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的传导机制——兼论美国经验
2015-11-20毛中根杨丽姣
毛中根,杨丽姣,孙 豪
(西南财经大学 消费经济研究所,成都611130)
引 言
自1990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高速增长,GDP在世界的位次不断提升。1990年,中国GDP总量仅为3 569亿美元,居世界第10位;2000年,GDP总量为11 985亿美元,超越了巴西和西班牙等国,居世界第6位;2010年,GDP总量为59 305亿美元,相继超过法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011—2012年,中国GDP继续增长,达到87 314亿美元,远远超过日本的46 635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与美国的差距日益缩小。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逐渐形成并日益巩固。2000年,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生产大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居世界前列,粗钢、煤、水泥、化肥的产量居世界首位。2005年,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项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粗钢、电解铝、水泥、精炼铜、船舶、计算机、空调、冰箱等产品产量都超过世界总量的一半[1]。2010年,粗钢、煤、发电量、水泥、化肥和棉布的产量都已居世界首位。同年,中国制造业产值达19 550万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商品生产大国[2]。
与世界前列的生产水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对不足的消费水平,中国的消费总量在世界排名相对偏低,人均消费量排名更为靠后。2011年,中国的居民消费总支出约为2.5万亿美元,仅为美国10.2万亿美元的24.5%;人均消费949美元,仅占日本人均消费的4.2%,不到美国人均消费的4%,在金砖四国中仅高于印度(见表1)。2012年,美国人口约3亿,全美国的私人消费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中国总人口超过13亿,全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3万亿美元,美国的私人消费总额是中国的3.3倍,人均消费是中国的15倍。①数据来源:数据汇(http://www.shujuhui.com/database/)。与美国、日本和其他金砖国家历年平均居民消费率相比较,中国的居民消费率明显偏低,2004年以前,中国居民消费率尚且维持在40%以上,2005年降至38%,之后一直在低位徘徊,至今没有突破40%。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4%,比最低的俄罗斯还低18%,比美国这个超级消费大国低37%。
表1 金砖四国及日本、美国的居民消费情况
消费的低位徘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初步分析表明,只要消费需求能够有效释放出来,就有可能支撑未来10年7%~8%的中速增长[3]。积极促进中国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转变,形成扩大消费的有效机制,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迫切需要。
一、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的传导机制
消费驱动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经济体从生产驱动向消费驱动有其内在逻辑,制造业发展和生产扩大后,将改变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以及人们的预期,具体的传导机制有五个:第一,生产扩大导致居民收入上升从而促进消费;第二,生产扩大通过降低消费品价格促进消费;第三,生产扩大导致市场主体预期乐观从而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第四,生产扩大促进信贷发展进而促进生产扩大和消费增加的良性循环;第五,生产扩大增加居民闲暇时间从而增加消费。
(一)生产扩大导致居民收入上升从而促进消费
生产扩大从多渠道提高居民的工资收入。第一,投资扩大推动制造业日益扩张,劳动力需求旺盛,使工资谈判主导权转移,推动工资水平上升;第二,随着生产规模化,社会分工细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新机械设备的使用,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单个工人能完成更多的任务,推动了工资水平上升;第三,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对技术要求提高,促进居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上升,高素质人才进入劳动力队伍推动工资上涨。
随着居民收入增加,财富不断积累,财产性收入相应增加。首先,在金融创新背景下,居民投资渠道增加,投资风险分散,投资收益增加;其次,随着经济扩张,资产不断升值,财富效应逐渐显现,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提高。
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随着收入上升而提高。消费增加又促进生产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总量增加,市场需求增加引致企业生产扩张,而投资扩大通常表现为外延式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生产扩大再次促进居民收入提高,从而形成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生产扩大——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生产扩大。
(二)生产扩大通过降低消费品价格促进消费
生产扩大表现为商品种类增加。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自身消费需要的发展,其消费需求结构不断上升。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决定市场需要新的产品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科技创新开发出新产品提升产品供给结构,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产品供给种类增加通过产品替代及行业内部竞争降低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下降,产品的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螺旋上升,形成一个有活力的新市场,实现销售量的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
生产扩大还表现为商品数量增加和价格降低。首先,生产扩大交织着生产规模扩张和技术进步。在增加生产资料投入实现的扩张中,企业依靠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将大幅度提高其生产效率;在使用新技术和提高管理实现的扩张中,企业依靠管理水平提高和生产技术改善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而降低商品价格。企业供给增加和市场竞争加剧也将降低商品价格。
其次,消费品价格降低将促进消费增加。商品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根据需求定律可知,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价格降低,消费需求上升。此外,产品价格降低产生的收入效应也将促进居民消费增加。销售量扩大有助于企业形成规模化生产,规模生产进一步降低产品价格,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生产扩大——价格下降——销售量增加——规模化生产——价格进一步下降。
(三)生产扩大导致市场主体预期乐观从而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生产扩大表现出的经济景气促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形成乐观预期。一方面,制造业规模扩张表现出经济增长、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和失业风险大大降低,消费者预期乐观。另一方面,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预期乐观,显示巨大的消费潜力,整体经济形势良好,企业利润不断增加,生产者预期乐观。
此外,政府保障体系的完善也使居民预期乐观。一方面,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就业、医疗、养老等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对各方面的保障能使社会底层的人们有所依靠,从而稳定民心使居民预期乐观。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能够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适当缩小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避免贫富悬殊。各阶层居民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障,社会秩序稳定,社会关系协调,使居民预期乐观。
消费者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民的储蓄和消费行为。预防性储蓄理论认为,厌恶风险的消费者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用增加储蓄的办法来预防未来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导致储蓄上升和消费下降[4]。若消费者预期将来经济持续繁荣,失业风险降低,物价稳定,不确定性减少,那么居民储蓄欲望降低,消费增加。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和大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在经济状况良好时,消费者预期未来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也要提高,消费者会调整自己的消费行为,改善生活水平。消费额的增加又会刺激生产,使生产者预期乐观,相信投资收益将高于投资成本,企业愿意扩大投资,促进生产扩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生产扩大——预期乐观——消费增加——生产扩大。
(四)生产扩大促进信贷发展进而促进生产扩大和消费增加的良性循环
生产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资本积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秀的生产者存活下来并积累大量的资金。大量资金的积累为信贷服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信贷活动的实质就是资金从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有偿转移,调节经济主体短期或长期的资金余缺。各种信贷机构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资金再分配,资本能够从利润低的产业向利润高的产业自由流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资金从盈余单位向短缺单位转移,将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使生产领域中的资本获得更高的利息,消费领域中的资金获得更高的效用。
生产者信贷是通过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促进生产。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来看,一般而言,消费品的生产与消费不可能完全同步,消费常常滞后于生产,企业前期垫付大量资本用于生产,产品销售以后才能回收资本,给企业资金周转带来困难。生产者信贷能够部分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促进企业生产规模扩张。
消费者信贷是通过解决消费者流动性约束问题促进消费。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假说,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在长时间内都存在不协调,需要消费的时候可能没有足够的收入,有收入时可能不需要那么多消费。在受流动性约束时,居民为防不时之需,会提高预防性储蓄倾向,降低消费倾向。流动性约束理论认为,只要存在流动性约束,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会使居民消费比他想要的消费少。总之,消费者信贷能够较好地解决消费者流动性约束问题,促进消费增加和储蓄减少。
生产者信贷引导资金从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转移,实现社会资本配置的帕累托改进,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从而促进生产。消费者信贷减少居民流动性约束,提高消费倾向,从而促进消费。信贷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进行,形成良性循环:生产扩大——消费增加——生产进一步扩大。
(五)生产扩大增加居民闲暇时间从而增加消费
生产扩大将增加居民的闲暇时间。一方面,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数量而实现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导致劳动需求旺盛,劳资对话主导权转换,劳动者有权争取更好的福利,工作时间减少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依靠改善生产要素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将改善劳动力要素质量和资本要素质量,优化要素组合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效率提高能够有效减少工人的工作量,减少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此外,随着生产扩大和制造业日益发展,家用电器逐渐得到普及,家庭主妇可以从繁重的家庭劳动中解脱出来,增加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工作时间和家务时间减少将人们从长时间的辛苦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消费。同时,拥有更多闲暇时间的居民通过享受、娱乐和自我提高,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能更好地进行生产,形成良性循环:生产扩大——闲暇时间增多——消费增加——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进一步扩大。
二、美国的经验
(一)美国消费大国的形成
1894年,美国成为以工业为主导的头号经济强国,国民总产值位居世界首位[5]。192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总体态势令人振奋,被称为“柯立芝繁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过去由上层社会和体面家庭拥有的奢侈品,已成为普通家庭的生活必需品,美国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
1.收入水平提高
制造业的扩张,流水线生产的应用,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强度加大,造成劳动力供给不足。为了留住现有的工人并吸收更多劳动力,工人的工作条件大幅度改善。工作条件改善最主要的表现是收入水平提高,1919年,根据生活费调整后的美国国民总收入为650亿9 300万美元,人均620美元,1929年,国民总收入增为828亿1 000万美元,人均681美元[6];工人工资在这10年间增长更加明显,实际工资每年增长26%,平均每小时工资增加8%[7]。此外,企业雇主们纷纷开展了福利资本主义计划,包括减少工人的工作时间,建设干净整洁、光线充足的厂房,引进防止伤亡事故的设备,开设配有营养专家的自助餐馆,组织企业的合唱团和棒球队等。
2.消费品价格降低
泰勒的科学管理和福特流水线生产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新产品的普及成为现实。1920年代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仅为16.21%,但人均每小时的产出水平增长40%,1923—1929年间,工人的人均产量每年增长3.3%,每个制造单位的产量以每年3.1%的速度增长[8]。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产品价格随之下降。
比方说,福特引进流水线生产后,1913年组装一辆T型车仅需360美元。在不断降低成本的过程中,T型车的价格即使在二战的通货膨胀时期也控制在265美元左右。在1920年代,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进入了美国普通家庭,不再是少数富人的奢侈品。1929年,美国平均每5人就有一辆车,而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分别是平均每43人、325人和7 000人一辆。电力消费方面,蒸汽涡轮发电机取代了老式的蒸汽发电设备,大幅降低了电力的生产成本。1902年,美国耗电60亿千瓦时,人均耗电量约为79千瓦时;1929年,耗电量为1180亿千瓦时,人均960千瓦时,人均用电量增长约12倍[9]。
3.新产品供给增加
1898年,美国再次通过专利法修正案,延长了专利发明的保护期。在新专利法的激励作用下,1914年,美国共有工业研究室和研究所364个。1920年,全国有526家公司配备了专职研究人员。随着发明创造的狂热,电话、电灯、汽车、飞机、洗衣机、空调器、传真机等新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随着电力的普及,电冰箱、收音机、电扇、洗衣机、电灶、电烤箱等大小电器纷纷进入了美国家庭。1925年吸尘器销售量达到4 000万美元,1927年电饭煲销售量达2 000万美元,1929年电冰箱销售量达到1.67亿美元。1923—1929年间,全国收音机产量从19万台猛增至近500万台,1929年约1 000万个家庭购买了收音机,占美国家庭总数的1/3以上[10]。
4.消费者预期乐观
1919—1929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趋势向上。美国GDP由1919年的766亿美元上升到1929年的1 037亿美元,CPI始终维持较低水平(见表2),物价稳定,失业率低[11]。经济空前繁荣,华尔街股市节节攀升,投资者信心十足,到处洋溢着乐观预期。
5.消费信贷发展
居民预期乐观,消费意愿强烈,但受制于预算约束,很多耐用消费品不能即刻购置。消费信贷的产生和发展,为提升销售做出了卓越贡献。1915年,俄亥俄州的商人建立了第一个汽车消费信贷公司。1919年,通用汽车信贷公司将消费信贷推向高潮[12]。美国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总额从1910年的仅5亿美元快速上升到1929年的70亿美元。1930年,消费市场70%左右的新汽车、85%的家具、75%的洗碗机、65%的吸尘器和75%的收放机都是通过分期付款销售的[13]。其他生产商也纷纷推行分期付款,“先享受,后付款”几乎成为所有广告的通用口号。在大众媒介的鼓动下,分期付款成为美国人的习惯,许多人在购物时不问“它值多少钱”,而是问“每月要付多少钱”。
表2 1919—1929年美国的国内经济情况 GDP单位:10亿美元
6.闲暇时间增加
在劳资双方博弈中,工会发挥了主导作用,劳方处于主动地位。1923年,美国钢铁公司放弃了每天12小时的工作制度,让其所属的加里工厂实行每班8小时的工作制。1926年,福特公司宣布实行每周5天工作的制度。1919—1929年间,工人每周平均劳动时间从47.3小时缩短到45.7小时。此外,随着电力的普及和大量家用电器的使用,家庭主妇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逐渐解脱出来,也增加了闲暇时间。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的消费量随着GDP一起增长。美国经济研究局的历史统计表明:1920-1929年,美国人的消费总量从522.4亿美元增加到763.9亿美元,增长了近46.23%,其中耐用品消费增长78.1%,半耐用品消费增长81.4%,非耐用品消费增长33.3%(见表3)[14]。
表3 1920年代美国消费情况 单位:亿美元
(二)美国消费大国的稳定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呈几何级增长(见表4)。美国GDP从1955年的仅4147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15万亿美元,55年间增长了36倍。与此同时,美国的私人消费从1955年的仅2588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10万亿美元,55年间增长了39倍。
表4 美国战后个人收入和消费情况 单位:10亿美元
1.财富效应
二战后美国居民个人财产收入不断提高,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非常大,1990年这一比重高达76%,至今仍保持在50%以上(见表4)。在经济走强、生产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资产不断升值,居民的财富也相应增加。从2006年这个截面看美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美国居民的资产以权益类为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负债主要来自银行贷款,基本不受二级市场影响(见表5)。居民资产负债的这种结构意味着权益类的收益必定高于债务的利息支出,资产价格保持稳定或上升时,净值会稳定较快发展。经济景气,资产价格上涨,净值增加大于负债增加,就相当于居民财富增加[15]。
表5 美国居民部门2006年资产负债表
2.信贷发展
在财富效应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民众预期乐观,消费意愿加强,而消费信贷的发展解决了民众的流动性约束,进一步刺激了消费。1940年代,美国关于消费信贷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基础已经到位。1950年代,信用卡在美国问世,负债消费逐渐成为美国家庭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征[16]。1980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和金融控制法案》批准在全国实行可转让提款单,还批准储蓄与放款协会将其资金扩大到发放消费信贷(以资产的20%为限);允许储蓄与放款协会发放信用卡,开办信托业务;放松或取消了各州实行的对抵押贷款以及其他类型信贷收取高利率的限制[17]。美国的消费者分期付款信用1950年为215亿美元,1960年为561亿美元,而1975年高达1967亿美元[18]。美国的滚动债务(主要是信用卡未付余额债务)占消费债务的比例,在1960年代末仅约为1%,1980年代末则上升到近1/4,1990年代末更 是高达1/3[19]。据美联储的历史统计数据显示,信用卡消费占零售消费交易的比例在1995年只为8%,2003年则增长到21%。
3.收入增加
二战后美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居民收入也随之增加。1959-2000年间,美国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2.3%,家庭净财富年均增长7.9%。按不变价格计算,20世纪后半期美国人均收入翻了三番,家庭平均收入实际增加了一倍以上[20]。其中,真实平均小时工资由1947年的8.47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15.27美元,工资收入增加近一倍[21](见表6)。
表6 1947—2004年美国工人真实小时工资 单位:美元
4.社会保障完善
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立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三部分组成。1934年,美国成立经济保险委员会并于1935年公布了《社会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伤残保险和老年配偶养老保险。经过几年的基金积累,1942年开始支付退休金。1965年增加了老人医疗保险,1972年又增加了残废者医疗保险。经过50多年的逐步发展与健全,美国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下,美国的消费率不断上升,自1945年开始,美国的消费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上,2010年后甚至突破了90%(见表7)。其中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始终维持在60%以上,2010-2012年高达70%。
表7 二战后美国国内的私人消费情况 GDP单位:10亿美元
三、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分析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的传导机制以及美国的经验,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在消费大国的早期形成过程中,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做出了重要贡献,收入增加、耐用消费品价格降低、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消费信贷的发展是消费快速增加的主要因素;第二,在消费大国后期稳定和发展阶段,居民预期乐观、金融服务完善、财富效应和收入增加对消费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如何推动中国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积极转变具有如下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是提高居民工资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首先,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劳动力进入工作岗位。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让农民增加工资收入。其次,鼓励创业,给创业者优惠政策,帮助创业初期遇到困难的个体户与企业,让更多的人自己创造工作机会,增加收入。再次,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证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让劳动力能够再创造。最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吸纳更多居民就业。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仅占可支配收入的2.9%,与美国的50%多相去甚远。增加财产性收入,首先,要拓展居民投资渠道。创新金融体系,合理开发金融理财工具和产品,加强对现有投资理财渠道的监管,营造健康的股票、债券和保险投资市场。其次,加强对居民财产的保护,确保居民的财产权利和财富增值权利在拆迁、征地、征用公民财产过程中不受侵犯。最后,明晰居民产权,增强居民资产的流动性。
二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费品价格。国际经验表明,生产效率提高有利于耐用消费品普及,加速消费大国的形成。一方面,生产率提高指生产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有两条途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自主研发先进技术。自主研发创造民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需要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和R&D投入,鼓励工业、制造业等领域积极创新,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消费品价格。另一方面,生产率提高是劳动者素质提高。无论是引进技术还是研发技术,都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增强企业人员接受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培养熟练工人操作新机械和适应新环境。增加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培养各领域的专业人员与国际接轨,接受国际领先技术并自主研发先进技术。
三是加强金融体制建设,完善金融服务。金融业的发展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经验表明,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需要信贷业的支持,零售业的发展也与消费信贷有莫大关系。中国现在要改变金融体系中借贷主体多为政府的现状,深化金融体系的商业化改革。主要措施包括:丰富金融服务主体,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业竞争;创新信贷形式,完善信贷市场,根据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信贷政策;加强各类金融机构服务意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四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稳定居民预期。经济稳定增长时,居民预期乐观,消费意愿增强,生产者预期乐观,投资意愿增强,整个社会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中国经济正经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保持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国内生产总值的平稳增长,维持一定的就业水平;保持居民收入增长,逐渐实现富裕水平;保持物价水平平稳,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五是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减少后顾之忧。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关系国计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的消费预期。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减少居民后顾之忧,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要建立一个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措施有: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合理筹措和管理资金,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配套设施和衔接体制;健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兼顾公平与效率。
六是完善休假制度,增加闲暇时间。休假时间扎堆和闲暇时间过少是抑制消费的重要因素。完善企事业单位的休假制度,积极推进带薪休假制度,增加居民休假时间的灵活性,尽量避免黄金周休假扎堆现象导致整个社会休假效用减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居民的工作时间和家庭劳动时间,增加闲暇时间。
[1]陈佳贵,黄群慧.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8-62.
[2]毛中根,洪涛.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现状、机制与政策[J].南京大学学报,2011,(3):20-32.
[3]迟福林.推进消费主导经济转型的大趋势[EB/OL].http://www.cird.org.cn/WeAreCird/Research/Briefing/201211/t20121108_154440.htm.
[4]LELAND H E.Saving and Uncertainty:The Precautionary Demand for Sav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1968,82:465-473.
[5]李明传.美国技术创新的历史考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93-122.
[6]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一九OO年以来的美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8]陆甦颖.经济衰退的历史答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11-131.
[9][美]戈登.财富的帝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214-225.
[10]王书丽.政府干预与1865~1935年间的美国经济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9-143.
[11][美]乔纳森·修斯,路易斯·凯恩.美国经济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495-505.
[12][美]艾伦.大繁荣时代[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169-205.
[13]刘日红,陈越.“中国生产—美国消费”模式的形成与两国利益分配机制[J].国际贸易,2012,(8):47-50.
[14]吕维克.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社会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1-22.
[15]殷剑锋.美国居民低储蓄率之谜与美元的信用危机[J].金融评论,2009,(1):37-49.
[16]叶湘溶,尹筑嘉.关于美国家庭高负债消费问题的探讨[J].消费经济,2010,26(2):53-56.
[17]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08-210.
[18][美]克劳伦斯.美国消费市场发生变化的因素[J].李良如,许凤岐,译.外国经济参考资料,1981,(1):31-32.
[19]卢林.美国个人消费的趋势探讨[J].美国研究,2010,(1):33-43.
[20]楼尊,陈启杰.美国居民消费结构与政府调节内需的政策措施[J].市场营销导刊,2005,(4):42-45.
[21]胡莹.美国的收入分配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