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应当有文化情怀
2015-11-18艾克拜尔米吉提
艾克拜尔·米吉提
作家应当有文化情怀
艾克拜尔·米吉提
古往今来,无论作家创作自觉还是无意识表现,其作品都是特定的文化符号。只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符号的优劣高低便自然显现出来。这也是时间筛选的历程,留下来的作品将成为经典。对于作家和文学,最无情的判官便是时间和历史。哪怕读者挑剔的目光都将被时间所淹没,被历史的烟尘所屏蔽。当然,在新媒体时代作者似乎可以通过各种传播手段来试图扩大自己作品的影响力。但是,残酷的现实是,有些作品的发表抑或出版之日,便是它死亡之时。相信就连作者本人都不会再去翻动它,更不要奢望读者耐心地阅读。
应当说,作品有无内涵,是否经得起咀嚼品味,与作家的文化情怀直接关联。所谓文化情怀,是指作家本人人文文化底蕴的深浅、文化视野的开阔与否,由此构成的文化品格的高低之分。这是与作家自身长期修养有关。当然,也有一些机巧的写作,似乎是凭着灵感在抒发,但是,在其华丽的外表下,并无文化内核,作品也就不会有张力和持续生命力。即便是愤世嫉俗,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文化情怀,更是一种担当。作家应当用自己的灵魂吸附人类和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溶于血脉,化作自己的艺术心智,付诸于笔端,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就是特定文化立场的倡导者、持守者、继承者和捍卫者。
文化情怀,将赋予作家常人所不具备的胆略和洞察力。使作家能从旁人所无视或麻木了的状态中,观察到生活的本真意义,深邃的目光穿透历史,发掘出厚重的题材,深刻的主题,惊人的细节,运用隽永的语境描绘出来,给读者以全新的精神文化启示。
文化情怀,也是一种历史责任。作家的历史责任,并不是通过文字宣泄、指斥、愤懑、讥诮、调侃、无奈、绝望、消沉,而是要以阳光的心态关注人间,关注社会,关注人的命运,敏锐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紧扣时代发展的步伐,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释放正能量。通过作品给读者以信心和力量,引导人生目标与方向,赋予爱与善良之心,明了对于优秀文化传统的崇敬与弘扬,热爱生活,懂得创造与追寻梦想。统观中外文学史,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无不体现这样的文化情怀和历史责任。
相信具有文化情怀的作家,将徜徉于文学高原,走向文学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