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误会
2015-11-15崔立
文崔立
不是误会
文崔立
小张一到办公室,拿到刚送来的厂报时,人就傻了。在头版醒目位置的新闻,一则关于行政科科员小孙助人为乐的新闻,将小孙的职务写成了科长。
这可不是一个小过失啊,小张额头的汗都掉了下来。他急忙拨通了办公室刘主任的电话。
刘主任忍不住斥责道:“你是怎么搞的,这么大的错误也能犯!”小张忐忑地说:“主任,您看,要不要把报纸退回去重印?”刘主任嗓门儿很大,说:“退回去重印今天绝对是拿不到报纸的,领导问起来怎么办?还有这重印的钱,你出吗?”小张摇着头,说不出话。刘主任说:“行了,报纸你先安排发下去吧,要是谁有什么疑问,你就先作些解释吧。”小张点点头,也只好这样了。
报纸发出去后,果然有许多电话打来问是怎么回事。小张只好一一耐心地作着解释。
可事情并没算完。这天,上级单位的领导秘书打来电话说,领导说了,你们这个典型树得不错。领导准备下月找个时间亲自到厂里来一次,和这位小孙科长见见面。
小张接到电话,慌里慌张地把这事汇报给了刘主任。刘主任一下就急了,素来以神通广大著称的刘主任,顿时也没了方向,若是被上级领导知道小孙不是科长,可是算欺瞒上级的,这个责任,远比报纸重印来得大啊。
半天,刘主任说:“算了,我还是去找厂长吧,让厂长处理吧。”
这事最终摆在了厂党委会上。“怎么办?大家谈谈吧。”厂长拍着桌子,问大家。
大家摇着头,谁也没个好主意。
“要不?”刘主任欲言又止,“我看行政科现在的科长老梁差不多也到岁数了,要不先让他退了,小孙顶上去?”
大家相视对望,没人反对。比起对上级领导的欺瞒,让一个老同志先退下来,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很快,老梁和小孙就交接办了手续。小孙成为厂里最年轻的科长。
令人再度意外的是,上级领导来厂里视察完不久,刘主任也被提拔了,直接进入了厂领导层。
个中原因只有刘主任自己知道。有一天,厂长在办公室和小孙通电话,碰巧被刘主任听到了。原来小孙是厂长的亲外甥。而报纸上的错误,是刘主任在终校时悄悄做的改动。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