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2015-11-20张彦

文理导航 2015年31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

张彦

【摘 要】从语体学角度感受文章的美;从字形、语音及组合感受形式美;从所描绘的形象感受内容之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发生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

【关键词】美德熏陶;美化教学;培养能力

语文课是一门由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浓郁的人文特色的课,是一门不仅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而且熏陶其情操,发展其个性,培养其审美能力,实现人格的完善与心灵的和谐的特殊课。语文教学应重视美育的实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充满寻美的乐趣。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纵观语文教材,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纯文学的美和文章的美。从语体学角度看,纯文学既文艺语体,其中包括叙事语体、抒情语体和戏剧语体,三者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纯文学的美集中体现在“语言——意象”上。一般的文章主要是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其中鼓动公文语体、通俗科技语体和文艺政论语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他们的美集中在“审美——感情”上。文章中的情不是融于意象之中,而是与人、事、理相依傍。

2.语文教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汉语教材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字形、语音及其组合上。汉字是方块,能体现整齐、对称等形式美的规律。汉语语言丰富,包括声、韵、调,能带来形式美。比如律诗,有平平仄仄的对称呼应,有韵脚的重复回环,诵读起来有规律的节奏间隔,能造成抑扬顿挫之美。汉语教材的形式美还能体现在文章作品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和叙事类的作品的悲欢离合的结构。它是抑扬顿挫之美在结构布局上的体现,切合我们民族由传统文化所铸造审美形式美。

语文教材的内容美表现在,语言文字能够鲜明生动地描绘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如《爱的项链》展现心灵美,《三亚落日》颂夕阳美,能给人以如临其境般地想象。语言文字还能细致充分地展示优美,如《燕子》。还有表达壮美的,如《安塞腰鼓》等不同的形态美,给人各种不同的审美感受。

课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美,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鲜明的感情色彩,具有个性的人物刻画等,无不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语文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以致创造美,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美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语文兴趣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发生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渗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彼此成为审美对象,互相关照,互相感染,互相融合,形成美的艺术的教学整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以进行美育的实施。

1.引入佳境,激发兴趣。在这一阶段,老师积极引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与具体课文建立审美关系。引发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唤起他们内在的审美需要和欣赏课文的热情。此时教师可直接把教材的美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范读,朗读技巧较好的范读,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率先进入佳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若朗读条件较差,可借助放录音来弥补不足,配乐范读更有效。老师可选择意境相近的乐曲来播放,这就使审美客体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在审美主体的脑海中更加形象,产生更加热烈的氛围。

2.自主欣赏,形成美感。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不断地诱导学生自主地欣赏课文,这是理性的分析、讲解与欣赏性阅读、描述交错进行的阶段,也是学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此时的教学更要重视艺术,教学始终应在审美化、情感化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逐步地把课文中的美突现出来,使学生自觉介入。如在教学《桂花雨》时,教师不宜繁琐分析,而应抓住文眼“乐”贯穿其中,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几次“乐”的场景,适当点拨,使学生在欣赏性阅读的同时,被文章所表达的欢乐和谐的气氛所感染,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审美想象,从而形成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3.深入启发,升华美感。在这一阶段,教师进一步深入启发学生,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以升华,这通常是在课文总结时进行的。但无论是课文内容的总结,还是写作特色的归纳,都不应是抽象的概括和枯燥的归纳,而应当是根据学生实际获得的审美感受,并饱含教师的审美感受而作的有血有肉的言语概述。

4.精心指导审美创造。教师对文章作归结,并非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还应当在分析课文美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审美创造,把语文教学与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师在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时,及时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作文训练,一方面结合欣赏课文的感受,一方面调动有关的生活经验,有感而发,有法可效。在《桂花雨》一文结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所写儿时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回忆,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有哪些趣事,写一写,并和大家交流。学生此时一定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因为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感受已经被调动起来,并激发起他们创造美的愿望。

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漠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还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聋哑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浅谈探究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