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探讨

2015-11-14戚兆川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22期
关键词:校企结合应用型人才电子商务

戚兆川

摘要:文章以对企业、毕业生调研资料为基础,针对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展开论述,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探讨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诸如专业定位过于粗犷、课程设置宽泛,实践教学相对薄弱、实战经验缺乏,师资力量需要提高。并针对所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校企结合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2-0184-02

近年来,电子商务参与者规模逐年增加,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积极加入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一方面,网上购物人数逐年增加,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6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6 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3.74 亿;另一方面,企业包括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在加快线上销售步伐,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缺口日益加大。

作为企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也需努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加快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履行其人才培养职责。现阶段,虽然人们对于什么是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尚有不同说法,但大都在强调作为应用型人才应能将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电子商务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电子商务社会实践的作为其突出的特征。电子商务应用人才应能熟练掌握现代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中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胜任一线电子商务活动。

也许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对于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特征的共识,众多院校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从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谋求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值得注意的是各高校在探索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不可能千篇一律,一方面要关注社会和企业发展现实、考虑其需要,另一方面又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形成符合自我发展需要的培养模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也同样面临以上问题,需要在二者之中做好取舍和协调,寻求适合自我发展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还需要面对诸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1.1 专业定位粗犷课程设置宽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经是第八个年头,这八年,正是电子商务在我国逐步发展变化的较快的时期。从全国来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似乎也有些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企业对于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较大,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的人才企业又不能直接为其所用。如果我们对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稍作分析就不难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电子商务作为一个高校的专业来说其培养方案需要提前做出,教学过程中一般不能随便调整,往往是需求变化较快,调整跟不上发展需要。

其次,从专业性质上来看,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由信息技术和商务管理知识交叉形成的专业,当然不应该是多学科的简单拼凑。当然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使各个相关学科有机相融也并不是一件朝夕而就的事情。从以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是要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知识,又全面掌握商务管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等知识技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也存在类似问题,专业定位很难做出清晰定位。这就可能导致有些课程设置不能适应实际需要,在学生所学的课程中既包括与计算机相关的程序设计、网络与数据库、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类的课程,也包括经济管理类的营销、管理、物流、贸易类课程。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可能是来自多方面的原因,如专业认知、师资问题、教学条件、利益考量等多个方面。课程设置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全面,凡是与电子商务相关的都有所涉及,但由于受到总学时的限制,课程所设置的学时一般在28学时至72学时之间,有些课程学生学时感觉很费劲,更不能熟练地掌握。特别是一些程序设计和网页设计、网建建设方面的课程。再加上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所欠缺,不是学一门掌握一门,而是学一门扔一门,应付了事。这样一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看似样样都学过,但实际上是样样都不精通、不牢固。导致学生毕业时底气不足,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别说擅长了,使学生毕业后缺乏就业竞争力。

1.2 实踐教学相对薄弱实战经验缺乏

电子商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虽然在培养方案中也设置了相当比重的实践教学内容,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实践教学相当一部分只能通过在学校实验室里借助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如电子商务综合应用、网络营销)来模仿实践环节。而模拟软件本身无论在功能方面还是在环境设置都过多受到软件提供方的思路限制和能力限制,而且往往软件升级也比较缓慢,不能快速反映电子商务真实运营的状况和要求,与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有着较大差距。

如果缺乏真实的供实战应用的实践环境,只是简单模拟买方和卖方,不能将同学置身在经营风险和实际的交易困难之中,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更不能让学生获取真实经营中成功的成就感和失败后获取实际经验的机会,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

1.3 师资力量需要提高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属于交叉学科,涉及计算机、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而从归属上来看,电子商务专业归属于财经学院。虽然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教师是可来自于财经学院、数信学院、工商学院等不同的二级学院。但学生管理、组织教学却主要以财经学院为主。师资的吸纳与规划也要由财经学院去考虑。而由于教师与课程的条块分割、教师工作量核算问题、教师知识结构更新问题等原因会导致需要的教师不能及时满足教学要求。再加上教师的电子商务知识大多来自教材,而缺乏电子商务从业经历和实战经验,致使所讲授课程大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人和实用。而近年来,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繁重的教学任务致使专业教师在知识更新方面赶不上发展的要求,而新的教学力量又不能被吸纳入教师队伍。更何况电子商务的实践应用往往先于教材中专业理论,因此使老教师的知识更新需求以及教师队伍注入新生力量的需求尤其突出。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参与电子商务的实践活动,否则定会由于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应用能力。

2 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2.1 细化专业培养方向差异化满足学生需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要了解学生实际需求,了解社会需要,要使学生有用武之地。根據相关调研资料了解到电子商务专业同学的毕业去向可包括电子商务运营、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程序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前端处理技术、网络营销等,另外,有些同学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这也必然成为一部分同学的就业渠道。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当然要从人才实际应用情况及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来制定本校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完成教学培养目标。在现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细化和细分专业方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不同课程群组,从就业需要出发,从社会应用出发,加大学生选课的空间。对于某些专业课程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各方向设定课程按照实际应用需要增加或缩减学时,甚至直接去掉某些设置意义不大、学生认可度不高的课程。

2.2 拓宽实践教学渠道校企共同实现学生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某些制约因素的限制,我们在开展实践教学中不得不要依托实验室里的电子商务模拟软件来替代真实电子商务活动,但模拟软件绝不可以替代所有实践教学,更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在完成实践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找到学校与企业的需求点、结合点,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拓宽校企合作的思路,增加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空间,丰富校企合作的形式。

在合作企业选择上,可以包括生产销售企业、也应包括电子商务软件开发、平台建设企业,特别是一些既熟悉电子商务软件,又拥有培训师资力量,同时又一直关注电子商务运营的企业。在合作形式上可以采用点面式合作方式,一方面将企业讲师授课、实训嵌入到在校期间的各个学期,在每个学期都设定一定学时。由企业讲师把企业需要、企业应用面对面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所学与企业应用消除脱节,弥合错位;另一方面,可将三年学期专门拿出1学年,实现企业拓展性实践,形成“2+1”培养模式,在这一年中,学校与电子商务企业和实践经验教育培训,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及学生专业方向的选择制定教学方案,教育培训机构在学校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拓展和强化训练,并将学生向企业推荐,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在电子商务企业实习和实践活动。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学校和培训机构要提供相应学生参与小型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创网店,并积极投身到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竞赛之中。使学生应用技能、专业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得以确实提高。

2.3 探索合适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创业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到底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这个问题肯定被众多高校教师提出过,然而由于各个高校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外部条件等的不同,我们不必强求采取同一个模式,但在办学过程中全国高校确实也出现了类似标杆模式,如依托义务小商品城这个丰富的货源市场,义乌工商学院探索出一条在淘宝开店、网上创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创业中学习实践电子商务,并突出网上开店,网络营销,并使之突出成为电子商务人才的亮点和特点。当然其成功与学校的大力支持、专业定位的准确和环境资源的优势是分不开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地处海滨城市秦皇岛,而本身作为一个专科专业,可能从环境资源学校支持方面可能会有所差异,但要想发展也必须多方努力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从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学校正与优优汇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多方的合作,探索适合自己的创业实践之路,现已完成了软件B2C商城(www.keshimall.com)的上线测试,并初步完成线下展示基地的装修。借助于该基地及线上平台可向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同学完成O2O电子商务实践提供帮助。一方面可满足同学在校期间网上创业、实践电子商务的需要,同时也是在适应电子商务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O2O电子商务应用之路。更是在培养同学尝试网上创业、电子商务创新意识。

2.4 多方努力促进教师水平提高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要想适应社会发展做好自身发展必不可少,要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应用人才培养的需要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自身水平。这种自身水平的提高一方面表现为吸纳新生力量进入教学团队。主要是吸纳一些有实战经验,掌握最新电子商务相关技术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近几年移动商务发展迅速,但在现有教师队伍中掌握移动技术的人员比较稀缺,这就需要从刚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中招聘一定数量人员形成电子商务教学的新生力量。除此之外,现有在职教师也需努力争取到企业挂职锻炼、实地调研的的机会,了解电子商务应用实际、提高自身实践教学水平。同时要加强与兄弟高校的专业相近教师交流的机会,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学校的各级管理者也应多关心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减轻教师显性与隐形负担,引导激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多与社会接触,多与企业实际接轨。再有电子商务教师要利用好现有人脉和资源,与以往软件提供方、合作企业人员增进交流,切实电子商务教学实际需求反馈给企业,进一步增强完善合作,达到互惠互利。

参考文献:

[1] 汤云. 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电子商务, 2013(12):74-75.

[2] 吴自爱.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证研究——以池州学院为例[J]. 科技经济市场, 2014(3): 154-157.

[3] 张颖. 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4):101-104.

[4] 邢志良, 温希波, 张策. 应用型高校本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27): 110-112.

猜你喜欢

校企结合应用型人才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新时期校企有效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校企结合培养应用型服装设计人才
校企结合推动八公山豆腐品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