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大情怀
——读李新宇先生的《故园往事》
2015-11-18吕海琛
■ 吕海琛
小书大情怀
——读李新宇先生的《故园往事》
■ 吕海琛
我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怎么光顾自己的博客了,也没怎么关注其他人的博文。记不清是从去年的哪个时间开始,陆陆续续地在李新宇先生的博客上看到一些有关故乡的回忆性散文。
师从先生多年,读的大体是他的批评类文章。虽是严肃的文学批评,但先生的文字风格颇显“另类”。他绝不追求时髦,用一大堆佶屈聱牙的词句折磨你;你更不必担心读不懂,因为他的文章总是逻辑缜密、丝丝入扣、深入浅出,偶尔还有那么几分幽默。把复杂的事情说简单了,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没有深厚的文史底蕴和丰富的日常经验,举例论证是不可能做到信手拈来、不事雕琢的。
读《故园往事》用了两天的时间,其间若不被打断,一天足矣,因为这算先生所有著作中的一本“小书”,开本小,篇幅也小,只有十余万字。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史地、乡俗和志异。
看“史地”部分的文章,从《故园在青州》到《店里杂忆》,仿佛在观赏电影中的场景——远景、中景、近景,最后作者为故乡的老宅拍了几个特写。从历史上的青州到现在的故乡,作者追忆并考证了青州的历史和社会变迁。不论是“当年的广固城”“洪洞县的大槐树”还是家乡的“洼”,或是“村东村西两条河”,作者都不仅是在回忆历史,更是在展开一场寻根之旅。
我惊叹于先生著文的严谨,即使写这样的散文,也以史家的态度行文。不消说引用古老的《禹贡》《周礼》,众所周知的《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即便是“地理志”这种连专业人士读起来都头疼的史籍著作,先生也从中用了诸多数据。在《寻找一条河》中,先生自谦说:“虽然身为学者,我却没做过多少学术,尤其是纯学术。”但为了考察“女水”的确切地理位置,他不仅翻阅了“史志”“杂书”“历史地图”,更不辞辛苦去实地考察,这种做学问的精神令我辈自愧弗如。我向来对考据不感冒,但是这次,我确实是一字一句读进去了。
如果说“史地”的前半部分读起来让我们感觉有些沉重的话,到了后半部分对“老宅子”的回忆,则在文字上显得温婉许多,但在这温婉的文字深处,却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淡淡忧伤。先生儿时那些最美好的记忆都留在老宅子里了,尽管今天看来那记忆未必有多么甜美。可记忆这东西是有选择性的,能记住的绝对都是“好玩儿的”,其他一切都可能会过滤掉。
历史上的青州多次易主,战祸频仍,一个古城的历史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而“老宅子”的变迁则见证了一部当代中国的“折腾史”。不管怎样,折腾来折腾去,受难的是老百姓!所以先生推崇“无为而治”的欧阳修,赞美那些让百姓忘记他们存在的官,其意恰在于此。
“乡俗”部分记录了一些已经被逐渐遗忘的古老民俗,包括各种婚俗和过年的风俗。现代人大都是不拘礼节的,很多人对那些“繁文缛节”不以为然,如果时间倒退十年,或许我也会不以为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意识到各种民俗和“节”的重要,这不仅仅在于它们“花哨”的外在形式,更在于和形式水乳交融的丰富文化内涵,以及蕴蓄其中的浓浓的人情味儿。现在的年轻人追求新潮时尚,结婚形式仿照西方,不穿红戴绿,要穿洁白的婚纱;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似乎比我们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更有吸引力,也更赶时髦。可是仔细想想,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呢?是文化。我们所破坏和遗忘的,正是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故园往事》则在修复这些文化之根。
“志异”部分记录了各种怪异的故事,既有亲历,也有传说。我想先生绝不是要在这里张扬神仙鬼怪。多年的唯物主义教育,早已使很多人成为无所畏惧的“无神论者”,失去了敬畏之心。其实,没有敬畏之心的人,可能比狐仙鬼怪更可怕,因为他可以大无畏到无所不为、无恶不作!正如先生所说,当代中国人常常陷入一种唯物的迷信,导致头脑和心灵的偏枯,似乎一切都是透明的,似乎一切都有标准答案。可惜的是,这个世界本来就很神秘,我们所知道的非常有限。而且,一切都有标准答案的世界,不是很无趣吗?
如果寻根之旅仅仅是简单地凭吊历史,回忆乡俗,讲点光怪陆离的故事,那就显得有些单调和肤浅了。我说先生的书是“小书大情怀”,原因在于他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在关注人,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况,还有比这更大的情怀吗?
我对这本书的感悟都是随性而发,书中精彩之处都未提及,希望感兴趣的同仁也来读一读,定会大受裨益。
(作者系南开大学教师,文学博士)
(责任编辑: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