学模型,创意出以3D模拟动画结合内窥镜手术钳画面,表现异物从气管通道夹取过程,以人体教学模具模拟手术钳在气管内操作夹取异物手法。这些镜头综合编辑在一组,科学、形象、简明易懂地再现了异物卡在部位并被取出的手术过程。
比如支气管异物手术,患者是一位五岁儿童,在玩耍中不慎吸入花生米,造成呼吸困难急送医院抢救。X片显示,花生米卡在支气管中部,内窥镜探查却找不到异物,再次探查左右支气管发现异物掉落在左支气管内,经过谨慎钳夹并取出。在后期编辑中,编导是这样组合镜头的:
外部画面:急推儿童进入手术室,切入X片显示异物部位,吸氧、麻醉、插入气管镜。
内部画面:缓缓探入光纤内窥镜,气管内壁与通道一目了然,没有发现X片所示异物。
外部画面:抽出气管镜,换上支气管镜下探到左右支气管继续寻找,切入医护人员高度集中状态。
内部画面:探查到左支气管下部发现异物,用手术钳夹住花生米,防止脱落。
画中画:外部画面显示医生执手术钳缓缓取出异物的动作,右下角画面显示异物从气管内部被钳住并缓缓取出。
立体模型演示画面:医生执手术钳在人体气管与支气管剖面教具里示范变换角度运行,探测到左支气管并夹住异物、旋转手术钳变换角度缓缓取出异物。
动画模拟异物移位画面:气管内异物随儿童呼吸、呛咳,滑落到左支气管过程,解说第一次没有在X片显示部位发现异物的原因。
外部画面:医护人员将患者抱给孩子父母,显示取出的花生米,叠入儿童在病房开心玩耍画面。
这种内外部画面结合及动画与教具的综合运用,使内外操作场景一目了然,便于学习。本片中五例手术设计方案,主要以实习生和住院医师为教学对象,同时也兼顾科普宣传,预防儿童吸入异物的发生。画面组合统一采用了以上综合编辑思路,使画面生动、形象,突出了医学视听教材的示范性和教学性,化抽象为简明[4]。
3 以统一的设计样式贯穿标题和结尾
《气管异物》一片由三大章节组成,标题样式延续了片头的表现风格,以3D气管模式图为背景,使用统一特效字体和颜色,统领全片内容,呼应片头寓意。五个手术病例标题,统一设计为画中画形式,选取最能表现本节手术特色的画面,以四分之一的画幅安排在一角,同时推出标题字幕,突出本节要讲授的手术要点,每段手术内容长短有序,节奏合理,保持张弛有度的画面效果,延续学习者的兴趣。
结束部分采用传统喜剧结尾的模式,将片头中多组出现哭泣患儿,在结尾处同样以多组温馨的场景,展现康复后的儿童与父母的微笑,以医护人员手捧鲜花送患者出院的喜悦场景,对比前后画面,结束全片内容。
医学视听教材的创意应以提高视听教材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为前提,以学习者能够简明易懂获得知识内容为目的,避免脱离主体内容的花哨创意。在二度创作中,要以展示主体内容的教育性为主题,积极发挥主观艺术性进行尝试与探索,丰富经验,使创意表达形式,科学地展现医学内涵,达到教育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5],任何创意应以增强视听教材教学效果为最高标准。
参考文献
[1]张伟.教育技术创新的本质和方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2(1):13-17.
[2]孟桂颖.片头设计漫谈[J].艺术教育,2006(1):107.
[3]徐福荫,黄慕雄.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与多元发展[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
[4]黄翠芳.关于医学电视教材制作前进行教学设计的必要性[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8(2):18.
[5]李康.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2(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