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点

2015-11-18

作品 2015年5期
关键词:余震视点雾霾

视点

本期杂志下厂印刷时,微信上满屏有关柴静与雾霾的争论。相比之下,文学对公共事件的介入能力似乎要弱了许多。我们也许可以说,文学关乎永恒。但我们的作家,总要对这个时代的主要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正因为此,我们才能从《金瓶梅》中读到明朝时中国人的生活与关切,才能从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狄更斯的笔下了解那一时代那一国度普通人的生活与关切。假设二百年后,我们的后人,读到我们这一时代的文学作品,却读不到当下的生活,不知道雾霾曾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空肆虐,是否是这一代作家的失职?

说说本期杂志。本期的小说,如果按往常的说法,大抵是一组先锋小说。我们选择这样一批小说在同一期发表,却是基于另一种的文学精神——创新。但我们更愿意将这一组小说称之为“探索小说”。先锋意味着在了无人迹的荒原上做开拓者,而探索的姿态相对要朴素许多,低调许多。鬼金的小说有着强烈的表现主义味道,他以往的小说冷硬执拗,而这篇《星期六扑克》,将作家内心的隐痛和广阔的社会隐痛做了有效勾连,让小说更加宽阔;自汶川大地震后,生活在震区,经历过5·12地震的安昌河一直在探索人心中的余震。《兰梅会》写的就是这样的余震,但这余震,由恨而始,却关乎救赎与宽恕;相对出生于70后的鬼金和安昌河,年轻的陈思安更加无所顾忌,作家打破小说创作的禁忌,《接下来,我问,你答》由纯形而上的对话组成小说,读来却深刻而有趣。

本期可看点甚多,蔡崇达的散文《母亲的房子》从母亲执著盖房的经历,生动地刻画出了母亲的形象,母亲的爱情。而从作者母亲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众多中国母亲的品质;黄怒波的散文《企业家的精神与虚无主义》指出了中国企业家的精神顽疾,不乏洞见,也拓展了散文的边界。欧阳江河的长诗《凤凰》手稿是诗与书法堪称完美的结合;江耶的叙事长诗《小麦青大麦黄》真挚感人;“十博士点评小学生诗歌节获奖作品”,让大博士和小学生对话,别开生面。小说家、散文家、诗人、编者,大家都在探索,对新的事物葆有好奇。而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源于我们对这世界的好奇心。

猜你喜欢

余震视点雾霾
微视点
新德里雾霾
扫清“霾”伏
有些日子没被某编毒舌插刀了,雾霾都散了!
环境视点
雾霾里的春天
寻找新的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