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的研究
2015-11-19钱林美
钱林美
[摘要]目的分析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白行设计的问卷了解该院于2010年2月一2014年2月收治的140例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件的影响因素。结果140例耐多药结核服药患者中,依从性好者55例,占39%;依从性差者85例,占61%。年龄≥60岁,疾病知识了解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耐受性差,医患关系不融洽等指标为影响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加强耐多药结核知识健康宜教,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依从性;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91-02
我国是全球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 resistant pulmonarytuherculosis,MDR-TB)高发国之一,发病率居全球第二位,近年来MDR-TB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除治疗药物的选择外,服药的依从性也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但这一点往往易被临床忽视。为探讨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该研究对该院于2010年2月-2014年12月近4年来140例MDR-TB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病例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4年12月住院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的患者140例,男性94例,女性46例;年龄25-83岁,其中,年龄≥60岁46例,年龄<60岁94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62例,高中以下78例。
1.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对MDR-DB患者治疗前进行白拟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耐多药知识、药物耐受性、经济收入、家庭关心程度、医患关系及既往服药情况。
1.3 MDR-DB的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标准
治疗依从性是指病人对治疗和治疗行为遵从的程度。它包括准确的服药时间,剂量和复诊时间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该研究根据耐多药结核的发病及治疗原则,主要采用以下问题作为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标准:患者能完成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的全疗程、实际服药次数在总用药次数90%以上为治疗依从性好,遵医服药,能做到者为依从性好;反之为不佳。遵医定期复杏.应做而未做的复查次数不多于1次为依从性好:对疾病知识涉及结核病的症状、防治知识、治疗的关键措施、结核病对社会的影响、它的传播途径,掌握3条以上为知晓度较高;≥60岁为老年人。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X?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通过数据显示,耐多药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耐多药知识、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家庭关心与否、医患关系和谐与否均有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性别、经济收入无关(P>0.05)。见表1。
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6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数据显不年龄大、耐多药相关知识了解少,不良反应耐受性差、医患关系不融洽是影响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见表2。
3 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MDR-TB南于所需治疗时间长,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大,治疗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影响大,且治愈率不理想,使得患者往往依从性较差,甚至中断治疗。现今对结核菌耐药发生机理的一般解释认为:耐药菌是在单一用药、假联合用药、失败时单一加药、不规则治疗等条件下,大量菌群种敏感菌被杀灭,而少数天然存在的耐药变异菌存留繁殖而形成。MDR-TB治疗的研究更多关注于药物的使用,而忽视了药物使用过程中服药依从性对临床治疗的影响。不良的服药依从性造成了非正规的用药,可能形成了耐药菌株的人为筛选,导致MDR-TB治疗中的恶性循环。
该研究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140例耐多药结核患者中,服药依从性好的仅占39.3%,年龄大、耐多药相关知识了解少、不良反应耐受性差、医患关系不融洽是依从性差的关键因素,这一结果与现有的一些研究的结论相符。针对上述关键因素,在护理过程中可从以下几点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①疾病知识的宜教:耐多药结核患者多数文化水平低、年龄大,对结核病知识知晓率低。因此,对其健康宜教要分期分段进行,每天评估宜教的效果,并适时巩固宣教。要让患者对治疗、护理、康复等过程有一个全面的正确了解,使患者对治疗周期中的难处(如使用药物种类多、治疗周期长等)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对治疗效果的预期有清醒的认识。②及时发现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结核不良反应一直困扰着结核病的治疗过程,由于治疗时间长达24个月、药物品种多,不良反应发生的机率高。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多数患者便开始拒绝或中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询问患者有无黄疸、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以便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尽早处理避免造成进一步的肝损害。嘱高蛋白、多维生素饮食,同时不吃辛辣、刺激、油炸等有损肝脏的食物。对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可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同时做好指导和抚慰工作,告知患者一旦过敏症状解除,医生会调整用药,继续治疗。③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MDR-TB患者由于病情迁延,传染性大,往往缺少家庭和社会的关心,患者常比较敏感、自卑。而异常的心理状态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使病情加重。通过沟通,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意义重大,使患者及时了解治疗的进展情况,能提高患者的信任度,进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该研究对MDR-TB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了初步的探讨,为改善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提出了建议,但对患者依从性与治疗效果间的具体关系仍需后续研究,从而进一步优化MDR-TB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