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在儿童患者中的使用情况分析
2015-11-18黄荆南
黄荆南
(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药剂科 河南 濮阳 457000)
利巴韦林属于广谱抗病毒药物,可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主要用于呼吸道细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与支气管炎,皮肤疱疹病毒感染等[1]。利巴韦林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成年及婴幼儿流行性感冒、呼吸道病毒感染,联合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等,临床疗效确切。但随着临床大量使用利巴韦林,药物不良反应也时常发生。因此,本研究对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门急诊处方中利巴韦林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随机抽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儿科门诊处方2 500张,其中使用利巴韦林的处方475张,所占比率为19.00%。对处方中患者性别、年龄、利巴韦林的用药途径,不同剂型选用及用药剂量进行统计,同时分析利巴韦林与抗菌药物联用情况。
2 结果
2.1年龄与性别 在使用利巴韦林的475张处方中,男性298张,占62.74%,女性177张,占37.26%;年龄15 d~12岁,其中0~1岁125张(26.32%),1~3岁217张(45.68%),3~6岁103张(21.68%),6~12岁30张(6.32%)。
2.2 用药剂量 根据利巴韦林说明书的要求,儿童利巴韦林的使用剂量为10~15 mg/(kg·d),本次抽取的475张利巴韦林处方中,口服剂量基本是按照利巴韦林的说明书要求使用,输液1次剂量基本是按照1日剂量使用。
2.3 适应证 354张为呼吸道感染,86张为呼吸道病毒感染合并肺炎,25张为疱疹病毒感染,10张为肝炎患者。
2.4 剂型选用与给药途径 利巴韦林的剂型主要有颗粒和注射剂2种,其中颗粒剂主要用于口服,注射剂主要用于静脉滴注,本研究抽取的475张利巴韦林处方中有315张为注射剂,占66.32%,75张为颗粒剂,占15.79%,同时使用2种剂型有85张,占17.89%。
2.5 与抗菌药物联用情况 抽取的475张处方中利巴韦林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有408张(85.89%),单独使用利巴韦林的有67张(14.11%)。见表1。
表1 利巴韦林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构成比(n,%)
2.6 不良反应 475例患者中18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9%。其中变态反应11例,血液系统4例,消化系统3例,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
3 讨论
利巴韦林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病毒药,具有包括RNA和DNA病毒在内的广泛抗病毒作用。目前认为,其主要作用机制为三氮唑核苷-5-单磷酸可抑制次黄苷单磷酸脱氢酶,进而抑制细胞的鸟苷三磷酸合成,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2]。利巴韦林的使用主要分布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以婴幼儿为主,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调查显示利巴韦林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参照利巴韦林的说明书要求,口服颗粒剂处方均符合用药要求,输液处方中发现单次使用利巴韦林的剂量为1日剂量,这与利巴韦林的说明书要求不符,实际临床中通过静脉输液给药方式很难实现每天2~3次给药,为了保证合理用药,可根据患儿的实际病情通过降低输液剂量,输液后按时间要求给予口服用药的序贯疗法,以保证疗效及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3]。
利巴韦林主要与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阿奇霉素联用。目前小儿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为主,但有些患儿生化指标也显示有细菌感染,临床用药时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合理药物,无细菌感染应避免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联用时,应明确适应证,选择合理药物及剂量,以避免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发生[4]。利巴韦林抗病毒作用确切,且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但半衰期较长,在红细胞的半衰期为960 h,血浆内的半衰期为300 h,其他组织中消除也很慢,药物在红细胞中大量蓄积可引起血液系统产生不良反应,常见有过敏反应、溶血性贫血等,故血红蛋白病患者禁止使用利巴韦林[5]。
综上所述,临床中利巴韦林的使用应做到规范化、合理化,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合理选择用药剂型、用药途径和用药剂量,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联合方式,降低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使其在儿童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临床价值。
[1]陈富超,陈茜,方宝霞,等.炎琥宁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的meta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1,17(5):13-16.
[2]马金海,徐玲玲.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143-144.
[3]吕崇江,黄丽.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229-231.
[4]姚达安,苏倩圆.利巴韦林注射液不良反应研究[J].北方药学,2015,12(1):126-127.
[5]方宝霞,陈富超,吴松潮,等.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meta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2,18(9):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