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重印与再版选择形式的探讨分析

2019-06-24许维丽

新闻传播 2019年22期
关键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图书

【摘要】书籍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阅读是人类学习知识技能和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手段,无论是畅销书还是长销书,一般都是分多次印刷的,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对图书进行重印或再版。本文对图书重印与再版的概念和意义进行解读,提出一些建议作为参考,旨在能选择合适的再次印刷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图书;重印;再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图书出版对知识文化与文明传承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无论是顶端科学技术进步发展,还是人文社科、时政历史记录,书籍都是不可或缺的载体。人们对阅读的需求自古就有。根据国家权威调查数据,2018年我国成年读者人均阅读量为纸质图书4.7本、电子书3.3本,在全世界排名较为靠后,但中国读者基数庞大,纸质图书仍然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中国图书市场研究报告可见,2019年我国图书销售额同比有较大幅度增长,国民阅读人数比例也有上升趋势,纸质图书仍然深受读者喜爱。

新疆现有10家图书出版单位,近几年来以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6种语言文字出版图书每年大约5000种,由数据反映出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蓬勃发展,也说明各族人民的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仍然很高[1]。

考虑到市场需求,图書出版前应首先确定印数,为避免因市场预估失误导致批量图书滞销积压资金,图书初版时通常会选择分为多次印刷,便于后续进行调整。畅销书一旦口碑受到好评很快就会在市场上畅销售完,短时间内需要再次印刷满足读者需求;长销书(如经典名著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库存也会大量削减,也需要对图书再次印刷进行补仓。图书再次印刷的形式分重印和再版两种,选择何种方式要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同时兼顾作者、读者和出版社等多方面的利益。

一、重印的含义与意义

(一)重印的含义

重印一般是指图书因之前印刷的量售空,或经过市场预测、各种发行需要等因素再次印刷一定量的图书。主要特点是再次印刷时,与第一次印刷相比基本没有改动或者改动很少,要求尽量小范围修改,甚至不做修改。重印基本上不改变原版印刷格式(如:开本、书号、版式等),标准书号条码一般也不作改变,但如果定价有变动就需要重新申请制作一个附加码加在原条码后面。重印时有必要的话可适当更换封面和扉页,必须在版本中标明印次,重印几次就要记录几次。初版图书算第一次印刷,第一次重印要注明“第1版第2次印刷”,再次重印就要注明“第1版第3次印刷”。图书印数从初版开始计算,如初版印刷8000册要注明“印数1-8000”:重印6000册要注明“印数8001-14000”,又重印4000册注明“印数14001-18000”。

(二)重印的意义

1.能迅速满足市场需求。引发读者追捧的畅销书往往初版数量不是很充足,一经投入市场便销售一空需要及时补充,历久弥新的经典著作和长销书,通常一段时间后也会存量不足,有时因政策、时事影响而热销,也需要及时补仓。

2.达到最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图书多次重印,作者和出版社在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初期的投入压力比较轻,预防该版本的图书遭遇滞销导致资金积压,另外还可以保证新上市的图书面貌崭新更容易售卖。

3.不断完善提升图书质量。图书初版前虽然会经过多次审校和严格把关以保证质量,但也很难做到完美无瑕,重印是对有瑕疵的版本进行修正完善的方式,给到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再版的含义与意义

(一)再版的含义

图书再版一般是指原版本经过了一段时间销售后需要增加与时俱进的元素,或其他原因需要大量修改内容,导致原版本图书内容有较大变化,需要进行大幅度增删修改重新排版印制。再版图书要使用新的书号,书名、封面、版式等都可以重新设计。例如《辞海》一书于1936年初版,之后因为时代变迁内容更新换代而多次再版,书名一直没有过没变,但内容更迭换代,进行大面积的增、删、修、改,基本上都是按照初版书的程序进行制作,其再版成本甚至已经高于初版书。

再版的图书有时会在书名后加“(修订本)”注明,版本号是以从初版开始计算为第一次,多次再版就要注明“第2版”、“第3版”等按顺序叠加。印次和印数也是将初版算作第一次起开始累计,如某书初版作为第一次印刷,第1次重印算作“第2次印刷”,还要注意的是,再版书的印数也是在之前总印数基础上进行累加计算。

(二)再版的意义

1.是文明传承和知识积累的重要方式。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再版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补充加入新的元素,可以较为完整地将当时的社会状况较为真实地记录下来,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建设、发展奠定基础。

2.是图书升级完善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原版图书可能存在内容过时的滞后性,与当代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偏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新时代社会进步发展的成果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图书质量有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图书出版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升级。

3.提升图书功能与价值。要打造一版精品图书需要经过多次审校和修订,图书再版可以吸纳最新知识和最前沿科技成果,使图书内容保持更新、深化,为读者及时提供最新的信息,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做贡献。

4.深度开发出版资源。出版社经过多年积累,保留的都是有一定价值的图书,能持续产生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印的技术含量不大,而再版则可以明显提升图书质量和档次,创造更多效益。

5.打造图书知名品牌。当今时代品牌效应和品牌价值至关重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和读者的口碑相传,留下来的长销书就是出版社的名片和代言。通过不断再版可以实现薪火相传,增强图书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持续地为出版社、著作权人以及读者带来效益,因此对有必要再版的图书都要尽量挖掘潜力再版。

三、选择方式与注意事项

(一)重印与再版选择方式

重印和再版是图书再次印刷的两种形式,主要区别是对图书内容的改动幅度大小不同。图书重印和再版都是对于同一个出版社的多次印刷来讲的,如更换了出版社就变成了该图书的初版了,必须要重新申请书号进行出版。在此建议图书改动不大的话一般应选择重印,改动较大则选择再版。

再版次数越多说明读者对该图书有持续的需求,要求图书在内容方面不断更新完善;重印次数越多也能表明图书受到读者欢迎,短时间内需要提供更多的量来满足需求。图书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评判,一般使用再版数据和重印数据两项综合起来评定,综合数据值越高越好。

(二)重印和再版的注意事项

重印和再版首先考虑的是要修订错误以及完善疏漏之处。编辑工作是重中之重,各个环节都要符合国家出版法规和出版标准化规定,更好地为社会和读者服务。重印与再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图书重印和再版必须经过原作者或著作权人的同意,给予相应的报酬。在合同期限内的图书每次重印或再版都必须在初始的出版社进行,若著作权人私自更换出版社则属于违规行为,参与印刷的厂家也可能负连带责任。因图书售罄或补仓需要重新印刷的,若被出版社无故拒绝,著作权人有权终止合同并寻求新的出版社进行出版。

2.自费出版的著作权人对图书重印、再版也必须通知原出版社,按出版管理规定履行审核审批程序。

3.当前,新型阅读方式如平板电脑、手机、听书App等迅速发展,对传统的纸质图书形成冲击,电子图书阅读日渐成为人们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显示超过半数成年人已习惯阅读电子图书。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促使图书重印或再版时有必要附上有声读物的光盘,或者以在線听书、音频视频下载方式推出图书新载体,这也是适应读者需求提升销量的有效措施。

4.销售渠道和营销手段升级。图书重印和再版必要时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在线广告等形式进行宣传,也可以召开签售会,网络电商平台也是应重点考虑投放的销售渠道。

结语

1.图书再次印刷选择重印还是再版,需要根据图书本身并结合市场需求进行选择。图书内容无需进行较大的变动时优先选择重印,内容有较多更新或需要完善时应选择再版。

2.重印和再版都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出版法规,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审批,并保证印刷质量,符合读者需求。

3.再次印刷应全面考量当前受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创新营销方式,与电子阅读的趋势相结合,为社会和读者提供精品图书。

参考文献:

[1]杨洁.牢记出版工作者神圣职责,把好新疆图书出版质量关[J].兵团党校学报,2015(1):77-80.

[2]姜中珠,张玉.图书重印和再版的启示[J].中国出版,1993年12期.

[3]正辛,认真对待重印书的注解[J].中国出版,1978年13期.

【作者简介】许维丽,新疆人民出版总社副编审。

猜你喜欢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图书
医学学术期刊在媒介传播生态系统中的发展研究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图书馆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分析
文化资源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结合的几点思考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