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化建设:正视大学生同性恋现象的应有向度
2015-11-17翁琳婷
翁琳婷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同性恋文化也逐渐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特殊文化现象的主体,同性恋群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大学生同性恋群体。高校大学生同性恋问题日益突出,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文化建设也产生重大影响,而高校文化建设的缺失也加剧了大学生同性恋问题的恶性循环发展。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同性恋心理现状的分析,研究大学生同性恋现象的诱因及对策,促使高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构建人文关怀型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同性恋;心理现状;诱因;高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5-0039-03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文化程度的日提高和越来越开明的社会文化认可,又因为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性角色自我认定和性接触集中的阶段,大学生同性恋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但由于社会传统文化的偏见和误解,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正处于隐秘的、备受压力的且不容忽视的两难处境中,其思想状况、心理健康急需社会的关怀和校园文化的认可。在探讨大学生心理现状和人文关怀中,深入了解大学生同性恋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现状,分析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突破大学生思想束缚,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大学生同性恋心理现状分析
早在1990年时候,夏镇夷等人在《实用精神病学》中说到,同性恋是一种性变态,是对某一同性产生性爱的思想和感情,不论是有无明显的性行为。这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歧视的定义。虽然随着文明的开化,许多学者对同性恋的定义更为人性化,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同性恋群体是有性心理疾病的人群。作为一个敏感话题,社会对同性恋现象还是抨击为多,对同性恋者进行言行的打击和歧视,造成他们肉体和心理上的伤害,这都可能引发同性恋者的心理极端问题。
从生物进化角度来看,同性恋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他们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压力。作为大学中的非主流群体,他们受到异性恋群体的歧视,会表现得自暴自弃、苦恼矛盾、精神抑郁,导致行为偏激。根据张北川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因为歧视,有30%-35%的同性恋者曾有过强烈的自杀念头,而9%-13%的人有过自杀行为,有21%的同性恋者在身份暴露后会受到来自异性恋者的伤害,包括当面侮辱、敲诈、殴打等。
大学生同性恋作为同性恋中特殊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思想价值观的变化代表着社会文化的变更。大学生同性恋群体追求自由的生活,但又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的舆论和心理压力。一方面他们努力追求自身的自由和解放,寻找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和满足感的朋友圈,尽量避免周围环境带来的不安;另一方面,他们时常受到别人的误解、排斥和歧视,甚至是人身攻击,使他们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导致心理扭曲和自杀式行为的发生。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本身会因为性取向的不同产生离群、孤僻的症状,怕公开后会受到谩骂、打击和侮辱,就容易由于思想负担过重而患上抑郁症。大学生同性恋现象已然不可忽视,来自内外的压力不仅会使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心理问题凸出,同时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和异性恋群体之间产生思想文化上的尖锐矛盾。
但是,在2011年李长瑾等人的大学生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中,同性恋倾向占到20.1%。在调查中也有非常愿意与同性恋相爱,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的大学生占0.7%。陈繁指出,大学生同性恋者比例和社会上的一般比例是一样的,即同性恋者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占到成年人口的3%到4%。通过张铭清等人的调查发现,有31.3%的大学生认为周围有同性恋人群,其中与同性恋者有接触的占17.0%。由于地区差异性,粤、港、澳地区的经济更为发达,文化开放程度更大,使得大学生更愿意承认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可见,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识与所在地区、文化背景及开放程度有很大关联。
从李银河曾经做过的一个中国公众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的调查中发现,国人对待同性恋的宽容度和西方相比还是比较高的。其中,在一项“你认为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是不是应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的态度调查中,中国内地公民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达到了91%,而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都是86%。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待人要仁爱、宽容。在2001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取消了同性恋为性变态的判定,体现了官方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变,对大学生性文化价值取向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法律氛围塑造了国人宽恕的本质和相对缓和的社会环境。如今,大学生群体对同性恋现象主观上还是相对认可的,官方也会公开报道同性恋现象,也尊重他们的基本权利。
由此可见,在文化繁荣时期,各种文化的碰撞、交流,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大学生同性恋现象虽然还不能完全被社会认可,但还是有和谐的声音和力量推动文化多元化发展。一方面,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处境艰难,承受着社会的偏见和舆论压力,其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大学生同性恋倾向还是相对偏高,其同性恋人数也在逐年增长,社会也逐渐接纳和理解这一特殊群体。我们从以下几点诱因来分析: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繁荣,社会经济思想活跃,中国文化思想趋于多元化,而思想开放程度和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改革开放导致外来思想大肆涌入,大学生群体受到西方性欲自由等思想的影响,以及“同志”类电视剧的影响,使大学生在性别取向上与以往相比有很大偏差。也可以说,大学生性角色的认定也更为自由和人性化。同时,正是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同性恋群体也更被理解和宽容。其次,网络和媒体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有调查指出,94.5%的大学生通过网络来获取同性恋的相关信息,网络既成为众人正确认知同性恋现象的工具,又是有些大学生同性恋者通过网络来寻找安全感和慰藉的地方。通过在网络上的公开,大学生同性恋人群也逐渐成为网络主体中的重要一部分,让网民普遍认可与支持。近几年来,媒体也对同性恋报道颇多,其价值导向会影响民众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和看法。最后,家庭和高校在对大学生性角色自我认定前上缺少干预措施。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上是一夫一妻制。家长在对孩子性方面的教育过于晦涩,基本不涉及这方面知识的传输,而且家长主动意识里排除了孩子同性恋倾向的可能性。高校教职工思想观念陈旧,对待同性恋现象也是遮遮掩掩,应对能力也差,在性健康教育上也未设置相关课程。这些都会导致大学生在对性取向判断上出现偏差,或是不能正视自己同性恋取向的现实。endprint
二、多方面推动高校文化建设
高校作为大学生汲取综合性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建立起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上发挥着基本性作用。大学同性恋者跟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其心理问题是由于压抑的社会环境和大量负面的社会舆论造成的,外界对他们行为的反感、怀疑和歧视也是由于思想观不同引起的。而高校的不作为行为也相当于推波助澜,默许和忽视这一群体的艰难处境,甚至高校教职工思想也反对同性恋现象。这无疑加重了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生存危机。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推动高校文化建设。
(一)高校作为
大学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主体,高校的教职工老师要思想转变和更新,主动关怀大学生同性恋群体,了解他们思想状况,积极鼓励引导他们两性间的正常交往,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起友爱、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高校的宣传要过而不及。拿捏到位。既要理解和关怀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又要让同龄人群尊重他们的价值观和权利。
高校要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从2003年起,复旦大学本科开设同性恋研究公选课,已经吸引上千学生前来听课,他们学到最多的是要学会宽容、谅解和正视生活等,并且大学生对这类课程很感兴趣,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这类课程的稀缺,广大学生还是对同性现象未能做出理性、正确的判断,也使大学生同性恋人群未能调整心态,积极面对。高校应积极主动开设性教育的文化课程,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性健康观念。
高校要设立心理咨询处,提供多渠道的心理咨询,为有性方面困惑的学生答疑解惑。对有些极为排斥同性恋的大学生要进行心理开导;对同性恋者要尊重他们的选择,缓解他们心理压力;对那些性取向不定的大学生,在其自我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矫正性取向。
高校要呼吁大学生与大学生同性恋群体友好共处,自身也要密切与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联系。同性恋不是犯罪或是心理疾病,大学生在了解同性恋现象后应该有自我见解,有相应的判断力。高校要多组织性文化交流活动,为大学生同性恋人群创造交流的空间,积极主动倡导多元文化自由平等交流。
(二)社会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认可,对人选择的生活状况的关怀,即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社会对大学生同性恋者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尊重同性恋者的自由选择权,认可思想价值观上的差异,给予包容、理解和爱护。大学被称为是小社会,那大社会文化氛围很大程度上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社会认可多种文化共存,以平和、友好、理解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对同性恋文化给予尊重与包容,那高校文化建设无疑有了客观环境的支撑。
(三)国家政策
国家在法律上剔除了偏见,在政策上也反对对同性恋的歧视。政策和法律上的开明,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准则。国外有些国家已经认可同性恋结婚,李银河分析,随着同性恋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我国政策很有可能会允许同性恋结婚,那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和婚恋文化知识活动也更为必要。
(四)大学生主体
大学生作为高校文化建设的对象,要主动了解同性恋现象和文化,更新文化价值观念,提升自身文化素质,理智对待同性恋文化,避免成为“高智商”的野蛮人。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学校性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自身性取向的意识,提高辨别同性恋是非的能力。其次,对于大学生同性恋人群来说,要不讳就医,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专家、朋友和家人的帮助,审视自己的现状,弄清自己的性取向原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出现过激行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