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疗效比较研究
2015-11-19陈惠萍沈翎
陈惠萍 沈翎
【摘要】目的对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90例因扁桃体肥大或是伴腺样体肥大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住院手术患儿进行随机分配,分为等离子组治疗50例与对照组(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治疗)40例,分析这两组实验在不同手术治疗方式下术中冉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术后疼痛方面存在哪些差异。结果等离子组患者手术时间为为(15.10±3.48) mins、术中出血量为(4.19±1.44)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70±6.47)mins、(30.56±7.64)mL.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离子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等离子组患者术后出血概率为8.0%,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概率为5.0%,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小,患儿身体恢复快,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剥离术;扁桃体切除术;比较
【中图分类号】R7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68-02
扁桃体剥离术、挤切术是传统儿童扁桃体切除的方法,治疗手段有常规剥离、电刀、等离子、激光等。在这些方法中,等离子切除方法最具有优势。电刀、激光为高温刀,会极大的损伤组织,术后反应大,而等离子手术是在40-70℃的低温下进行操作,损伤组织程度轻。现阶段,扁桃体肥大、鼾症向婴幼儿发展,且并发症更严重,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临床医学上一直在寻找对患儿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的手术治疗方法。该科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90例扁桃体肥大或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展开治疗分组对照实验,分别采用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种手术治疗方式的效果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因扁桃体肥大或是伴腺样体肥大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住院手术患儿90例为例子进行研究,患儿年龄范围为3-12岁,临床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常出现憋气、张口呼吸等症状;扁桃体肥大II-III度;鼻咽侧位片、电子鼻咽镜检杏或CT平扫检查提示腺样体肥大,有很明显阻塞气道的为48例。将9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配,分为等离子组50例与对照组(传统扁桃体剥离术)40例,等离子组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9.5±2.O)岁,有很明显阻塞气道的为25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9.O±2.2)岁,有很明显阻塞气道的为23例。所有患儿都没有手术禁忌症。两组手术患儿在性别、年龄、患病症状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科学可比性。
1.2 手术方式
两组手术均由相同的医疗团队完成,均为全身麻醉,Davis开口器暴露口咽部方法。实验组(等离子组)采用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刀头手术系统,没定能量为7档,刀头沿着扁桃体被膜从下极到上极切割扁桃体,采用脚踏开关进行控制,并边切割边止血。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扁桃体剥离术。剥离方法为沿着扁桃体被膜从上极到下极进行剥离,圈套器将扁桃体套除以后采用纱球压迫的方法进行止血,对出血点实施电凝或者是缝扎止血。手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用来预防感染5-7d。
由于多数病人术后第1天患者疼痛明显,该研究以病人主观感觉为主,采用不同颜色的彩色图条记录两组手术后24h以内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为白色、粉色、黄色、橘色、红色,利用它们进行疼痛记录。
1.3 统计方法
应用英文版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时间确定为从切除一侧扁桃体开始到另一侧切除完成并进行充分止血为止;将两组间手术中出血量均数(x+s)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手术后疼痛程度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在统计学上,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实验组(等离子组)手术时间为(15.10±3.48)mins,对照组(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手术时间为(25.70±6.47)mins,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6,P<0.05);②实验组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4.19±1.44)mL,对照组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30.56±7.64)mL,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t=2.312,P>0.05);③对照组发生术后出血2例,其概率为5.0%,其中1例发生在术后24hs内,出血量大约为50mL,另外1例发生在手术后第7天,口咽部位有少量的出血,出血量大约为30mL,由炎症引发;等离子组发生术后出血4例,其概率为8.0%,发生在术后第7-12天,由于不当饮食而导致创面少量出血,出血量为3-5mL;统计学研究发现,两组术后出血概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47.25,P>0.05);④对照组术后24h扁桃体窝形成白色假膜,实验组术后即形成白色蛋白质膜。
两组患者术后24h内疼痛程度如下:等离子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轻度疼痛、中等疼痛、重度疼痛与剧烈疼痛分别为43例、4例、3例、O例,对照组患儿术后疼痛程度轻度疼痛、中等疼痛、重度疼痛与剧烈疼痛分别为19例、14例、6例、1例;将统计学分析发现,等离子组术后24 h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x?=为82.16,P<0.005)。
3 讨论
剥离术是传统的扁桃体手术方法,但是术中出血多,术后疼痛大,恢复慢等问题,故有待改进。低温等离子技术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明的一项专利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等多个医学领域。有学者报道出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技术具有速度快、止血效果好等很多优点;还有学者报道说明,采用低温等离子手术进行扁桃体切除,对于患儿减轻疼痛、加快伤口愈合、较快恢复正常饮食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基于该研究的上述数据结果显示:低温等离子组相对于剥离术组而言,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和术后24h内患者疼痛程度方面明显有优势,并且数据还客观提示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患者再次出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上表格对比显示,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56±7.64)mL,而试验组仅为(4.19+1.44)mL,说明低温等离子刀能非常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南于将低温等离子刀应用在扁桃体切除手术方面,采用的是切割方法,并不是钝性剥离方法,可以边切边止血,手术视野清晰,不需要花很多时间用于分解粘连组织问题,可以直接实现切割,而且切割与止血功能是同一刀头实现,并且具有吸引作用,不需要更换器械,只需要手术者更换脚踩踏板,就能完成快速切割、吸血与止血等一系列操作,所以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很少。
对照组手术时间为(25.70±6.47)mins,而试验组为(15.10±3.48)mins,说明低温等离子刀能有效地缩短患者手术时间,该结果与黄艳霞等人研究结果较一致。分析其原因为: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所需要的器械较少,除了开口器以外,还需要一把等离子刀和一把抓钳,沿着扁桃体包膜在数分钟内就能实现扁桃体的完整切除,一般一个医生就能完成,无需助手。然而传统扁桃体剥离术有时需要电凝或缝扎出血点,另外由于咽腔狭小、缝合不方便也耽误时间。等离子刀切除术可以实现切割时同时进行点状止血,刀头接触面大,止血效果良好,所以可以极大的缩短手术时间。
另外,术后疼痛是由于外科手术产生的损伤和导致肌肉纤维(包括上咽缩肌、舌咽肌、舌腭肌)、神经末梢(包括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产生暴露,而引起疼痛。由于低温等离子刀实施低温操作(40-70℃之间),对周边组织热损伤较小,产生水肿不明显,所以术后局部水肿问题不严重,低温等离子手术方法是减少疼痛的最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低温等离子刀手术方法更加适合于儿童进行扁桃体手术,其中术后疼痛感轻,能很大程度的降低患儿由于术后疼痛导致的哭闹问题,较早的实现正常饮食,该结论与与姜永进等人报道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相比,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效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多方面优点,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