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2015-11-19范红松

中外医疗 2015年22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

范红松

【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法)应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2月一2015年1月间的100例健康人为对照,将300例TPA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TPPA和TRUST检测和CLIA法检测,以cv、灵敏度等为指标,评价CLIA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组内、组间在不同TPA浓度下的CV均<10%。且CLIA分析仪的灵敏度(1/16)高于TPPA(I/80),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②CLIA、TPPA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7.7%(264/300)、86.3%(250/3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TRUST法42.3%(127/300)(P<0.05)。其中阴性组患者血清检测的阴性率均为100%。结论CLIA法检测TPA的结果准确率高,CLIA分析仪灵敏度高、不易受诸多外在十扰和限制、携带污染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梅毒螺旋体抗体;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72-02

梅毒螺旋体(TP)是梅毒病的常见致病因素之一,其临床表现复杂、具有传播性和全身性,很容易误诊、漏诊,严重者可致全身的病变、损害等。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从2006年至今,梅毒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检测患者血清中的TPA是其目前诊断方法的主要根据之一。因此,怎样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准确的、迅速的检测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CLIA的研究能够为诊断梅毒病提供可靠的检测依据,以保证尽早治疗,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该研究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使用CLIA检测和其他方法检测的结果,得到较满意结果,现将其总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中研究对象共400例:阳性患者共300例,均是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且符合梅毒诊断标准,另外阴性对照患者共100例。其中,年龄8-20岁37例,21-30岁96例,31-40岁245例,41-50岁22例,平均年龄(38±1.8)岁。阳性患者组男、女患者分别有219例、181例。阴性患者组男、女患者分别有67例、33例。

人选标准:年龄在8-50岁之间;自愿作为试验对象者。临床诊断明确者。

排除标准:需要维持服用精神类安定药、镇静药的患者以及心脏、肝、肾功能有损害者;患有其他重症疾病者。

1.2 方法

①采集本试验中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空腹状态下)、留样。②将留取的血清标本置于备好的真空促凝管内,分离血清,低温冷藏(4-8℃)。③检测:用CLIA(试剂盒,12000型,雅培,美国)、TPPA(试剂盒,日本)、TRUST(试剂盒,中国)方法参照其各白说明书进行检测。④重复性实验:取s/c0(吸光度/lia界值)24(高)、3(中)、0.05(低)的三个水平,对组内及组间分别在连续的2h和20d内进行TPA标准品的CLIA检测5次、2次。计算其灵敏度。⑤检测携带污染率:参照国际标准,使用富士G1200CLIA分析仪对TPA的高、低值标准品进行检测,各连续、平行三次得h1、h2、h3、l1、l2、l3值。⑥十扰试验:将十扰物(胆红素、三酰甘油、血红蛋白)加入到不同TPA浓度的患者血清中,以富士(;1200CLIA分析仪进行检测,记录、计算。⑦在CLIA检测后,对阳性组、阴性组患者分别进行TPPA、TRUST检测,对比3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以变异系数(cv)为观察指标评价仪器重复性。②以携带污染率为指标评价其仪器携带污染情况。携带污染率=(l1-l3)/(h3-l3)×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组内、组间重复性和灵敏度实验结果

经重复性实验,组内、组间在不同TPA浓度下的cv分别为6.72、8.31、8.51和6.69、8.44、8.49,均<10%。且CLIA分析仪的灵敏度(1/16)高于TPPA(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6.442,P<0.05)。

2.2 干扰实验、携带污染率结果

经CLIA分析仪检测的TPA携带污染率为0.14%,且十扰物加入前后测得的结果差异为3.21%(S/CO)。

2.3.3 种方法检测结果对比

CLIA、TPPA、TRUST法的阳性率分别为87.7%(264/300)、86.3%(250/300)、42.3%(127/300),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768,P>0.05),但均高于TRUST法(X?=45.300,X?=42.169,P<0.05)。其阴性组患者血清检测的阴性率均为100%。

3 讨论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梅毒发病率已经逐年上升,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因此,各种诊断方法也不断发展、应用,但早期的、有效的诊断方法尚不完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它们各有各的优势和缺点,随着现代医学、科研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更加倾向于特异性强、准确、有效的TPA检验方法。TPA是一种特异性的TP感染患者体内诱导产生的抗体,其往往最早出现,却迟迟不消失,甚至在治愈后、乃至终生的患者仍然可以检出TPA。梅毒患者经感染后还可以产生一种nTsAh,这种抗体无特异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多种疾病的影响,所以经常使患者血清检测结果呈现假阳性。同时,在使用TPPA法对患者进行检测的时候也会得出假阴性结果,故这种检测方法在梅毒患者不同期中都存在一定的盲区,都不如CLIA法准确、特异性强。

该研究经对正常人和TP患者血清的检测,从灵敏度、重复性、特异性、准确度等方面探讨了CLIA法的应用特点和优势,结果为:CLIA分析仪的灵敏度为1/16;且该法的TPA携带污染率、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0.14%、87.7%(264/300)、100%。表明CLIA法重复性良好、精密度优良,检测结果准确,且优于TPPA和TRUST。林炳柱等研究者通过应用3种不同的方法(RPR法、CLIA法、TPPA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清TPA,进而探讨了其各白临床价值,研究发现:CLIA法准确、方便、特异性强,与该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使用CLIA法作为检验TPA的手段,其结果准确率高;并且CLIA分析仪灵敏度高、不易受诸多外在十扰和限制、携带污染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的个性化手术设计与临床应用
亚甲蓝染色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