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血乳酸水平及APACHEII评分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应用价值

2015-11-19宫敏敏

中外医疗 2015年22期

宫敏敏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4月一2014年6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共60例,将60例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别测定两组患者人院治疗后12h、24h、48h、72h各时点的动脉血乳酸指标、APACHEII评分情况。结果生存组治疗后12h、24h、48h、72h动脉血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优于同期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及APACHEII评分可以反应脓毒血症预后效果,对两项指标的综合运用对疗效评估十分有效。

【关键词】动脉血乳酸;APACHEⅡ;脓毒血症;预后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8(a)-0019-02

脓毒血症在全球范围内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重症监护病房内很大比例的患者都是脓毒血症患者,且并发症较多,多器官功能不全、脓毒性休克等并发症都十分危险,采用科学的手段了解脓毒血症预后效果是及时防控并发症、巩固疗效、提升临床治疗效益的重要途径。为此,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共60例,将60例患者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探讨了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共60例,脓毒血症诊断标准参照2012年修订的《拯救脓毒症运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管理指南》,即有感染证据并符合以下任意2条: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min;③呼吸频率>20次/min或动脉血PaC02<32mmHg(4.26Kpa);④白细胞计数(wBc)12x109/L或幼稚粒细胞比例>0.1。脓毒性休克指脓毒症患者进行充分液体复苏情况下仍持续存在的低血压状态(平均动脉压<70mmHg,或收缩压<90mmHg)。最终生存31例(生存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0.3±2.4)岁。死亡患者29例(死亡组),男19例,女10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1.0±l.9)岁。2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予以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动脉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监测并记录患者接受治疗的12h、24h、48h、72h乳酸水平,使用肝素抗凝采血器规范进行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标本量1mL,以FLEX ABL800血气分析仪对标本中的乳酸水平进行测定分析。分别于入病房12h、24h、48h、72h后取其24h内各项生理参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最差值行APACHEⅡ评分。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O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统计捕述采用(x±s),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脉血乳酸水平

生存组治疗后12h、24h、48h、72h动脉血乳酸水平,均优于同期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APACHEII评分水平

生存组治疗后12h、24h、48h、72h的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同期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脓毒血症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多、致死率高,不仅需要科学、及时、积极的治疗,还需要全面、有效、准确的预后分析手段帮助分析疗效、改善预后,提升综合治疗效益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脓毒血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APACHEII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析了解患者不同阶段的序贯器官功能衰竭中血液动力学、血液指标作用效果。规范的治疗下,患者APACHEⅡ评分会随着病情的改善逐渐优化,这个过程也可监测到血小板等指标水平也同时改善,这项评分结果还直接关联到治疗相关的出血、DIC等情况,以便及时防控,准确评估疗效。APACHEII心血管评分的平均值为(18.O±2.7)分,直接反应预后效果。

该研究为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APACHEII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应用价值,对60例脓毒血症患者分别测定全组患者治疗预后12h、24h、48h、72h各阶段的动脉血乳酸指标、APACHEII评分情况,研究结果显示:生存组治疗后12h、24h、48h、72h动脉血乳酸水平和APACHEII评分,均优于同期死亡组,由此可知动脉血乳酸水平及APACHEII评分与患者预后存在一定联系,进而证明动脉血乳酸水平及APACHEII评分可以灵敏反应脓毒血症预后效果,对两项指标的综合运用对疗效评估十分有效,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总之,脓毒血症为全身性、局部复杂病理反应的疾病,是近年来临床医学研究和实践报道的焦点。大规模的研究提出,目前的临床医学对脓毒血症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当中,临床治疗手段也在不断优化和改善,但不可否认,脓毒血症患者病死率始终没有大幅降低,这对脓毒血症临床预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临床上应在灵活、积极治疗的同时,联合监测并分析动脉血乳酸指标、APACHEII评分,综合评判康复效果,巩同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