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到洛杉矶:今秋十大画展巡礼
2015-11-16于涛
于涛
《笔触/信息》Ken Okiishi
东京的Take Ninagawa画廊于9—10月举办了Ken Okiishi“笔触、信息和反馈”系列展。艺术化的涂鸦、视频反馈及数字信息被这位有着柏林和纽约文化背景的美国艺术家进行融合叠加。他将颜料涂在播放数字视频的平板显示屏上,使观者感受到实物屏幕与数字影像重叠后产生的一种动态的紧迫感。创作介质的独特性使这一系列作品平直却深刻。
《笛卡尔唯我论》Shubigi Rao
主题为“亲爱的画家”的画展在新加坡的Sundaram Tagore画廊举行。此题目取自德国艺术家马丁·基彭伯格1981年创作的“亲爱的画家,为我作画”商业广告系列。展览选取了9位跨领域、跨学科的新加坡艺术家的作品,展示了颜料作为创作材料的历史和局限性。根据不同的绘画意图,艺术家们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做出新的尝试,采用新的材料作为颜料,如墨水,生成新的纹理效果。
《广播》珊侬·芬利
珊侬·芬利(Shannon Finley)出生在加拿大,现生活和工作在柏林,他的今秋个人画展在旧金山的Jessica Silverman画廊举行。芬利的作品虽然难以理解但却很美,他借助数字成像软件制作出几何抽象图形,并在图形交叉重合部分涂上彩色的丙烯颜料,看上去就像神秘的图腾。艺术家关注空中传播的无形的能量和信号,将数字手段与绘画技法相结合,以波长和振动的几何特性表现出来。
《石头婴儿》加米安·尤利亚诺-维拉尼
经过柏林的Tanya Leighton画廊策划,年轻的纽约画家加米安·尤利亚诺-维拉尼(Jamian Juliano-Villani)在底特律的当代美术馆举办了她的个人画展,反响非常强烈。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已入选福布斯30名30岁以下成功人士榜单,而同时她对于借用他人作品的开放态度也引来了争议。她的作品渗透着艺术发展史,融合了卡通元素,其意想不到的奇特创意很是吸引人眼球。
《无题》杰罗尼莫·埃莱斯佩
在墨西哥的周末画展中,LABOR画廊举办了杰罗尼莫·埃莱斯佩(Jerónimo Elespe)在墨西哥的首展。出生在马德里的埃莱斯佩以小幅画品见长,多创作色彩暗淡柔和的室内画、风景画和肖像画。他的许多作品都采用点画法,看上去好似有亮光在闪现,使本来暗色的作品不再呆板,而凸显出层次感。
《太阳记录》翁郁琇
翁郁琇(Yuh-Shioh Wong)明快亮丽的新作给洛杉矶的Night画廊吹来一股清新之风。混合亮黄色的丙烯颜料和水质油画颜料,以自然风景为题,用抽象绘画的构图和色彩诠释中国传统山水画,使作品更加富有诗情画意。画家惯用大面积的色块、书法线条及细小的点和线,融合明亮的色彩和抽象的构图抒发情感,构成了她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
《电梯之战》达纳·舒兹
纽约的Petzel画廊展出了达纳·舒兹(Dana Schutz)主题为“电梯之战”的系列作品。在她的参展新作中,人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拳脚相向,这些特定的空间包括狮笼、电梯间及狭窄的楼道。这些场景既面向公众,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被展现在观者面前。画中带有讽刺意味的打斗限定在画作中间,其中的人物既是半隐秘内部空间的主角,也是整体画作的主体,体现出这位纽约艺术家巧妙独特的构图。
《淘汰之画》史密斯
这个秋季安杰·史密斯(Anj Smith)也在伦敦的Hauser & Wirth画廊举办了个人画展。她的作品中充满奇特怪异的事物,如猴子头骨、珍珠、豌豆荚、吉普赛人的路标、翡翠甲虫等都是一系列眼窝深陷的双性人肖像画中的重要陪衬物。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艺术家精心描绘,但与怪僻的人物结合起来却看起来很粗糙、陈旧,而且人物肢体上都画有象征死亡的标记。这位年轻的英国画家师承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弗里达·卡罗和莉奥诺拉·卡林顿,继承了虚空静物画和微型人像画的传统,她的作品怪诞而迷人,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
《越快越好》安科·维尔
布鲁塞尔的“巴洛克办公室”画廊选择安科·维尔(Anke Weyer)的新作系列作为秋季新展馆落成的揭幕展。这次展览是这位出生在德国,生活在纽约的艺术家在此画廊甚至欧洲的首秀。她用油彩和丙烯颜料进行多次涂抹、滴溅,多层颜料叠加融合,黄色底色上遮盖着蓝色、棕色和红色等颜料。从她的抽象画中可以窥见德·库宁的痕迹,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冲动和意图则留给观者来解读。
《无题》基冈·麦克哈格
基冈·麦克哈格(Keegan McHargue)的个人画展也于九、十两月在纽约的Fredericks & Freiser画廊举行。这位纽约艺术家给作品注入了天真的童趣,如画作一角的黄太阳,与其中腐朽堕落的黑暗元素形成对比。他将美人鱼、樱桃树、波浪形的太空生物、炸弹爆炸、直升机、卡通红魔鬼等毫无关联的事物以一种奇怪的逻辑集合在他奇特的幻想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