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生不重视历史学科的思考

2015-11-19何惠弘福建省惠安县侯卿中学362103

学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学困生学科

何惠弘(福建省惠安县侯卿中学 362103)

对初中生不重视历史学科的思考

何惠弘(福建省惠安县侯卿中学 362103)

本文主要讲述初中生对历史学习不重视所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及解决对策'以利于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历史学科不重视错误认识对策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的学习对于青少年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学生对历史学习普遍不感兴趣,不重视。我认为,导致这种现象主要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有关。我现就这些认识误区及解决对策谈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学生对历史学习存在的三种错误认识

(一)开卷考论

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学科中考实行开卷考试,可以搞突击,平时不用记忆和掌握,只要课后找同学划划课本,抄抄课堂笔记,课堂听与不听无关紧要。正是这种“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导致了学生学习行动上的滞后,基础知识的不扎实,答题时东挪西凑,造成“翻破指头无觅处,满卷文字无分数”的现象。

(二)无用论

受社会上思想的影响,学生将所学科目分为“主课”与“副课”,历史学科当然是“副课”中的一员。再加上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下,人们都关注可以创造巨大价值的学科,游离于古书、档案中的历史学科当然不受重视了。

(三)难学论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具有不可再现性。因此,越是久远的事情,学生越不感兴趣,就越觉得难学了。加之历史知识点众多,造成学生知识混乱,学习兴趣不高,自然就不想学了。另外,中考历史试题有限的答题时间,也影响了学生成绩的提高,使得学生产生难学的情绪。

二、改变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对策

(一)学生要逐渐改变对开卷考试和主副课之分的错误认识

开卷考试所反对的是过分强调记忆,反对死记硬背,但熟悉课本并有一定的记忆是必要的,它是开卷考试所要求的。况且,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卷考试的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程度在不断提高,有些试题无法直接在书上找出答案。因而,学生应知道:历史学科开卷考试不是学科地位的下降,而是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考查,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因而,学生要改变开卷考试就是抄写一下课本上答案的想法,纠正各门功课“主副课”之分的错误认识,该记忆的要记忆,该掌握的要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育主管部门要改善教学环境,改变当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近几年来,中学办学环境的改善和办学条件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夸大事实。就我所在的农村学校而言,某些教学硬件还是不尽如人意。整个学校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教师想上多媒体演示课,必须提前一周时间预约,大多数历史课还是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挂图”的讲授方式上。试问,这样的教学条件,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有多大?课堂教学效果能有多高?建议各级教育主管要增加对教学硬件的资金投入,努力营造相对良好的教学环境。

从教育评价机制而言,素质教育开展了很久,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目前教育部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仍不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评价机制。许多学校领导“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抓应试”,但教师教学仍在围绕中考指挥棒转,教师很累,学生更累。我想,如果我们换种方式来评估学习效果,情况可能会有所改观。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如针对当前中日关于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请你预测一下:“中日之间是否会再次发生战争并说明理由?”再将全班学生按优等生学困生搭配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与辩论。在这当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无论其观点是否正确,只要是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而形成的独到见解都是允许的。教师再从中加以鼓励和引导、归纳并总结。这样,经过一番剧烈讨论与辩论的后,题目本身的答案是什么倒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优等生竞相发言,喜欢上历史学科;个别学困生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乐土,恢复了学习历史学科的信心。整场辩论犹如做游戏,教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讲授和接受知识,既调动了全体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的意识,逐渐形成了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彰显了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这才是素质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评价机制。可见,在平时的各种评估和教学时,我们要改变过分注重笔纸考试的单一方法,兼用学生课堂参与教学的程度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想学、乐学。

(三)作为唱主角的历史科任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要在教学方法和知识广度上下工夫。在新课改的推进与实施中,身为历史教师的我们应该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的现代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教师平时的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如采用上面已述的组织小组辩论会,可以吸引学生参与,使得学生学会了读书、搜集、整理史料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学习,利用视觉的震撼来吸引学生。此外,教师还可以讲学生经历过的身边大事,如泉州申报“海丝”项目,使他们感悟历史,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拓展知识广度也是提高历史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历史教师必须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联系各学科,“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以自己人格魅力、知识动力来吸引学生,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目的。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实施民主教学,用发展的眼光鼓励与评价学生。爱默生认为“成功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历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和学生开展平等对话,以提高师生间的合作水平,营造有利于学生走进历史的良好氛围。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问,允许学生讲,允许学生做,同时也应引导学生学会怎么讲、问、做,俯下身子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只有让学生喜欢你,才能喜欢学习你教授的历史学科。另外,学生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品质等均不成熟,历史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想法、观念来评价学生。平时,无论是学困生还是优等生,教师都应一视同仁,控制情绪,逐渐改变以下现象:教学中只针对优等生,对学困生重视不够,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没有针对学困生的具体对策。教师还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以表扬取代批评,以鼓励取代埋怨,承认学生的差异,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让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都得到良好的提升。

总之,只有学生、科任教师、各级教育部门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历史教学,为最终提高我国全民族的历史素质而努力奋斗。

(责编张翼翔)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学困生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莲心宝宝有话说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