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镜子

2015-11-14

收藏·拍卖 2015年7期
关键词:黄杨木雕镜像

在西方文明进程中,镜子曾是极其珍稀和昂贵的东西。从模糊的金属镜子到明净的玻璃镜子经过了漫长的时期,如今,镜子跟随制作工艺的发展,已经成了寻常之物。

古人视镜子为具有神力的器物,因为镜像给了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人们从镜像中认识了自身的形象,有了自我的意识,更超越了“有形”获得“无形”的观念。镜子是五种感官之一“视觉”的标志。它引人关注间接的认识过程,通过反射和肖似的形象,似乎在有形之中证明了无形的存在。镜像是没有实体的外形,难以察觉,不可触摸,体现出上帝那神圣透明的纯净,一切肖似皆发源于此。镜子还被赋予宏大的象征意义,因为它能够增强视觉的敏锐度,并将光线辐射开来,而光在西方文明中被视作是—切美的根源。

在西方绘画中,镜子成为一个独特的意象。文艺复兴时期,扬·凡·艾克的《阿诺芬尼的订婚式》颇具代表性,画中新婚夫妇身后的墙上有一面装饰性的凸镜,镜框呈圆齿状,周围的圆饰中镶刻了十幅耶稣受难图。在镜子上方,画家写下了自己的拉丁文名字“Johannes de eyck fuit hic”,意为“扬·凡·艾克在场”。镜子扩大了观看的视野范围,反映了现实的细节,成为艺术家作为目击者的证据。

17世纪以来的光学变革使人们对镜子的认知变得科学和理性,镜子更为广泛地出现在绘画中。委拉斯贵兹的《宫娥》中,镜子出现在了画面的中心位置,延伸了整个画面的空间,国王和王后菲利普四世夫妇出现在镜子之中。画家利用镜子制造了—个“魔术”,将也许并不在场的国王夫妇,化身成了与玛格丽特公主—起的在场者。

19世纪爱德华·马奈的《弗里·贝尔热酒吧间》描绘了—个女招待在吧台内,身后的镜子里出现了一幅歌舞升平的巴黎夜生活景象。仔细观察这幅画会得到一个悖论,镜中有女招待以及戴帽男子的映像,但实际上镜子与画面平行,按照正常的镜面反射原理,处于戴帽男子位置的观众是无法看到这个景象的。马奈有意为之,镜子的设置成为他挑衅传统观看方式的—种手段。

艺术史上,带镜子意象的著名作品还有提香的《镜前维纳斯》、谢洛夫的《叶尔托洛娃肖像》、毕加索的《镜前少女》、巴尔蒂斯的《猫照镜》和阿利尔的《坐在镜前的裸体》等,不同的作品中,镜子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总的来说,镜子作为意象进入绘画,所强调的正是这种谜一般能产生异像的自我认知途径。镜子的反射特性使人能够透视世界,然而镜像只是模仿而不是原原本本地反映事物的原样,映出的是一个个非常相似但略有区别的影子。由此,镜像揭露出真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虚幻世界,值得深思与考究。

黄杨木雕虽然不及沉香、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等木材那么名贵,但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雕刻用材。那么,黄杨木雕的收藏市场如何呢?

黄杨木雕是一个新兴市场,其投资价值主要在三个方面。其一,用料优异。黄杨木坚韧光洁、纹理细腻,具有象牙般的效果,年代愈久色愈深,古朴美观。其二,雕刻技法丰富。除了圆雕、镂雕、浮雕外,还创造了镶嵌、劈雕等多种技法,有很高的艺术性。黄杨木雕主要用于艺术欣赏品,因此雕工非常讲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黄杨木雕收藏市场正在逐步升温。当今市场上的黄杨木雕绝大多数是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们创作的艺术品,比较大众化,价位不算太高,因而市场前景看好。据市场人士分析,随着收藏者的日趋成熟,国内很多藏家已不再一味盯着那些古玩、字画了,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收藏价值的黄杨木雕成为藏家“猎取”的对象,价位从数千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由于明清时期的黄杨木雕作品现今存世极少,因而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中,黄杨木雕价格令人惊喜。例如,2005年,一件清代黄杨木“瘦骨罗汉”在翰海拍至77万元。目前,黄杨木雕拍卖记录中的最高价格,出现在2∞7年北京诚铭国际拍卖会上的一件清代黄杨木雕“铁拐李”,最终以275万元人民币成交。

收藏黄杨木雕有两点必须要记住:一是看雕工是否考究。工艺美术品讲究独具匠心,黄杨木雕要依据材料本身特有的天然形状或纹理方向,巧加雕凿,七分天成,三分雕刻。二是看年份是否到位。作为艺术品,收藏时应更多地欣赏黄杨木雕因年份而生发的那种厚重滋润的玻璃包浆。

猜你喜欢

黄杨木雕镜像
黄杨盆景欣赏(一)
Graphene-tuned threshold gain to achieve optical pulling force on microparticle∗
镜像
新唱黄杨扁担
镜像
木雕工艺品如何保养
木雕鱼
黄杨盆景欣赏
镜像
镜像