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性初探
2015-11-17田皇业
田皇业
摘 要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堂语言运用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教师的教学素质、能力、水平、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上体现出来。但在我们日常的学习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语言运用不当的现象。如何走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误区,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021-02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堂语言运用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教师的教学素质、能力、水平、教学风格等都会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上体现出来。但在我们日常的学习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学语言运用不当的现象。如何走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误区,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准确、鲜明、风趣、亲切的有声语言
1.要准确清晰
规范的语言教学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它要求教师必须以标准的普通话为规范的教学语言,要求不仅能让学生听的清楚明白,简要易懂,而且还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做到准确清晰,决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对于一些比较典型的方言区,语文教师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地避免方言土语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和误导。
2.要形象生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以有声有色、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心灵发生教育者期待的变化,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蔬菜》一课的教学中,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冬瓜皮的小帽豆角瓣长,西红柿的衣裳真漂亮,辣椒是我们的红灯笼,蚕豆的皮鞋咔嚓响,小朋友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菜园里的小蜜蜂,我聪明伶俐,满园的蔬菜我都认识,不信,请你来听我报菜名。”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导入,营造出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要幽默风趣
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例如针对有学生偶尔开小差,我在指出之后,说一句:“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哄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听讲的积极性,又照顾了学生的面子,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来讽刺挖苦学生,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都难免不带有讽刺意味,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的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
4.要含蓄典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通过直截了当的语言来表达某个意思或说明某个问题,而是通过含蓄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领会文章的内容。含蓄典雅的语言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而有得,有时比直言更便于学生接受,让学生有所顿悟。教师要使自己的语言清新而不平淡,典雅而不晦涩,言有尽而意无穷,还可以采用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段,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的含蓄韵籍,韵味无穷。
5.要富有美感
教师要使自己的语言具有音乐美的特点,首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声音,在语言音色、音强、音高、音长、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疾等表达方面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尽量表现出细腻的情感,负载丰富的信息。具体而言,一堂课的起、承、转、合的节奏控制,既要体现规律,又要随势做灵活的调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其次,教学语言要讲究参差错落的结构美,教师在讲话时,长句和短句间,整句和散句互见,长短结合,缓疾相间令句式更富美感。
二、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的体态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体态语言,只有与有声语言紧密结合、互相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才可能达到自然、得体、富有启发性的要求。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一节课上,我提问以后,一个平时成绩不好的同学想举手又不敢举,这时,我立即向他投去热情、信任的目光,从这目光中,学生获得了信息和勇气,大胆的站了起来,他回答时稍有犹豫,我又投以鼓励的目光,暗示他:“别紧张,你说对了。”学生的紧张感消除了,思维的闸门豁然打开了,继续回答了下去。
在另外一堂课上,有个学生精力不集中,在搞小动作,我并没有停下课来批评他,而是不动声色的边讲边往学生那儿走去,学生发现声音离自己越来越近,赶快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装作认真听讲的样子,这时,我又暗暗地向他伸出大拇指,夸奖他做得好。这学生庆幸自己的行为没被揭露,反被我用大拇指夸奖得痒酥酥的,于是高兴的听起课来,不好意思再搞小动作了。
语言时一门艺术,它随时都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
参考文献:
[1]朱林海,丁德潜.新课程课堂教学论[M].广州:南方出版社,2003.
[2]傅道春.教师行为优化教程[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
[3]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