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情境下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与成因分析
2015-11-16秦旭芳茹晨辉刘兴宇
秦旭芳+茹晨辉+刘兴宇
【摘要】研究者采用非参与式结构化观察法,对不同情境(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进行观察,并结合访谈分析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教师产生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情境的总体分布上,生活活动高于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低于区域活动。(2)不同等级幼儿园、不同年龄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情境分布差异不显著;不同情境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类型存在显著差异:游戏活动情境中教师易产生恐吓行为,区域活动和生活活动情境中教师易产生训斥行为,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中教师易产生冷落行为和讽刺行为。(3)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专业伦理意识缺乏,幼儿年龄特点和外界环境变化也是引发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原因之一。据此,研究者从教师、家长、社会、教师培养机构、园所管理者乃至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等几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活动情境;幼儿园教师;伦理失范;行为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9-0032-05
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是指在保教活动中,教师违背专业伦理,对幼儿身心造成消极影响的行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对幼儿发展具有重大负面影响,同时也会阻碍教师教育职能的正常发挥。〔1〕因此,对教师专业伦理进行反思与重塑,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座谈时提出,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这表明国家也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伦理。以往有研究表明,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师教育中伦理教育的缺失,〔3〕幼儿的不规范行为,〔4〕教师伦理意识薄弱、敏感度低〔5〕等。要有效减少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还需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策略。
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具有情境性、隐蔽性等特点,本研究以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为研究情境,对教师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进行观察、分析,以找出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沈阳市不同等级的3所幼儿园中的9个班级(每所幼儿园大、中、小班各1个),对这些班级的教师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观察。研究者编制了《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观察表》,收集了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600次。此外,研究者还根据教师所在园所等级、年龄班,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年限,选择18位教师进行了访谈,以进一步分析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
有研究发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类型主要有恐吓、讽刺、训斥和冷落四种。恐吓型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是指,当幼儿违反有关规定或违背教师意志时,教师通过吓唬幼儿使幼儿产生恐惧情绪而终止当前的行为;讽刺型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是指幼儿表现出发展障碍时,教师不是耐心引导而是用讽刺性或侮辱性语言嘲笑幼儿;训斥型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是指幼儿违反班级规定或违背教师意志时,教师出现呵斥、拉拽、推搡幼儿的行为;冷落型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是指幼儿向教师提出某些合理请求时,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幼儿的请求。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情境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生活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发生频次较多,分别为180次和108次。χ2检验发现,不同情境下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教师实际发生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与期望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生活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明显高于期望值(残差值分别为94、30)。而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情境中,教师实际发生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低于期望值(残差值分别为-82、-42)。
访谈中,有教师表示:“集体教学活动是孩子们集中学习的时间,可有的孩子就是坐不住,东瞧瞧西看看,爱闲聊,活动中老师就要强调纪律了。”(一级幼儿园大班教师01)“区域游戏中,孩子们表现都挺好,也不用怎么强调纪律问题。”(三级幼儿园中班教师13)“我带孩子们玩游戏,他们可开心了。游戏规则他们也听得挺认真。游戏时,老师的主要工作是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其他的不用怎么管,玩么,爱怎么玩就怎么玩,注意安全就行。”(一级幼儿园中班教师02)
生活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幼儿年龄尚小,动手能力较弱,习惯也尚在养成,有时会出现不遵守有关规定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在纠正幼儿不当行为时产生专业伦理失范行为。集体教学活动通常要求幼儿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对幼儿的限制也较多,但幼儿天性好动,因此容易出现违反有关规定或违背教师意愿的行为,从而引发教师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对幼儿的限制相对较少,因此教师不易产生专业伦理失范行为。
(二)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情境分布特点
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情境分布差异不明显,不同年龄班级教师则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班教师与小班教师的差异较为明显。
1. 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情境分布特点
由表2可知,一级幼儿园中,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中专业伦理失范行为较少(残差值为-11.1);生活活动情境中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发生的次数较多(残差值为6.4);二级幼儿园中,教师容易在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中产生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残差值为6.8),生活活动情境中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则较少(残差值为-1.9)。三级幼儿园中,集体教学活动情境和游戏活动情境中发生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较多(残差值分别为4.3、3.4),生活活动情境中发生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则较少(残差值为-4.5 )。χ2检验发现,不同等级幼儿园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情境分布差异不明显,但交互分析发现,在集体教学活动情境和生活活动情境中,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的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见表3)。
由表3可知,一级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中,教师较少出现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残差值为-7.4),生活活动情境中,教师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最多(残差值为7.4);二级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中,教师容易发生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残差值为7.4),生活活动情境中,教师较少出现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残差值为-7.4)。χ2检验发现,一级幼儿园和二级幼儿园的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情境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一级幼儿园的教师在生活活动情境中发生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较多,二级幼儿园的教师则在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中容易发生专业伦理失范行为。
访谈中,有教师表示:“孩子们在家也许被家长惯坏了,经常强调的事情,怎么也记不住。就拿吃饭来说,家长都说自己的孩子在家吃得多,来了幼儿园怎么就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家长们应该想想,在家全家人围着一个孩子喂饭,想吃多久吃多久。在幼儿园哪有时间喂饭。”(一级幼儿园中班教师02)“我们班孩子的生活能力还行,就是有的孩子反应特别慢,一句话说好几遍都听不懂,每次组织活动我都很生气。”(二级幼儿园中班教师10)
2. 不同年龄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情境分布特点
不同年龄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情境分布总体差异不显著,但小班教师和大班教师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见表4)。
χ2检验发现,大班教师和小班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和生活活动情境中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残差值较大(见表5)。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中,大班教师共发生了73次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残差值为12.2),小班教师共46次(残差值为-12.2)。这表明,大班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情境中更容易产生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生活活动情境中,大班教师共发生了70次专业伦理失范行为(残差值为-12.2),小班教师共91次(残差值为12.2)。这表明,小班教师在生活活动情境中更容易产生专业伦理失范行为。
访谈中,有教师表示:“孩子们都长大了,可有主意了。老师说什么根本不听,我们也没有办法,就是生气,越大越难管。”(二级幼儿园大班教师11)“我也知道小班孩子很多事情都不会做,可是教了很多次之后还老犯错,那么多人我根本管不过来。每天事情那么多,能不生气么?”(二级幼儿园小班教师12)
(三)不同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类型分布特点
不同情境中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类型分布差异极其显著。由表6 可知,在游戏活动情境中,教师的恐吓行为较多(残差值为11.5);在区域活动和生活活动情境中教师则容易产生训斥行为(残差值分别为8.4、21.2);在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情境中,较容易产生冷落行为(分别高于期望值10.6、6);在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情境中,也容易产生讽刺行为(残差值分别为4.3、2.8)。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类型与情境有密切的关系。在幼儿较为自由的情境中(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教师容易产生恐吓、训斥等行为。在幼儿受到较多限制的情境中(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容易产生冷落、讽刺等行为。
三、成因分析
(一)专业伦理意识缺乏
行为受思想的支配。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意识的缺乏可直接导致其失范行为的发生。动机是行为的驱动力,动机的作用就是促使行为主体选择 “做”或是“不做”。〔6〕在面对幼儿不听话、注意力不集中、能力弱、习惯不好等问题时,如果教师缺乏专业伦理意识,就可能出现不当行为。
(二)幼儿年龄特点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面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的行为会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大班幼儿在生活活动中会表现出较强的自理能力和较好的行为习惯,因此不需要教师过多指导。小班幼儿则不同,他们刚进入幼儿园不久,自理能力较差,教师指导也会较多,因此容易导致教师出现较多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集体教学活动中,大班幼儿自我意识较为强烈,容易出现违反教师意愿或班级常规的行为,因此教师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也会较多。小班幼儿则比较“听话”,因此教师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也相对较少。由于不同年龄段幼儿会有不同表现,因此教师作出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三)活动情境变化
不同情境中,教师预期的教育目标不同,教育方法与形式也有所不同。集体教学活动较为重视预期目标的达成,这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导致教师产生较为严重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其他情境中,教师会侧重于管理幼儿的行为,因此,通常可能会出现较多的恐吓、训斥等行为。
四、建议
(一)幼儿园教师:提高专业伦理意识
要减少教师的专业伦理失范行为,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伦理意识。教师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专业伦理意识。培训内容不仅要有关于专业伦理的理论知识,更应有关于专业伦理的实践知识。例如,让教师观看一些有关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电影、电视等,以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伦理水平。
(二)家长:加强与教师沟通
幼儿园教师是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教师需要得到家庭和社会更多的宽容、理解和配合。现在的家长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一般都非常愿意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但当涉及孩子切身利益时,他们会本能地偏向孩子,有时难以看清问题本身,进而对教师产生某些误会。这又会导致教师和家长之间产生矛盾,直至导致教师产生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因此,家长应注意加强与教师沟通。
(三)教师培养机构:重视专业伦理教育
幼儿园教师应具备较高的专业伦理素养,因此,教师培养机构需要加强学生的专业伦理教育。让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课程实践,提高专业伦理意识,从而避免入职后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发生。
(四)园所管理者:规范管理制度
在园所管理中,如果制度不规范也可能导致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发生。虽说幼儿园管理应具有一定的人性化,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自觉性,明确、规范的管理制度能有效减少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的产生。
(五)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提高行业准入标准
教师资格认证应加强对教师专业伦理方面的考核。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失范行为具有较强的情境性,很多失范行为都是发生在特定情境中的。因此,建议在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中,运用情景测试的方法,对准教师进行相应的人格心理测试、职业心理测试等,也即通过提高行业准入标准,从源头上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广兵,陈华云.教育病理学视域下幼儿教师失德行为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4,(1):23-27.
〔2〕张霞.论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失范与重构〔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4):36-38.
〔3〕秦旭芳,刘兴宇.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反思与重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6-109.
〔4〕黄舒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大班幼儿失范行为指导方式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5〕王小溪.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6〕陈述.行为心理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