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史料有助于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2015-11-20杨宗兴

文理导航 2015年31期
关键词:学习目标史料教学

杨宗兴

【摘 要】每一节历史课堂教学中,上课老师都会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各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其中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一定的史料展现给学生,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现在虽然有很多历史老师已经有了运用史料教学这一意识,但老师们在处理史料运用时的方法不同,也自然会导致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不同。

【关键词】史料教学;学习目标;有效达成;巧

一、“史料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在一次“同课异构”的历史教学活动中,课题是《江南经济的开发》,在讲到“江南经济的开发”时,三位老师都采用了两段相同的教学史料,一是《史记》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另一段是《宋书》里对江南地区的一段描述:“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三位老师都想通过这两段史料来让学生来“感受江南经济的开发带来的变化”,并进而引出“理解江南经济的开发的影响和意义”,从而顺利的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第一位老师运用这两段史料时方式是直接运用,不做任何修改,当这两段文字投放到大屏幕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读了这一段材料,你们觉得江南的经济有了什么变化?”两三分钟之内,教师里几乎鸦雀无声,更没有学生举手发言回答,最终老师只好尴尬的边讲解边自己回答了。

第二位老师同样运用这两段材料,不同的是他把文言文直接翻译成白话文了,老师同一个问题出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在一瞬间就似乎找到了答案,许多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问题,在老师的不断点头的过程中,这个难题很轻松地就过去了。

第三位老师也是运用这两段史料,他虽然也是直接把那两段文言文史料投放到大屏幕上,但在下面对上面比较难懂的字词做了相应的注释,一开始教室还是很寂静,但很快就有一部分学生开始讨论并开始举手,最后通过老师的点拨,很多学生都能体会到了“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由以前的落后开始变得比较富饶,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分析:

第一位老师运用史料的方法属于“直接主义”,不加任何修改,直接就用。虽然选择的史料很精当,但他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学情的把握不够。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文言文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对他们来说难以理解,因此,不要说对史料的理解,就是里面字词意思都搞不懂,这又如何让学生们能达到他们的学习目标呢?

第二位老师运用史料的方法是属于“虚无主义”,他把那两段精彩的史料人为的用纯白话文翻译了一遍,使史料变得不像史料了,虽然让学生轻松的读懂了这一段文字,也能积极举手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似乎他们的学习目标顺利达到了,但是细想一下,这位老师忽视了在历史教学中教会学生“理解史实,分析史实,解决史实”的能力,让学生一部到位的直接获得他们的学习目标,这种目标的达成不是有效而达成,而是一种“虚假的达成”,这样在他们的以后独立学习历史中是非常不利的。

第三位老师运用史料的方法是“改良主义”,他既没有原封不动的直接引用两段原材料,也没有直接把两段原史料翻译成白话文,而是在原文的而旁边加上重点字解释,这种做法就显得非常“巧”,既尊重了史料的原本性、真实性,又减轻了学生们阅读理解史料的难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有大大的促进作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思考之后积极举手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这种目标的达成才是真正的“有效达成”。

事实证明,教师“巧”用史料教学确实能大大有助于学生有效达成他们的学习目标。

二、如何“巧”用史料教学来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1.史料的选择要“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在选择史料的时候,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紧密联系课标及课本的要求,既要强调史料选择的真实性,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史料要选的“巧”。低年级的可以运用一些通俗易懂、直观形象的史料,高年级的可以运用一些原始的、第一手的史料。通过这样的史料学习,学生才能认知历史、感知历史,才能增加学生的的历史感,使学生体会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从而有效达到他们的历史学习目标。比如七年级就可以多运用一些熟悉的图片、诗词、名句等史料。

2.对史料的改造要“巧”。

史料选定之后,教师要注意合理的整合和取舍,尽量围绕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选取最具有情境性、典型性、深刻性和启发性的材料作为史料教学的核心设计,对学生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的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简单的讲,就是对选取的史料要进行再加工,既不能改变史料的真实性,也要将史料变成学生们更能接受和认知的临界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把选用的史料“巧妙”的整合改造。比如有些文献很有用也很重要,但是过于长,这就需要教师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了。

3.教会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方法要“巧”。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更多的是要理解、分析和探讨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但前提是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能读懂、理解史料的的方法,如果没有这个方法的提炼,学生们硬着头皮被动的“啃”那些史料,想有效达成他们的学习目标却是很难的。如果我们老师能“巧”用一些方法来指导,这对学生们学习起来事半功倍。方法有很多,比如有“去伪存真法”,我们看中国古代史地图时,有很多要素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那我们可以教会学生“删去”一些不重要的要素,突出核心的内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会有的放矢了。

《课程标准》指出要帮助学生“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能力”。因此,我们的老师在历史课堂上不仅要用史料教学,还要用心“巧”用史料教学,这样一定能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目标史料教学
编织英语课堂交往的经纬线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的“史料教学”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以史料促教学
“从目标入手”,设计高效课堂任务单
试论新课改下史料教学的作用及运用原则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