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没有兼职

2015-11-19文/柯

上海采风月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麦琪学术论文牛津大学

文/柯 玲

教师,没有兼职

文/柯玲

2015春开学之初,系里几位兼职教师因故突然离职,教学秩序几近瘫痪,抓狂救场,四处搬兵,勉强运行后感慨良多。近年因为汉语热的升温,来华留学生与日俱增,面对如此“商机”,高校当然不能袖手旁观,各家纷纷设立汉语培训部门,相应的汉语言专业也应运而生。留学生来了,教学楼有了,可教师在哪儿?广招人马倒也不难,中文、外语甚至政史等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担当汉语教师,但人们对此“商机”能否永久火爆始终心存疑虑,权衡再三,发现多聘用兼职可为权宜之计。2008年底我曾对汉语言专业师资现状进行过调研,当时沪上11所高校中,除了交大、华师大学历教育未用兼职教师外,其他9所学校中,兼职教师与在职比例从6%到81%不等,兼职教师占50%以上者就有4家,而有单列汉语培训机构或部门的学校情况自然比这要严重得多。于是大量的在读研究生应召而来,略加培训就粉墨登场了。说实话对高校来说,留学生语言培训确实创收不小,而且无形之中也对推进我国高校的国际化进程有一定意义。但“学校搭台,兼职主打”模式也给原本专注于教学科研的高校带来了不少困扰:在职教师或耽于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暇科研,或囿于繁杂的管理事务转轨为教学行政人员。甚至有人不禁自问:大学到底应该干啥?咱还是大学老师吗?

牛津大学语言中心跟我们十分相像,但他们只服务于牛津大学的师生及亲属,面向社会的语言培训归到继续教育学院。不过语言中心几乎无在职教师,兼职比例比我们还高。他们是名副其实的中心,甚至没有自己的专业(我们至少还有个汉语言)。一番调查后发现根本的不同其实并不在于教师性质,而在于英文“兼职”含义本身,这不仅导致了人们对兼职的感知差别,也决定了兼职者心态的大相径庭。

汉语“兼职”一般是指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在业余时间内与其他单位建立的工作关系。相对的词语有:全职、在职或专职,皆为人事系统中的在册在编者。兼职属于双重劳动关系的一种。但是由于兼职所建立的劳动关系属次要劳动关系,因此并不为我国法律所禁止。由此可见,汉语中的“兼职”应为当事人主业之外业余的、次要的职业。可事实上目前我们的兼职汉语教师大多还是待业者或在校生。因为是业余的,所以,兼职常常被人们看作一种辅助性的谋生手段,有时也被看作不太专业,不能负起全部的岗位职责。所以,人们往往觉得在职者更称职,兼职不过是临时而已,人们一旦有了自己满意的主业往往便不愿兼职。因为是次要的,得之未必雪中送炭,失之也未必雪上加霜。说得直白一点:对于当事人而言,兼职往往只是临时性的,无需尽全力地工作;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兼职则是临时补缺性质,一旦缺额不空,或者遇到情况需要裁员,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兼职。因此,相比而言在职者往往有几分优越。

英语的“兼职”和全职分别是part-time job和full-time job,意思是部分时间工作和全部时间工作的职业。对英国就业者来说,工作就是工作,但选择兼职还是全职,看个人喜好,并无优劣高下之分。有永久和临时(permanent/temporary)之分的是职位而非职业。牛津语言中心的老师皆因喜欢这个职业而在此工作,所以,他们都是兼职,有人已兼了几十年。

今天的主人公麦琪(Maggie),就是牛津大学的一位兼职。麦琪的办公桌和我的紧挨着。我有任何疑问只要偏过头去“Excuse me”,她马上回头看我——眸子炯如火。她是我的活字典。英语疑难杂症、牛津所见所闻,任何不解都可以向她求教。如果是她也不确定的,那她定会认真求证后再答。

去观察麦琪的课堂,由好友温迪推荐。温迪是语言中心的汉语兼职,是中国同胞。她的推荐理由很有趣:“我不认识她,但每次经过她的教室门口总看到学生意犹未尽地围着她,我觉得她的课一定很精彩。”当我邮件询问麦琪是否同意我随班听课时,很快收到她的回复:“欢迎!任何时候、任何课堂都对您敞开!”这样的热心让我这个新来者倍感温暖,这样的气度更令我生敬。麦琪教的是学术论文写作,是一般人都深感枯燥单调的一门课,但麦琪的课却上得生机勃勃甚至妙趣横生。课堂组织严丝合缝,其教学步骤清晰分明,教学方法切实可行,师生互动频繁得力,实例皆来自学生。我为她的用心教学而感动,也动辄被课堂气氛所感染。课后麦琪闪着明眸,认真听着我词不达意的点评,微笑地看着我,大幅度地点着脑袋,连声说“对——对——对!凯瑟琳,你是听课的行家!”这简直让我有几分自鸣得意!麦琪主讲的三门课我全程跟踪一节未缺。

学术论文写作课的节律与学生的毕业论文步调堪称绝配!麦琪的课讲完了,同学们的论文也修改完了。牛津有这样的课程设置很让我感动。而这门课的设计者正是麦琪。如果不是一个深谙高教学术写作教学规律、研究过高校课程设置的人,是很难设计出这样贴心的课程来的。当然,麦琪主要把的是语言关。她对学术写作中语言精准度的要求,对学术语言技巧的娴熟运用让学生不断折服。而对学生论文一丝不苟的批改、平等的讨论甚至平和的争辩,则使这门课上到了深度交流的境界。

很快得知麦琪编的正本教材已经由牛津出版,我很吃惊这位兼职教师还是牛津大学的研究员。麦琪的研究完全建立在她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六十多岁的麦琪任教的另一门“语料库与学术论文写作”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入门课程。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既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基础也是关键,这也是一门与时俱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较多的课程。在她手把手的指导、引导之下,每个同学都自建了语料库,成就感不言而喻。这个语料库至少包括50篇和自己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学术论文。但麦琪的教学却并未满足于此。她还对每个学生的语料库进行了详细评估。2013年牛津大学语言中心第三学期第一周《简报》上,编者发了“喜报”,祝贺麦琪获得了著名的霍洛维茨2013年年奖(the Horowitz Prize),因为麦琪的论文《适当的词汇和有趣的搭配:EAP 学生自建语料库评估》被评为2012年度最优秀的论文。我尝篡用夫子之言为“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麦琪就是教思互补、教研共进的生动例子。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但一般我们只对在职提这样的要求,兼职汉语教师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的已属不易了。而麦琪除了具备高校教师应有的责任心外,更令我生敬的是其师者胸怀。此乃师德,与兼职或在职性质无关。5月底正是英国美景如画的季节时,麦琪邀我们几个访问学者去她家作客,因为我们的访学任务即将结束。这一天我再次体验到了学生时代受到老师关爱的幸福感,但也直到那天我才得知麦琪只是牛津大学的一位兼职!麦琪夫妇俩不仅为我们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午餐,餐后还带我们去访问著名英国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坟墓。即便是在阿加莎的墓地,麦琪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严谨的师者,她说墓碑上的文字拼写有一处错误,让我们指出并订正。我们围着石碑研究半天也没有找出,麦琪哈哈大笑,径直指出错处。

麦琪是雷丁大学的语言学博士。她热爱教书,教了几乎一辈子,也就开心了一辈子。麦琪每一天都充满活力,她说她很幸福,因为她一直在牛津大学兼职。记得我刚听说麦琪是兼职时,心中竟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怜惜和悲哀,皆因当时自己陷于汉语“兼职”语境之中。可麦琪确实是一位兼职,并且是一位

幸福的兼职。而且,牛津大学有一大批像麦琪这样的兼职教师。当然,英国的兼职教师之所以能如此的敬业、快乐,也跟英国完善的社保机制分不开。麦琪无需为生计考虑太多,对金钱也没有太多的奢求,对于教师牛津大学按“time”计酬并无在职兼职之别。这或许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目前的汉语教师兼职队伍中,组织认同是个重要课题。但组织认同的前提是职业认同,职业认同的前提则是使命认同。一个真心选择了教师职业的人,兼职或在职身份其实已无多大意义。真正的教师,只有全身心全人生的投入,哪有“兼”心?!而带着某种功利目的进入教师队伍者,则很可能人为在职心却缺席,实质上还是一个兼职。麦琪以教学为本,以教研为乐,她参加相关的教学会议,自费参会,不享受任何资助。她用自己的学术真诚广交同行。国内外多所高校的语料库都对麦琪免费开放,麦琪也对她的学生开放。麦琪在自己的兼职生涯中收获了自我实现的顶层快乐。

当然,我们的身边其实也不乏这样的老师,当年师资严重匮乏时期,活跃于一线的那些优秀的代课教师,以及如今不断为人们发现的“最美乡村教师”,他们的身份或许连兼职都不如,但他们却是真正的全职。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有真爱,向天下无数这样的老师致敬!

猜你喜欢

麦琪学术论文牛津大学
2021年度《戏曲研究》优秀学术论文名单
千年等一回!牛津大学女生录取人数首超男生
牛津大学为何不办校庆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他们那时多有趣
是什么让牛津大学不办校庆
麦琪的宠物
他们那时多有趣
牛津到底有多牛
让完美歇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