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2015-11-18郝玉莲
郝玉莲
(宁陵县人民医院 肿瘤科 河南商丘 476700)
直肠癌就诊时的晚期比例占55%~75%[1]。对于晚期直肠癌患者进行单纯化疗或放疗的远期效果不佳,据曹冉华等[2]报道,放疗与化疗同步治疗能有效提高晚期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鉴于此,本文对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施以放射治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宁陵县人民医院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84例。纳入标准:①卡氏评分(KPS)≥70分[3];②临床检查无远处转移;③均有可测量靶病灶;④主要的肝、肾及血常规等器官功能均正常;⑤近期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32例,女10例;年龄24~72岁,平均(51.9±4.6)岁;肿瘤分期:T3期33例,T4期9例。对照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26~75岁,平均(52.8±4.4)岁;肿瘤分期:T3期31例,T4期11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采用放射治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化疗方案。患者术前均行常规放射治疗,首先采用盆腔CT定位,获取CT影像资料,使用6 mV X放射线常规放射野,照射剂量为40~50 Gy。之后重新定位将CT影像输入三维治疗计划体系,由放疗医师及临床影像诊断确定临床靶区,并对计划靶体积行常规分割剂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割剂量为1.8~2.0 Gy/次/d,5次/周,使盆腔放射总剂量达到(60~64)Gy/(30~35)次。放射治疗开始时进行静脉滴注奥沙利铂85 mg/m2,第1天,3周为1疗程;口服卡培他滨1 000 mg/m2,2次/d,连续服用2周休息1周记为1疗程。放化疗期间嘱咐所有患者注意躯体保暖,忌冷食,避免接触冷物体。对照组给予同上单纯的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化疗给药方案。
1.3 疗效评价 化疗2疗程后,通过以下标准对近期疗效进行判定[4]。治愈:肿瘤完全消失时间≥4周,且无新病灶出现;好转:肿瘤消退过半,且无新病灶出现;无变化:肿瘤消退不明显或稍有增大;恶化:肿瘤增大明显或新病灶出现,其中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参照WHO标准观察并判断患者放化疗期间的各种毒性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定性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观察组有效率为78.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n,%)
2.2 随访结果 随访至2015年2月,随访率为100%。其中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保肛率及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1 a随访结果比较[n(%)]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病例均无Ⅳ级毒性反应,且以Ⅰ~Ⅱ级为主。其中两组在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下降、手足综合征以及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近几年,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方案已从单一模式转向多维综合模式转变,集中表现为放疗同期辅助化疗联合治疗。据报道[5],顺铂、卡铂、奥沙利铂、5-FU、卡培他滨都是治疗直肠癌的常用抗肿瘤药物。其中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相较于第一代顺铂肾毒性更低,且无第二代卡铂的重度骨髓抑制。卡培他滨是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可靶向性作用于恶性肿瘤,能被肿瘤组织内的胞嘧啶脱氧酶选择性的转化为对5-FU而产生有活性抗肿瘤作用,且仅通过口服便可被胃肠道内基本完全吸收,与其他抗肿瘤药物有着较强的协同作用。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近期疗效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放射治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在近期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单纯的化疗方案。观察组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保肛率及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放射治疗联合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治疗方案预后效果优于单纯化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本研究可得知,两组病例均未发生Ⅳ级毒性反应,且以Ⅰ~Ⅱ级为主。其中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下降、手足综合征以及神经毒性,其中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耐药,采取积极的对症治疗措施即可缓解,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临时退出治疗计划者。笔者认为,导致以上结果可能是因为放射治疗可选择性调节肿瘤组织细胞中胸苷磷酸化酶的活性,进而能提高卡培他滨对肿瘤细胞的选择作用。同时术前放射治疗能有效缩小肿瘤体积,使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相隔离,有利于保留直肠括约肌,进而提高保肛率。另外,本研究采取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相对于常规的放疗,能有效增强晚期直肠癌的敏感度,进而减轻受迫盆腔神经引发的局部出血和疼痛水平,从而降低肿瘤的局部复发率。然而,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小,随访时间短,因此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远期疗效有待考察。
[1]刘俊,张开军,翟志刚,等.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直肠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3):148-149.
[2]曹冉华,苏乌云,邱英,等.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277-280.
[3]朱眉,张彦华,高伟艳,等.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4,26(12):820-822.
[4]王仲,袁娟.中等剂量卡培他滨在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序贯化疗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3):378-380.
[5]宋斌斌,杨新妹,朱远,等.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近期疗效研究[J].实用肿瘤杂志,2012,27(6):5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