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约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的企业因素

2015-11-16□季

职教论坛 2015年28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政策中职

□季  敏

制约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的企业因素

□季敏

企业是重要的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主体,企业参与是决定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效能的关键因素。调查发现,企业参与不力是引起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梗阻的重要原因,主要存在企业应对教师企业实践的态度消极、满足教师企业实践需要的企业难寻、企业参与教师企业实践的深度不够、企业管理教师企业实践的机制缺位、规范企业接收教师实践的政策乏力等问题。提出制定促进企业参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法规、出台落实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法规的实施办法、为中职教师开展跨区域的企业实践提供基本条件、完善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考核监管机制等举措。

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企业因素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职业院校高度重视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制定一系列培养培训职业教育教师的政策举措。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仅提出要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而且提出要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的意见》提出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及其若干具体要求。《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提出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决定从2011年到2015年教育部、财政部组织遴选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促进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加大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的力度。一些地方和学校已经制定、实施推动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办法或规定。然而,总体来说,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效果很差。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使既定的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动态过程[1]。政策执行是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政策有效执行是实现公共政策预期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企业参与是决定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效能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中,以江苏省为例,调查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现状,剖析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梗阻的企业因素,提出促进企业参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建议。

一、引起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梗阻的企业原因

政策执行梗阻是指在公共政策执行的实际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由于态度、素质和能力等原因,消极、被动、低效地执行政策,甚至影响和阻扰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2]。当前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效能很低,存在较为严重的政策执行梗阻。以江苏省为例,据问卷调查,只有三成多的教师认为参加企业实践对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作用大,大部分教师认为效果不大或不起作用。“剃头挑子一头热”,教育部门热情有余,行业企业消极应付。企业是重要的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主体,企业参与不力则是引起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梗阻的重要原因。

(一)企业应对教师企业实践的态度消极

企业和学校是两种具有不同目标的组织。企业以盈利为根本目的,重经济效益;学校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重社会效益。尽管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被理想家们赋予太多积极意义,比如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储备,协助企业科技开发,提高企业管理效益等,但是这种一厢情愿的愿望在企业间竞争日益加剧的面前不堪一击。很显然,由于中职教师服务企业能力过于薄弱以及劳动用工制度的市场化等原因,当前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既不能为企业带来人力资源补充,又不能给企业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要求企业额外付出人力物力来配合教师实践,徒增商业机密外泄的风险。正是因为企业参与教师实践的动力严重不足,企业应对教师企业实践的态度普遍消极。

以江苏省为例,据调查,如表1所示,42.9%的中职教师认为企业接纳教师实践的热情不高,没有安排合适的岗位和指导师傅,44.1%的中职教师认为企业接纳教师实践的热情较高,安排了较为合适的岗位和指导师傅,13.1%的中职教师认为企业接纳教师实践的热情很高,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安排合适岗位和师傅,并且师傅认真指导。由此可见,只有极少数教师对企业接纳教师实践感到满意,四成多教师认为企业接纳教师实践的热情不高,没有安排合适的岗位和指导师傅,其余介于两者态度之间。

表1  企业安排教师实践的态度

(二)满足教师企业实践需要的企业难寻

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中职教师对提供其实践机会的企业充满期待。这种期待体现在很多方面。以江苏省为例,如表2所示,在对接受教师实践的企业的要求问题(多项选择)上,选择“资源共享”、“提供经验丰富的技师予以指导”、“提供真实的项目及真实的工作”、“共同承担培训经费”、“技术水平较高”、“职工培训基础较好”、“能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反馈信息”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4.1%、80.4%、72.4%、33.7%、51.8%、31.0%、53.0%。由此可见,教师们最希望企业能提供经验丰富的技师指导教师企业实践,大部分教师希望企业能实现资源共享并提供真实的项目及真实的工作,约计半数教师希望企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能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及时反馈信息,少数教师希望企业能共同承担培训经费、企业职工培训基础较好。

表2  教师对企业的要求

然而,鉴于地域、经济、政策等原因,加上中职学校专业门类多,满足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需要的企业难寻,对于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尤其如此。以江苏省为例,据调查,相对落后的苏北、苏中地区几乎没有能与中职教师实践要求相吻合的企业,中职教师主要去苏南地区的企业参加实践。由于政府配套举措不到位以及中职学校的企业资源有限等原因,没有足够的、符合要求的企业资源是制约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参与教师企业实践的深度不够

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形式多种多样。作为重要的政策执行主体,企业在中职教师企业实践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提供何种支持上。总体来说,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流于形式,企业参与教师企业实践的深度不够,企业的支持远不能满足中职教师的期待。以江苏省为例,如表3所示,在学校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教师企业实践问题(多项选择)上,选择“到企业生产现场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生产或培训岗位上操作演练”、“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的人数比例分别为77.0%、68.8%、62.7%、39.5%。由此可见,按照比例从高到低,教师企业实践的形式依次主要是到企业生产现场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生产或培训岗位上操作演练,只有约计四成教师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课题组访谈发现,不少教师主要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的形式参与企业实践,甚至盖个企业公章应付。

表3  教师企业实践形式

中职教师普遍对企业实践抱有高度期待,但是很显然,企业主要扮演提供考察观摩现场的角色,既没有实现与教师资源共享,未能向教师提供有力的指导,又没有提供教师企业实践的真实岗位。

(四)企业管理教师企业实践的机制缺位

学校和企业都应是管理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重要主体。然而现实是,除学校原因外,企业管理教师企业实践的机制严重缺位,既没有相关制度又没有专门人员,行业企业与中职学校沟通不畅,企业未能深度参与实践计划制定、实践过程指导、实践结果考核等方面,主要依靠教师的自觉,使得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基本上成为一种放任自流的行为。就制定实践计划而言,以江苏省为例,如表4所示,在由谁来制定教师企业实践的相关计划与内容问题(单项选择)上,选择由校方制定,由企业制定,教师自主制定,校方与企业共同协商制定,学校、企业、教师共同协商制定教师企业实践计划与内容的比例分别占12.3%、14.0%、16.7%、29.5%、27.4%。由此可见,由学校、企业、教师共同协商制定教师企业实践计划与内容的不到三成,由校方与企业共同协商制定的约计三成,其余则是分别由校方或企业或教师单独制定。

表4  由谁来制定教师企业实践的计划与内容

(五)规范企业接收教师实践的政策乏力

据调查,教师们普遍反映,规范企业接收教师实践的政策乏力是制约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都已经制定一系列促进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规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2006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到《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2014年)等,已经提出若干较为具体的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规定,然而,规范企业接受教师实践的相关政策规定却很乏力。一是相关政策是引导性与鼓励性的,对规范企业接收教师实践丝毫不具强制约束力;二是相关政策主要是教育部门制定颁发的,行业企业主管部门未能深度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之中;三是相关政策未能明确规定企业的权责,未能制定更为详尽的规范企业接收中职教师实践的规定。如前所述,企业和学校是两种具有不同目标的组织,因此,制定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就应既要尊重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又要促使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坚持强制性与激励性兼顾原则。

二、促进企业参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的对策

政策问题的性质、政策本身、政策资源、政策执行机构、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外部环境和政策执行的监控力度等,都是影响公共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因素。企业参与不力已经成为引起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梗阻的重要原因,是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的最大障碍,主要体现在企业应对教师企业实践的态度消极、满足教师企业实践需要的企业难寻、企业参与教师企业实践的深度不够、企业管理教师企业实践的机制缺位、规范企业接收教师实践的政策乏力等方面。以此为依据,完善企业参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促进企业参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是提高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执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制定促进企业参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政策法规

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把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纳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并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进行立法。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但是该规定既不具体,又不具强制性,不能发挥促进企业参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作用。制定促进企业参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法律法规是促进企业参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重要举措,是确保企业参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根本保障。首先,深刻认识到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的跨界特点,以国务院为主导,由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资委、职业院校、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制定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的法律法规。其次,充分发挥政府发展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尊重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坚持企业和学校双赢的原则,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税务部门、业务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制定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的国家标准,规范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的目标、主体、内容、程序、管理与考核等。再次,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统筹规划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与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把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作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纳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法规体系之中。

(二)出台落实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法规的实施办法

相关政策法规只是对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的原则性规定。鉴于各地普遍未能出台体现区域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为执行相关政策法规,提高政策法规执行的效能,亟待研究出台落实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法规的实施办法。首先,按照国家政策要求,根据地方实际,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的主导作用,省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明确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学校职责,制定省级中职教师企业实践实施办法。其次,中职教师是重要的政策对象,中职学校是重要的执行主体,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尤其是教师专业成长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认真研究相关政策与学校实际,统筹规划教师企业实践与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实施办法。再次,按照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相关行业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与落实与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政策相配套的、专门规范企业行为的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明确行业企业在中职教师企业实践中的具体职责及其相关问题。

(三)为中职教师开展跨区域的企业实践提供基本条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鉴于中职学校专业种类与数量众多,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区域产业结构不同,不管是发达地区抑或是欠发达地区,满足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需要的区域企业难寻从根本上制约了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的形式与效果。这就要求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为中职教师开展跨区域的企业实践提供基本条件。首先,省级政府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全省中职学校专业结构与区域布局,据此并根据相关政策法规,以省级政府为主筹集经费,采用市场机制,以项目招投标的形式面向全省或更大区域一大批能覆盖全省中职学校专业的相关企业进行项目招投标,确保全省各个专业中职教师都能有合适的企业开展企业实践。

其次,重视发挥省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并统筹协调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统筹规划全省中职学校教师分期分批开展企业实践,使得全省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既能找到合适的企业,又能为中职教师企业实践提供充裕的经费支持,还能体现中职学校的实际并满足中职学校的需要。

强有力的考核监管机制同样至关重要。完善的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考核监管机制是确保中职教师企业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结合各地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现状分析,要以省级政府为主导并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的作用,既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校考核监管机制、企业内部考核监管机制,又要建立以省级政府为主导的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考核监管机制,把考核监管结果与学校办学水平、企业实践相关经费划拨等结合起来。

[1]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83.

[2]金太军,等.公共政策执行梗阻与消解[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50.

责任编辑肖称萍

季敏(1974-),女,江苏理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机制研究”(编号:13YJA880013),主持人:董仁忠;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问题的实证研究”(编号:2012SJB880026),主持人:季敏;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的实证研究”(编号:D/2013/03/079),主持人:季敏。

G710

A

1001-7518(2015)28-0022-04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政策中职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